首頁>娛樂>

12月4日郭敬明的電影《冷血狂宴》選擇了在各大影片網站上上映了,雖然是網播,但也是要付費的,就連會員本身也需要花費12元才能看到完整的片子,非會員則需要24元的高價。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依然是一部大爛片,上映後獲得了一片罵聲,豆瓣網友給它打出了3.9分的低分。

正當我們以為這部大爛片會像《爵跡》一樣繼續票房撲街時,結果卻讓我們大跌眼鏡!經過計算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部爛片僅僅透過網播的票房就已經達到了11億!

不得不說郭敬明確實很精明,他知道《冷血狂宴》如果在電影院上映後肯定會因為口碑和質量問題導致排片大幅縮水,票房肯定也不會好到哪去,於是採取了網路上映的高招!

因為他知道自然會有大量他的腦殘粉支援他,果然開播後無數腦殘粉真就撐起了這部爛片的票房!

這些腦殘粉肯定也聽說了大家對這部電影的差評,但為什麼依然義無反顧呢?我覺得這裡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原因。

1.透過追逐偶像獲得心理滿足

腦殘粉追逐偶像的過程用心理學術語叫做吸收,指的是注意力完全專注的狀態,將所有可以利用的知覺、生理、想象、觀念的資源都投入到對所專注的這一事物整合的表徵上。這一過程無需努力,而透過對偶像的心理吸收,試圖建立一種身份感、充實感和滿足感。透過這種吸收使得他們產生了已經與偶像建立聯絡的心理錯覺,知道的越多,捲入的越深,越是感到滿足,從而不可自拔。

2.認知靈活性較差

有些人會清楚地認識到所謂的偶像不過是資本背後的營銷或者是他自己的人設打造,既然人人都可以成為偶像,那自己也可以啊!有這種清晰認知的人就不容易被蠱惑成為腦殘粉。但有些人的認知靈活性就比較差,就是覺得自己的偶像特別好,他的一切都是好的,他們有一股“傻”勁,從而容易被忽悠。

3.偶像寄託著腦殘粉的理想自我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前者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後者則是自己所期望成為的理想的樣子。現實生活中的自我難免有各種缺陷,經過包裝後的偶像肯定是光鮮亮麗的,於是腦殘粉也把自己理想中的自我寄託到了偶像的身上,別人攻擊偶像其實也就是在攻擊自己,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和利益,他們只能更加堅定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粉絲追星本身無可厚非,這既是粉絲的權利,也是偶像盼望的事,說明偶像有魅力、有市場。但一旦過度但完全失去理智就不可取了,資本就是因為有這些腦殘粉作為底氣,才有這些爛片的橫行。我希望大家還是擦亮雙眼,不要當腦殘粉,最後成為了資本的棋子啊!

48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楚喬傳2》請不回本尊,“小趙麗穎”上線?網友:還好有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