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某社交平臺中看到一則於海的動態,只見他身穿印花棉服,依舊剃著光頭,看身姿就知道他目前還在堅持每天練功。
雖然已經78歲高齡,但依舊虎虎生威,迅猛無比。
說到於海呢,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當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中,他所扮演的師傅,當時《少林寺》讓李連杰和於海這對搭檔一炮而紅。
劇中的他既是一位嚴肅的師傅,又是一位慈祥的父親,於海的演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像我這樣的90後都對他了解頗深。
於海出生于山東煙臺市,從外形就像看出,於海有一種自帶的山東人質樸的氣質。
在當時那個年代,武術是一個熱門且主流的運動,有很多年輕人都有想去習武的一顆心,幻想自己行走江湖,行俠仗義的情景。
當時,於海的父親看到兒子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心願,也希望他能成功,便在於海12歲的時候將他送去了七星螳螂拳傳人林景山的門下。
林景山收徒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是一代傳人,所以他更看重的是習武之人的一顆心,於海用自己堅定且不服輸的眼神讓林景山有了深刻地印象,並決定留他在自己身邊學習武術。
自此之後,於海便潛心跟著師傅學習"螳螂拳",業餘的時間,師傅還會傳授他一些其他門類的武功,包括兵器等。
於海用實際行動告訴師傅林景山,師傅沒有看錯人,當時的師兄弟還是比較多的,而於海是其中最用功最努力最刻苦的那一個。
而且在習武方面,於海屬於天資聰慧,別人需要兩天學會的拳法,他稍加努力一天就可以瞭然於心了。
於海曾談起過自己習武的那段日子,為了能學習好"螳螂拳",他每天都會去後山找到真正的螳螂,並且觀察螳螂的一舉一動,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一邊看,一邊配合著拳術動作對比。
更有一次他竟然抓了近百隻螳螂,然後和這些螳螂在一個房子,認真觀察分析這些螳螂的動作。
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學習後,於海終於在師傅傳授的原有的"螳螂拳"中進行了改動,這次改動也算是對"螳螂拳"的一次創新。
不得不說,於海在武術這方面還真是有一些天賦的,畢竟想改良一套拳法,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他願意花一天時間去觀察螳螂這樣小小的生物,勢必就會讓他在某些方面得到一些成就。
因為於海的創新,讓"螳螂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他也同時成為了一個"螳螂拳"大師。
經過4年的磨鍊,於海學了一身的好功夫,16歲,於海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成為了一名正式的武術運動員,在校期間,他是很有特點的一個學生,"螳螂拳"打的那叫一個精彩。
入學兩年後,學校就讓於海跟隨中國武術代表團出訪了兩個大國家。
我相信,這段歷史,對於於海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一段記憶,那個年代,都是被上天眷顧過的天使啊,那就是一生值得驕傲的事情。
畢竟武術是我國瑰寶,無數的精神和武術的靈魂都代表著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包括很多電影如《黃飛鴻》、《霍元甲》等,這些電影中都在表現咱們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氣節。
正是因為習武的原因,於海有著一身正氣,他是個很有原則的人,因為《少林寺》一戲的播出,於海這個名字也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中。
不愧是李連杰的師傅呢,不管是戲裡還是戲外,於海的人品以及他做事的風格都不得不讓人敬佩。
如今年歲已高的於海,自2015年後我們就很少在熒幕中看到他的身影。其實對於海來說,他的追求並不是自己在娛樂圈有怎樣的成就,更多的是在自己創辦的學校方面。
其實於海早在2001年,就在山東威海建立了武術教育學院,學校師生近千人,於海希望讓更多喜歡武術,熱愛武術的人,匯聚在自己的這個學校將中國博大精深的武術文化傳承下去。
也許是因為一直堅持習武的原因,雖然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身子骨還是很硬朗的,雖然容顏不似當年,但是精神非常好。看來強身健體,是保持健康的一種秘訣。這麼多年來,於海一直都是把生活重心放在教學上,並且把教師作為他的真正職業。
據悉1987年,他就一直都是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高階教練顧問。並且多次擔任中國武術代表團教練。
生活中,於海沒有任何明星的架子,非常的平易近人,他也從不覺得自己是個明星大腕。
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於海的一生,就如同一部中國功夫片的興衰史一般,身為"一代宗師"的他,本應過著鋒芒畢露的生活,可是,於海更願意將自己埋入人海。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粒塵埃,成為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哪怕是現在他和愛人所居住的地方都是很隨意的,他們目前還只是住在濟南山東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教職工宿舍中。
雖然寥寥數千字的文章,但是仍然無法描述於海老師的武術和從影生涯,但我不得不說,他在武術界中,算得上是"泰斗級"人物了。
在於海的人生信條中,有一條是他貫徹一生的道理:習武者,德為先。
他是李連杰的"師傅"更是娛樂圈內我們該敬仰的前輩,時光和歲月可以帶走他的容顏,卻帶不走他的武術精神和錚錚鐵骨。
希望之後的日子,於海老師能健康的生活,多傳授一些武德給後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