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誠儒老師的緣故,所以我去看了《我就是演員》第三季的第一期,赫然發現最先出場的兩位演員竟然都是歌手,而其中一位,居然是陳楚生!
好吧,當我看到他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演員這門檻真是越來越低了,那邊有《演員請就位》S卡拿到手軟的何姓歌手,這邊首發的兩位演員也是歌手。”
第二個冒出來的想法是:“陳楚生向現實低頭了,終歸是被現實教育了。”
他也走到了“憑藉一點話題,來找點流量,重回大眾眼光範圍”的這一步了。
他是有天賦的,但是他親手毀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是有機會的,但是他親手葬送了自己應該有的地位!
他在音樂上的天賦毋庸置疑:
來看他的音樂道路上的經歷:
1981年生,1995年,陳楚生開始愛上吉他。1997年7月25日,他得到了第一把屬於自己的吉他。1999年,去自家附近的一間小酒吧彈唱。
2001年,參加上海東方電視臺等18家電視臺聯合舉辦“亞洲新人大獎賽”,經過各大賽區1000多名歌手激戰,20歲的陳楚生進入了選秀視野。決賽獲得了“亞洲最具潛質新人獎”。
2003年,獲得在長沙舉行的全國PUB歌手大賽冠軍,簽約百代唱片。2005年,與百代唱片解約,組建藍雨樂隊。2006年,組建BIG BOY樂隊。2007年,參加湖南衛視選秀娛樂節目《快樂男聲》,獲得全國總冠軍出道並簽約天娛傳媒,同年,發行首支個人單曲《有沒有人告訴你》和首張個人EP《原來我一直都不孤單》 。2009年,與天娛傳媒解約,簽約華誼兄弟,12月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 。
從以上的經歷可以看出,他並沒有進入音樂藝術類大學,但儘管如此,他能在當時如日中天的快樂男聲中殺出重圍,獲得冠軍,他憑一個草根背景,拿下最高獎項,沒有人會懷疑他在音樂上的天賦。
但是,之後迅速淪為邊緣音樂人,少有建樹。他浪費了自己的天賦,扼殺了原本可以讓人仰望的行業地位,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承受最強打擊,令人惋惜。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個最重要的點:
第一點:陳楚生是沒有職業規劃的。
一方面:相比起來,張傑比他更有遠見,張傑早在之前參加《我型我秀》這個節目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要提前為自己規劃,這可以讓他更好的和經紀公司配合。張傑也因此收穫了成功的果實---連續火爆了多年,音樂行業地位完全拋開了同屆所有選手。
而陳楚生呢,在參加快樂男聲之前,就已經有過解約的經歷,那在與天娛簽約時,按理應該更加有經驗,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對,也許正是缺乏了提前的規劃,導致盲目與天娛簽約;或者說是為了拿冠軍的路上少些阻礙,然後策略性地與天娛簽約,著眼於眼前,忽視長遠職業生涯發展。
另一方面:從他高中沒讀完,就出來深漂,走酒吧音樂人路線。這樣的選擇,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文化成績不夠,也許是因為家庭經濟情況,也許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問題。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也說明,其實他是沒有職業規劃的,是被他當時所面臨的問題帶著走的,他失去了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掌控能力。
第二點:是性格和認知方面。
與第一家百代唱片解約,與第二家天娛傳媒解約,順利簽入華誼兄弟。第一家暫且說是沒有經驗或者廟太小,與第二家合作或者說是與自己所想要的相違背,那麼第三家華誼簽約後,冷淡的局面又是為了什麼呢?
我猜想陳楚生可能性格強硬倔強、自主意識很強的一個人。理論上,經紀公司看到一塊璞玉,自然是要全情全意的打造他的商業價值,打造成生金蛋的搖錢樹,打造市場的喜愛程度和擴充套件市場受眾。
但是,並沒有。
原因要麼是經紀公司發現,這不是一塊璞玉,要麼,就是雙方立場衝突。如果是後一種,我想,與各家經紀公司都合作不暢,那麼至少有部分是自己的問題,需要妥協的地方沒有妥協。
最後,他以一個非專業背景、人到中年這樣的一個身份,來嘗試演員的道路,再怎麼說,也不會在演員這條道路上有所成就,頂多就是帶點流量換點錢。
最後還是祝福他,能在音樂上發揮自己的天賦,能拿出更多有分量的音樂,據傳他將於21年1月開演唱會。
透過《我就是演員》重歸大眾流量節點,並趁機推出演唱會,也不失為一條好的職場策略。好果這時能拿出一兩首好音樂,的確是打破中年危機的一記大招。
相反的,如果並沒有好的音樂推出,精力也是分散在歌手與演員兩個身份上,那也就證實了,他已經向現實低頭,拿點流量,賺些錢了事,而這輩子,在音樂的地位上,也就因此而卻步了。
可是為什麼就不感動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