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寫一篇外約稿,這兩天看了一些《霸王別姬》的訪談,也讀了幾本相關圖書。比如《電影編劇的秘密》,《香港有個荷里活》,《因為我有生活》,今天抽時間彙總了7個關於《霸王別姬》的幕後小故事。
我覺得它們和正片一樣精彩。
1.陳凱歌是不是《霸王別姬》導演
對陳凱歌來說,幸運的是他拍出《霸王別姬》,不幸的是,他只拍出一部《霸王別姬》。
網路上一直有個流傳甚廣的陰謀論,《霸王別姬》的導演是陳凱歌父親陳懷皚。
如果因為陳凱歌再也拍不出第二部《霸王別姬》,就懷疑他不是《霸王別姬》的導演,這個邏輯並不嚴謹。
《霸王別姬》的製片人是徐楓,在接受鳳凰娛樂的訪問時專門闢謠,《霸王別姬》的導演就是陳凱歌,陳懷皚給了京劇方面的指導,拍攝過程中並沒有介入。
徐楓的話可信度很高。
因為她在《霸王別姬》後,繼續押寶陳凱歌,找到《霸王別姬》的陣容投資《風月》。
可惜的是,《風月》只拿到金棕櫚提名,並未複製《霸王別姬》的成功。
想想看,戛納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一個導演接連兩次拿金棕櫚的先例。《風月》沒有如願拿到第二個金棕櫚很正常。
《風月》的出現,證明了徐楓對陳凱歌才華的認同,也能推斷陳懷皚並非《霸王別姬》的導演。
畢竟陳懷皚在《霸王別姬》公映不久就因為癌症去世。
如果陳懷皚是《霸王別姬》的導演,徐楓很難繼續投資《風月》。
鳳凰娛樂也問過陳凱歌為何沒有複製《霸王別姬》的成功。他認為:
“不是說我現在就拍不出來了,是現在這個環境決定了電影不能再這麼拍了。你說我硬扛,那是扛不過去的!”
在1994年,《霸王別姬》二次送審,電影局的回覆依舊是不予透過。
徐楓透過各種人脈才找到鄧林,希望讓她家老爺子看看。老爺子看過後,說“我看沒啥,改一改,放”。
然後,《霸王別姬》才在內地公映。
其實,他應該反思,為啥自己干涉劇本的電影都不太行。
2.國外獲大獎,國內被冷落
《霸王別姬》算得上華語電影的一次偉大勝利。
它是唯一一部拿到金棕櫚的華語片,也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在華語電影節,《霸王別姬》的獲獎緣就差很多。
金像金馬都將它拒之門外。
金像獎認為,《霸王別姬》的投資公司是香港湯臣影業,製片人徐楓卻是臺灣人,金像獎認為這不是香港電影。
金馬獎認為,《霸王別姬》的主創人員多來自內地,認為這是一部內地電影,拒絕它申報金馬。
這樣讓張國榮很受傷,貢獻影帝的演技,卻連影帝提名都拿不到。
3.程蝶衣選角風波
選尊龍還是選張國榮,一度懸而未決。
總有很多人相信,尊龍因為耍大牌錯失程蝶衣。
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尊龍方給製片方提出的要求確實有點高。
根據《霸王別姬》美術設計師楊佔家在《因為我有生活》一書的記載,尊龍的要求包括住北京最好的飯店,推開窗戶就能看到優美的風景,房間有美國的飲用水和水果,要帶著保姆和兩條狗。上午不能拍戲,因為他要休息。
楊佔家認為,按照尊龍當時的咖位,這種要求算不得耍大牌。
張國榮得到程蝶衣一角,是因為他懂得配合劇組,答應陳凱歌提前三個月來北京學戲,且保證不扎戲。
《霸王別姬》劇組給張國榮的待遇與尊龍要求的待遇高度相似,住當時北京最好的香格里拉飯店,劇組派一名工作人員,照顧張國榮的生活起居。
背後有湯臣集團撐腰的徐楓,確實捨得為《霸王別姬》砸錢,給出三百萬到五百萬美元的預算。
編劇蘆葦得知後,就問陳凱歌,這麼多錢怎麼花得完啊。
陳凱歌說:“你別嫌錢多,張國榮人一個人的酬金就是二百萬美金”。
定好張國榮演程蝶衣一角,段小樓的選角卻陷入僵局。有一天,姜文去香港,拜訪徐楓。徐楓問他,有沒有興趣演段小樓?
姜文對程蝶衣更感興趣,為此還專門做了虞姬照。
如果姜文演程蝶衣,《霸王別姬》的畫風應該是這樣子的。
觀眾將會看到程蝶衣對著段小樓說,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你給我說說,什麼他媽的叫一輩子!”
今年3月份,姜文版程蝶衣引起熱議。作家馬伯庸還將此內容發給姜文。姜文回覆了一張葛優的照片。
4.文華東方酒店
陳凱歌第一次見張國榮是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看到張國榮後,他心生疑慮,他能演好程蝶衣嗎?
他認為,《霸王別姬》是內地的故事,張國榮從小在香港生活,恐怕有隔膜。
陳凱歌認為來就來了,講講梗概就一拍兩散。張國榮聽完後,告訴陳凱歌,“感謝你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陳凱歌看過張國榮的表演也認為,扮演程蝶衣就是張國榮的宿命。
讓人感覺神秘的一幕來了。
在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跳樓。
戲裡,程蝶衣拔劍自刎,戲外張國榮跳樓自殺。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5.張國榮錯過《我愛我家》
張國榮主演程蝶衣,最大的缺陷是語言。
劇組請楊立新給張國榮配音。在電影界,如果演員後期配音,不能拿表演獎。為了方便參賽拿獎,楊立新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影片中。
有意思的是,當時楊立新在《我愛我家》主演賈志國。《我愛我家》還特意加入了《霸王別姬》的情節。
那是在1993年7月28日,賈圓圓逃課去北京展覽館觀看了《霸王別姬》首映。賈圓圓是張國榮的迷妹,貼他的海報,還問“阿榮是不是最帥的男人?”
張國榮也答應過英達導演客串《我愛我家》。
雙方定好時間,不湊巧的是,宋丹丹那天忙於走穴,這次客串也就不了了之。
6.《霸王別姬》原著是三流小說
《霸王別姬》的編劇有蘆葦,他寫了本書《電影編劇的秘密》,提到自己和陳凱歌都覺得《霸王別姬》原著很差。
陳凱歌問蘆葦,如何評價李碧華的《霸王別姬》?蘆葦說,人物關係和主題都有,可以改成電影。文筆怎麼樣?蘆葦回:“也就算二流”。陳凱歌不太同意這個說法,“我認為是三流小說”。
陳凱歌認為《霸王別姬》是三流小說,可信度比較高。
1988年,徐楓在戛納看過《孩子王》,被陳凱歌的導演才華折服,積極遊說陳凱歌執導《霸王別姬》。
陳凱歌一直不答應,寧願將史鐵生的《命若琴絃》拍成《邊走邊唱》,也不願接《霸王別姬》這個專案。
《邊走邊唱》依舊是金棕櫚陪跑,陳凱歌遭到資本嫌棄。
香港娛記於遠芳在《香港有個荷里活》一書中提到徐楓遊說陳凱歌拍《霸王別姬》的艱辛歷程。
“如果拍片只是為了過癮,那乾脆買個V8自己看就好了。電影是要給觀眾看的。”
陳凱歌這才同意拍《霸王別姬》。
7.誰是《霸王別姬》第一編劇?
《霸王別姬》開頭,李碧華的名字比蘆葦靠前,更像是第一編劇。
按照郭敬明的邏輯,只有排在第一位的才叫編劇,其他是副編劇。
蘆葦在《中國當代電影編劇訪談錄》談到,李碧華只能算《霸王別姬》的副編劇。
他在《電影編劇的秘密》也吐槽李碧華向徐楓要求,她必須是電影版的編劇——這樣子,李碧華多拿一份錢。
根據蘆葦的說法,李碧華交上來的稿子,不過是將小說變成了劇本形式,根本沒法拍。是蘆葦大刀闊斧做出能拍攝的劇本。
因為事先簽訂合同,李碧華不肯退出編劇陣營,最終劇組採取折中方案,蘆葦寫劇本,李碧華掛名。
蘆葦認為,自己理應是第一編劇。然而,影片製作完成在上海首映時,蘆葦發現李碧華的名字在自己前面。
對此,他和陳凱歌吵架。陳凱歌解釋“做字幕的忽略了”。
對於蘆葦的說法,李碧華強烈反對,認為蘆葦是 “誇大貪功為己有”,並且發律師函譴責蘆葦。
到底誰才是《霸王別姬》的第一編劇,目前來看,已經陷入了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