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正義》最終更名為《巡迴檢察組》,低調播出了。
爆沒爆不知道,但是開局的口碑有點垮,豆瓣評分只有6.6。
我覺得這個分,給低了。
很多人覺得官場戲不過癮。
因為這部劇的創作團隊和很多演員,跟《人民的名義》是重合的,主題也相近,因此大家把這部劇看作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
所以大家期待看到的,是李達康那樣別具一格的好官和想像祁同偉、高育良那樣的各種貪官鬥智鬥勇的官場戲。
但是,《巡迴檢察組》志不止於此。
導演雖然沒變,可編劇從周梅森換成餘飛,後者是《重案六組》的編劇,劇情的側重點當然有所不同。
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與主線案情的懸念迭出相比,政法委書記張友成這條官場線要弱一些,很多槽點也基本都集中在這條線上。
比如張友成兒子張一葦被色誘的戲碼,請來的演員實在沒有說服力,導致劇情也很牽強。
但是,如果撇開官場戲不談,把這部劇當做一部全新的刑偵劇來看的話,稱得上品質極佳。
真正的亮點,是充滿懸念的案件,不斷反轉的真相,善惡難辨的受害人和施暴者之間的較量。
引出一切謎團的“九三零”殺人案就非同一般,很可能是一起“密室殺人案”。
當年,徐大發被人發現死在一處小樹林裡,兇器是沈廣軍車裡的改錐,上面還有他、他哥哥沈廣順和他媽媽胡雪娥的指紋。
監控顯示,案發時間裡,小樹林只有沈廣軍和被害人徐大發兩人進出過。
沈廣軍殺人,可以說證據確鑿。
動機,則是沈廣軍懷疑徐大發拐走了他的侄女苗苗,一言不合就失手殺了人。
這是警方成立的上百人的專案組經過仔細調查推理之後的結果,沈廣軍也依法被判死緩。
可沈廣軍就是不認罪。
不僅不認罪,他還把自己打成骨折,特意找了個監控死角,言語侮辱激怒獄警鄭銳,被打了兩警棍,然後就栽贓鄭銳把他打成骨折。
他的要求只有一個,把鄭銳調走。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沒人知道。
沈廣軍對自己真下得去狠手,骨折的地方骨頭都露出來了,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居心叵測、心狠手辣的殺人兇手。
可是沈廣軍的媽媽胡雪娥卻堅稱兒子沒殺人。
為了給兒子申冤,她還大鬧十大法治人物頒獎現場,甚至割腕自殺以死相逼,就算賣房子流落街頭也要替兒子翻案,看上去又似乎真的有隱情。
“九三零”案件的調查可以說是陷入僵局,重新梳理現有證據改變不了什麼,警方只能派出奇兵。
男主角馮森就是這個奇兵。
他作為巡迴檢察組組長,化名為鄭天明,以掮客的身份主動接近胡雪娥,自稱在公檢法“平趟”,能幫沈廣軍翻案。
結果在調查過程中,馮森意外發現“九三零”案的相關人,竟和自己追查了10年的豪庭夜總會地下車庫殺人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10年前,豪庭夜總會地下車庫突然停電,馮森的妻子鄭瑋麗被5輛車碾壓死亡,司機們還以為碾過的是防汛袋,直到車庫來電才發現倒在血泊中的鄭瑋麗。
鄭瑋麗冤死10年,兇手一直逍遙法外。
馮森一直追查了10年,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線索,當年撞倒妻子的第一輛車,司機很可能就是沈廣軍的哥哥沈廣順。
沈廣順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害死了鄭瑋麗,還被人以中彩票的方式賄賂了50萬。
但是沈廣順也沒落得什麼好下場。
他雖然中彩票一夜暴富,但他的獨生女苗苗失蹤了,老婆也跟他離了婚。
他的弟弟沈廣軍當年就是去小樹林找苗苗,這才有了後來的改錐殺人案。
至此,這三件跨度10年的懸案終於聯絡在了一起,一環扣一環,最終形成了一個閉環,把劇中幾位主角都牽扯進來。
細節、伏筆、鋪墊太多,讓人不敢快進不敢倍速,生怕錯過某個線索。
10年前的地下車庫殺人案,究竟是誰在打擊報復?
10年後,苗苗失蹤,為什麼她的父母表面上願意傾家蕩產去找人,實際上卻連路人提供線索的電話都懶得接聽?
最大的謎團,就是如果當年小樹林裡殺人的不是沈廣軍,那真兇是怎麼逃脫過攝像頭進出樹林完成“密室殺人”,又怎麼在百人專案組的調查中沒有露出一絲破綻?
可以說,這部劇中的每一個案子都疑點重重,相互關聯。調查其中一個案子的時候總會有另一個案子的線索,這樣的設計真的很巧妙。
而且,每個嫌疑人都既像好人,又像壞人。
一會兒覺得沈廣軍一定是兇手,可轉念一想,如果苗苗失蹤案和“九三零”案有關,那當年小樹林肯定發生了別的什麼事。
一會兒又覺得沈廣順一定是兇手,他隱瞞女兒死訊,對弟弟死活不聞不問,對警方的態度也是非常不合作,明明那麼冷血,可是下一秒他又像個慈父一樣跑到女兒失蹤的小樹林去祭奠……
這裡必須說,兩位演員非常優秀,亦正亦邪,讓人捉摸不透。
可以說,每次講到主線案件情節的時候,都非常燒腦。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還能製造出這麼多懸念,編劇的功力可見一斑。
如果這部劇沒有《人民的名義》第二部這樣的噱頭,刑偵部分多著筆墨,一定會是8分+的好作品。
無論如何,《巡迴檢察組》現在才播出10集,下結論為時尚早,說不定後期官場戲能崛起,口碑能回升。
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