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色列導演埃立特·澤希爾(Elite Zexer)的處女作《沙塵暴》上映。電影不長,無論是主角顏值還是拍攝技巧都非常普通,卻真實地展示了貝都因部落關係下女性的生活現狀。
電影圍繞著萊依拉和賈麗拉兩位貝都因女性的婚姻展開。萊依拉是以色列南部一個貝都因家庭中的長女,賈麗拉是她的母親。由於賈麗拉沒能生下兒子,萊伊拉的父親蘇萊曼便迎娶了第二個妻子。即使已經有了賈麗拉這個吃苦耐勞、盡職盡責的賢內助,沒有生下男孩還是成為了她不可彌補的錯誤。
於是,身為“大姨太”的賈麗拉只能看著丈夫和年輕漂亮的新娘新住進新屋子裡,而自己依舊和女兒們擠在破舊的房間。即便賈麗拉已經天天累死累活的搓衣、掃地、照顧女兒,最後還是因為一氣之下頂撞了丈夫蘇萊曼,被一紙休書打回了孃家。
迎娶二太太
女兒萊依拉的婚姻同樣不幸。她愛上了大學裡的一個男同學,並私下裡和他確定了關係。當她鼓起勇氣向父親坦白並希望得到支援時,他的父親卻為女兒的“自作主張”勃然大怒,並馬上為她選定了一個未婚夫作為懲罰。
在大學裡受著開明教育的萊伊拉為此感到憤怒,並計劃和男朋友私奔以示反抗,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屈服,和她從未見過面的未婚夫舉辦了婚禮。
從賈麗拉和萊伊拉兩人的婚姻中,我們可以大致瞭解貝都因部落中女性的地位。男性作為一家之主,擁有絕對的權威。只要願意,他們可以娶多個妻子,並可以隨時和妻子解除婚姻關係。雖然根據規定,離婚需要得到男女雙方的同意,但女性的意見往往會被忽略。而電影中賈麗拉和“二太太”的住所差異也說明了,《古蘭經》中“丈夫必須平等地對待每個妻子、給她們提供同等質量的生活”這一規定也沒有得到落實。
此外,雖然貝都因女性有自由選擇丈夫的權利,但是實際上最終決定權仍在父母、尤其是在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手裡。如果父母不同意這門婚事,女性將被迫接受家族安排的婚姻。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想接受父母安排,逃跑不就行了?也許在我們看來,私奔是一件有點浪漫的事,但對於貝都因女子而言,私奔便意味著恥辱甚至死亡。在貝都因的價值體系裡,“榮譽”至關重要。假如女性因為拒絕包辦婚姻而逃跑,整個家族都會因此蒙上羞辱,未出嫁的其他女兒也會因此遭到嫌棄。為了洗刷這一恥辱,家族的男性成員會對私奔的女性展開“榮譽殺戮”,用私奔者的死亡恢復家族的名譽。
這也是為什麼萊伊拉在逃跑計劃接近成功、即將獲得自由之時還是選擇了掉轉車頭回到家中,接受父親安排的婚姻。因為她知道,如果她私奔成功,她的妹妹們會一輩子嫁不出去,她的父母會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來,而她和她的男朋友也會因此遭到追殺,永無寧日。除了私奔,遭到強姦、尋求離婚、同性戀等都會成為女性被謀害的原因,即便女性本身已是受害者。
男朋友偷偷跑到萊伊拉家中找她
“榮譽”在貝都因價值體系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在當代社會,“榮譽殺戮”依然數見不鮮。由於逐水草而居的貝都因居無定所,他們不登記戶口、沒有國籍,不承認除部落制度以外的任何法律、不服從任何政權、不承認任何政治制度,因此,國家要想對“榮譽殺戮”做出法律干涉非常困難。
貝都因新娘
目前,在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約旦、埃及和以色列都有較多貝都因人,而電影《沙塵暴》展現的僅僅是貝都因女性現狀的一部分,甚至是不那麼殘酷的一部分。雖然仍受到傳統價值體系的束縛,萊伊拉的父親至少還願意讓女兒接受現代化的教育,而很多在山間、沙漠中居住的貝都因年輕人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而唯有讓更多貝都因年輕人接觸到現代化教育,貝都因部落中女性的地位才有望得到改善,“榮譽殺戮”的慘案才能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