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娛計劃徵文,尋找年度理娛君#
昨天(12月18日),備受期待的《緊急救援》上映,正面硬剛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1984》。
第一天戰局出爐,從淘票票資料看,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緊急救援》都略勝一籌,首日票房超出神奇女俠近3000萬。
中國硬漢戰勝了DC女英雄!
《緊急救援》能取得這個成績,我並不意外,作為香港北上轉型最成功的導演,林超賢之前兩部《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都是票房口碑雙佳之作。
尤其是《紅海行動》,在2018年春節檔,面對《唐人街2》、《捉妖記2》、《西遊記之女兒國》等大IP夾擊之下,儘管前期拍片不佔優勢,但硬是憑藉自己的超強口碑殺出重圍,最終以36.5億的票房登頂春節檔冠軍。
與我而言,《紅海行動》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國產片,沒有之一,是超越《戰狼2》的,理由很簡單,集體主義戰勝了個人英雄主義。至今在中國票房排行榜中排名第五,還是略有遺憾。
因此,林超賢這個金字招牌,就是吸引我進電影院的唯一條件。
昨天晚上,我也是第一時間看了《緊急救援》,因為IMAX實在太火爆,搶不到好座位,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選了巨幕廳。
看完電影,有驚喜也有遺憾。目前豆瓣上近1萬4的觀眾打出了6.4分,比我預想的還要低。我給了四星,一星是因為那些遺憾,我在後面會講。
先說說驚喜。《緊急救援》延續了《紅海行動》的燃炸。這次聚焦的是全國僅300多人的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四場救援行動分分鐘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特效絕對是國內頂級,即使面對好萊塢大片也不遜色。
如果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工業化之路,那麼林超賢憑藉一己之力,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準軍事化領域的電影工業體系雛形。從演員的職業化特訓到服化道的精準還原,這一切林超賢都已經駕輕就熟。
就憑這個,已經絕對值回一張電影票!
觀影附贈女同胞福利對於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女同胞而言,大概是絕對超值吧。你們的老公彭于晏,在裡面時不時露肉露胸露屁股,這尺度大得,我一個大男人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
女同胞們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但我確定在彭于晏全裸洗澡露屁股時,聽到了全場女士們的竊竊私語和偷笑聲。
(圖文不符,請自行腦補[呲牙])
總的來說,彭于晏負責酷帥,辛芷蕾負責颯爽,王彥霖負責逗比,在選角上還是非常賞心悅目的。辛芷蕾雖然不是標準的美女型別,但在這裡我還是get到她的美。
說完驚喜,再說說遺憾。遺憾比較多。
一是缺少主線。《紅海行動》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救援任務,因此全程無尿點。但是《緊急救援》給我的觀感恰恰是主線不明確。
到底是救援任務?父子情?兄弟情?還是探究人性與使命,生與死的抉擇?好像都有。但好像又都點到即止,沒有昇華。
有很多網評說,看一部《緊急救援》,值回《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兩張電影票。的確,在特效、視覺以及救援的緊張刺激程度而言,《緊急救援》確實秒殺了《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但後兩者,都有一個明確的任務線,全片的情緒點自始至終都是連貫的。
而《緊急救援》,四場高規格救援之間毫無聯絡,因此造成情緒點上斷斷續續,時進時出。這也造成在四場救援之間,進入文戲部分我幾次想去上個廁所。
二是人物塑造過於離譜。最離譜的主角彭于晏,老婆得癌症死了,單親爸爸照顧幼小兒子也就罷了,非得再讓兒子患上腦瘤,手術成功率僅三成,同時還死了最好的戰友,好像不把主角塑造得更悲慘一些,顯不出他的偉光正一樣。
然而這些悲慘沒有打倒主角,反而激發了他的血性:“是不是我從你手裡救了太多人,你就要把我最愛的人一個個從我身邊奪走,放心,我不會被你打敗的!”
從主角嘴裡說出這話的時候,我真的尷尬的腳指頭摳出一個巨幕影廳[捂臉]
刻意渲染情緒,反而過猶不及。
其次,主角一個血肉之軀,硬生生被塑造成了超級英雄。面對爆炸,火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爆炸現場飛射的各類碎片,這比子彈厲害多了。特質的防護服擋得了高溫但並不一定能擋住碎片穿刺吧?更何況主角被衝擊波炸飛N次,撞到的地方都是安全區,如果換了反派,估計就直接被某個鐵棍穿透了吧!
爆炸現場最怕的還有煙氣和超高溫,劇情已經提示,爆炸現場起碼在200度左右,後期主角掉了頭盔面罩居然還能正常呼吸?沒被煙氣毒死嗆死,一口100多度的空氣吸進去,肺也得燙穿吧?
除了主角,其他角色塑造也很單薄。王彥霖除了業餘逗比一下外,沒有其他立得住的性格。其他隊友更是一個個工具人。
影片似乎還想探討救援人員是不是要“以命換命”的命題,但表現在影片中,卻是有2次副機長辭職。人家衝在一線的都沒慫,負責保障的後勤人員先怕了?你把這筆墨在前線隊員身上多用點力不好嗎?
人物形象塑造最成功的,反而是彭于晏的兒子,但與主線劇情確實無關,即使把父子互動環節全刪了也不影響全片觀感。
三是閤家歡的套路不適合這類影片也許是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也許是因為原本就計劃是春節檔上映,所以影片中加了許多閤家歡的場景,和最終大團圓的結局。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嬉笑逗罵的日常,雖然現場也引發了陣陣歡笑,但的確很影響整體情緒的連貫性。
更重要的是,這樣一部有著大量生與死的較量,有些血淋淋的場景,甚至有開顱手術特寫的電影,真的適合全家歡嗎?真的適合孩子看嗎?
這大概也是我們電影沒有分級制度帶來的弊端。
當年看《紅海行動》時,邊上坐著一位帶著七八歲男孩的媽媽,看到中途,我實在忍不住提醒了一下那位女士,最終她也確實覺得場面太血腥刺激,帶著孩子提前離場了,但全場仍有不少帶孩子觀影的家長。
《緊急救援》雖然沒有《紅海行動》那麼刺激,但在給到開顱手術特寫的時候,坐在我前幾排的不少女士都忍不住扭過了頭不敢看。
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呼籲一下家長們,不要帶孩子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