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又有幾對明星在熱搜裡離婚,大部分我不認識,前兩天這一對是蔡琳和高梓淇。
這場中韓跨國戀,於2014年修成正果結婚,三年後蔡琳生下一子,兒子不到兩歲就傳出婚變,如今宣佈離婚。
這個娛樂新聞,幾乎沒有激起任何浪花。
現在最不能刺激吃瓜群眾神經的,大概就是明星離婚。
這些年,人們眼睜睜看著,高調秀恩愛的,離了;低調不多話的,也離了;姐弟戀,離了;哥妹戀,也離了;出軌鬧小三的,離了;沒出軌沒爆料沒實錘的,也離了。
以前,一年到頭娛樂盤點,總會數數這一年離了幾對。
現在,捱到年底回望娛樂圈,人們總會掰起手指算算,還有幾對沒離——他們就像異類,甚至令人隱隱有點奇怪,不知還能堅持多久?
明年,聽著遙遠,其實不過還剩十幾天。
前陣子,有朋友離婚,為了能搶到預約名額,一向不早起的她,天天太陽還沒出來,就已經在全神貫注地盯著手機。
那勁頭,就跟搶醫院專家號一樣。
或許,真的像看病,醫院治療的是身體的病痛,離婚治療的是婚姻在生活中引起的痛苦。為了結束痛苦,人們不得不做出改變。
這些年來,人們對婚姻的態度,不知不覺發生了改變,尤其女人。
二十年前,電視裡播《粉紅女郎》,劇中的“結婚狂”其實也代表了現實中相當一部分女性,雖然沒那麼誇張,但她們的人生概念是,無論如何都是要結婚的。
二十年後,最受女性群體喜歡的影視女主角是什麼樣?是大女主型別,獨立,灑脫,工作能力強,思維清晰,拿得起放得下,不依賴男人,不迷信愛情,婚姻只是備選項。
社會新聞裡,廣州有幾個中年閨蜜,合資在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建了一棟別墅,平時用來休閒度假,將來老了,就住在一起互助養老。
當時代變得越來越智慧,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就有了更多選擇,男人和女人,真的不必綁在一起死嗑。
就算男人想,女人也未必同意。
活到三十多歲,我也算親眼見證了一個女性覺醒的過程。
當年要是有女人離了婚,人們首先會盡力安慰她,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對她失去了一種安穩生活而倍覺可憐,並鼓勵她趕緊尋找下一個肯娶她的男人。
如今,要是哪個女性朋友離了婚,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奉上一句:恭喜恭喜!
離婚不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結婚才是。
而女人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婚姻說白了,就是兩人合作一個專案,如果合作伙伴不給力,她就得加倍努力,辛苦疲憊統統翻倍,一不小心就被拖垮。
“女性的生育成本”,登上了熱搜,其中的辛苦與痛苦,迫不得已的改變與承受,讓人意識到,女人在婚姻中要付出的代價,天然地就比男人多得多。
既然如此,女人也就不再執著於婚姻了,只要那個靠譜的合作伙伴沒出現,她就一個人待著,好過隨便拉個某某就著急忙慌地開展專案,最後得不償失、自吞苦果。
不幸的婚姻,比單身痛苦一萬倍。
曾經女人覺得,婚姻才是歸宿。
漸漸的,我們知道,歸宿是自己親手搭建的——喜歡的生活,熱愛的事業,清晰明瞭的自我,隨著成長不斷收穫的令自己愉悅的一切,自己人生的總和,便是歸宿。
每個人都要籌備自己的歸宿,而不是等待另一個人接手你的人生。
況且,據我觀察,很多婚姻其實是女人給了男人歸宿——有了妻子的照顧打點,丈夫的生活變得規律,人生變得有條理,一日三餐家務孩子,他們並沒有出太多力就能坐享其成,女人才是家庭的運轉主力。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女人對婚姻興趣不大,但男人恨不得人手派一個老婆。
每年看相關部門公佈的婚姻資料,離婚率上漲,結婚率下降。不知有沒有人研究一下再婚率,反正我認識的幾乎所有離異女性,都沒有再婚的打算。
前段時間和一個離異的女友聊天,她離婚後獨自創業,每天累得像狗一樣,但是心裡特別痛快,她說,“以前覺得‘女人要為自己而活’不過是句雞湯,現在自己一個人幹,才發現那種動力,真的超強。”
自己掌握人生,有明確針對性地努力,再累都覺得爽,每天醒來都鬥志滿格,那比拉著一個豬隊友蹣跚前行可強太多了。
還有一點就是,當丈夫變成前夫,他反而更懂得責任了,開始積極自覺地帶孩子,她遇到什麼難處也會也出手幫忙,溝通交流時也不再瞞騙敷衍。
在婚姻裡,他覺得一切是理所應當,她是妻子,那些都是她應該做的。
離婚之後,他才知道自己應該肩負哪些責任,而解除了夫妻關係,他的言行舉止都自覺保持了一種禮貌和規矩,很多在婚姻裡爭吵不休的問題,比如出軌,在婚姻之外就不再具備任何殺傷力。
她說,前夫才是女人最好的夥伴。
這場婚姻讓她明確了一件事,就是永遠不會再踏入婚姻,以後再遇到喜歡的男人,談戀愛可以,結婚免談。
這也是很多離異女性的想法。
至少,在沒找到一種更融洽更先進的兩性關係之前,她們不想再次進入婚姻,那看起來並不是一件可以讓她們感到快樂的事。
世界很大,有人不想結婚,有人很想結婚,這都沒問題。
我們只需要明白,不必懼怕婚姻,遇到合適的人,想結就結;也不必懼怕離婚,發現婚姻帶給你的痛苦大於快樂時,該離就離。
唯記住一點——
無論何時,不要痴迷於婚姻,不要把婚姻視為人生的終極價值,在找到婚姻之前,先找到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