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冷罐頭 編輯|樸芳

上線前,有不少人“押寶”《有翡》。

甚至在九月末,還上演了一場烏龍事件。某衛視在尚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在招商會上放出了《有翡》的片花,最終以官方下場“打假”而草草收場。

深受各方關注也並不稀奇,畢竟單從紙面實力來看,《有翡》的確具有爆款潛質:根據Priest的知名IP《有匪》改編、兩位主角是高國民度+頂流的組合、坊間傳言7.8億的投資金額。

稱其為古偶界的“頂配”,也不為過。

但紙上談兵終覺淺,上線兩天,從各方的反饋聲來看,《有翡》的處境不容樂觀,起碼遠不如預想中那般樂觀。

同時,對於華策影視而言,《有翡》大機率是其在2020年度交出的最後一份答卷。雖說華策在年初以及暑期檔,產出了《下一站是幸福》和《以家人之名》這兩部年度小爆款,但《有翡》到底能達到何種量級,對於華策影視的年度“評級”而言,依然有著不小的影響。

骨相上乘,皮相“拉胯”

託原著的福,《有翡》所建構的武俠世界,有點意思。

與動輒風花雪月的偽武俠、真古偶相比,《有翡》中的武林江湖,頗有金庸武俠的味道。且視角獨特,是以周翡為圓心而展開的女性江湖。十集看下來,這部劇的節奏感也尚可,內容緊湊,並非是言之無物,具有一定的可看性。

整體而言,《有翡》的“骨相”屬於上乘,在對原著的還原度及劇情線的完成度上,是遠在及格線之上的。

但遺憾的是,《有翡》的“皮相”,並不是很能打。

早在角色敲定的資訊流出後,爭議聲就一直沒有停息。上線兩天,關於角色的年齡感太重、配音不貼臉、男女主角沒有cp感的負面聲音愈發強烈。趙麗穎的形象與劇情簡介中“離家出走的十三歲少女”的描述,顯然在匹配度上存在著嚴重偏差,《有翡》的原聲也登上了熱搜榜。

當然,年齡感與cp感是仁者見仁的事情,好在兩位主演在演技上並沒有齣戲感。隨著劇情的推進,不排除負面的聲音會轉化為“真香”的可能性。

但“有翡江湖”的粗糙質感及低配效能,卻真正地帶來了致命一擊。

劇集開篇便是洗墨江上的名場面,但“五毛錢特效”所產生的摳圖、廉價的氣息,使洗墨江完全喪失了天塹之險的震撼感。再加上服化道的“隨意”,很難讓觀眾將眼前的畫面與大體量投資製作聯絡起來。甚至還產生了“不知道還以為他們是丐幫的”、“小破網劇穿得都比他們好”、“我以為古偶只有服化道好看”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評價。

除此之外,雖然《有翡》的武俠世界觀搭建的不錯,但當動了真刀真槍時,難免又落回了古偶的窠臼之中。簡單的招式、缺少力量感的打戲,總是少了點江湖氣息,只能勉強地稱之為“低配”武林。

摳圖虛化的“廉價”背景、瀰漫著貧窮氣息的服化道、充斥著大量切臉鏡頭動作很水的打戲,無不將《有翡》推向了低成本的“廉價江湖”中。這為觀眾所帶來的觀劇體驗,是無法用“愉快”來形容的。

當然,《有翡》的上線時間滿打滿算不過兩天。雖然目前質疑聲與爭議聲喋喋不休,但隨著劇情主線的推進,憑藉過硬的“硬體”上演一次反殺,撕碎“粉絲劇”的標籤,也並非全無可能。

一年三爆不簡單

但爛尾的毛病亟需治療

《有翡》的成色如何,關乎著華策“年度曲線”的落點。

根據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華策影視營業收入達到18.94 億元,同比增長44.6%;歸母淨利潤2.03 億元,同比增長736.7%;扣非歸母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314.6%。疫情之下專案儲備仍比較豐富,現金流繼續保持正向淨流入。

2020年,華策共上新了17部劇集作品,其中上星劇9部,網劇8部。上星劇表現較優,Q1、Q3、Q4季度均有小爆款專案產出,網劇只有《愛情公寓5》和剛開播的《有翡》聲量較高一些。

按題材劃分,這17部劇中,有《絕代雙驕》《宸汐緣》《錦繡南歌》《鹿鼎記》《有翡》5部古裝劇;《下一站是幸福》《完美關係》《我的莫格利男孩》《以家人之名》《平凡的榮耀》《愛情公寓5》《特案追緝》《暖暖,請多指教》《打騙行動之你被盯上了》《拾光裡的我們》10部現代劇;《忍冬豔薔薇》《上海灘之生死較量》2部年代劇,覆蓋較廣。

整體來看,受市場大環境的影響,華策出品的古裝劇在熱度與口碑上都不太理想,現代劇成為了華策爆款的“發源地”。

今天一月,由華策影視出品,宋茜、宋威龍主演的都市情感劇《下一站是幸福》,正中了疫情之下大眾情緒的切口,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當時焦慮、恐慌的社會情緒。

在受到多家主流媒體表揚其“小幸福”治癒力的同時,也成為了開年大熱作品。播出期間,平均收視率達到1.63%,播放量達36.1億次,斬獲熱搜189個。為華策影視帶來了2020年度的“開門紅”。

進入“中場戰事”,局面更加火熱。在暑期檔多個熱門專案扎堆的情況下,華策影視的《以家人之名》仍然實現了破圈傳播,成為年度小爆款之一。

進入11月,因群嘲走紅,熱度可以躋身年度Top5的新版《鹿鼎記》,雖並非華策主控,但也是四番出品。

儘管年產三部爆款的成績很出色,但不難發現,劇情爛尾、口碑崩壞,成為華策產出的熱門劇集的“通病”。

華策在熱度關卡的成績斐然,但在品質關上,還需做長足的努力。

劇集領域陣仗大

電影板塊穩步向前

眼看著2020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華策影視能否在未來一年走出自身的瓶頸,再上一個臺階,是更值得探討的問題。

目前來看,華策影視2021年劇集領域的儲備頗豐,達到了46部。其中已開機的專案有16部,籌劃中的專案有30部。最終能在2021年與觀眾見面的作品,與今年不會有太大出入,預計在20部左右。

根據優愛騰芒釋出的2021片單顯示,華策影業出品的劇集《八零九零》、《我和我們在一起》和《都是好時光》有望2021 年在一線衛視和芒果TV 播出;《親愛的摯愛的》、《月光變奏曲》、《一生一世》分別預計於2021年的Q1、Q2、Q3在愛奇藝播出;《你是我的城池堡壘》、《錦心似玉》、《鏡·雙城》和《刀尖》亦有望在騰訊影片播出。

其中不乏具有爆款潛質的作品。

從片單來看,迪麗熱巴、吳磊主演的《長歌行》同樣是屬於“S級”配置的古偶,初期的熱度應該不俗;由胡一天、李一桐主演的都市劇《親愛的摯愛的》,可以看作是《親愛的熱愛的》的姊妹篇,根據墨寶非寶的小說《密室困游魚》改編,市場聲量應該不低,但變數較多;由白敬亭、馬思純主演的《你是的我城池營壘》,在題材上具有相當的優勢,但男女主能否產生cp感,是原著粉及白敬亭的廣大“路好”所擔心的問題。

同時,華策在舒適區外也做出了更多的嘗試。除擅長的都市、古偶劇外,在懸疑、軍旅、科幻等題材上也做出了動作。

在此之外,2021年,華策與下游影片平臺合作模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定製劇增多。這在有效規避風險的同時,可能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

雖然定製劇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劇集的投資體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劇集發行的風險。但同時,也勢必會削弱製作公司的主控權,造成話語權的分散,這對於劇作品質而言,算不上是好訊息。

截止到目前,華策已有《有翡》《你是我的城池營壘》《長歌行》等6部劇與下游客戶簽訂了《預售協議》,預售合同金額約18.58億元。這種定製模式在未來大機率會成為主流趨勢。

與此同時,華策影視在電影領域的觸角也在不斷地延展。今年其聯合出品的電影《金剛川》,雖然在影片質量及口碑上不盡如人意,但上映5天累計票房突破4億元的成績,還是十分能打的。

而華策也即將邁出了由“聯合出品”跨越到“主控”的一步,由其主投、主控發行的懸疑電影《刺殺小說家》,由路陽執導,雷佳音、楊冪、董子健、於和偉、郭京飛等主演,定檔2021 年春節檔。目前市場的期待聲量較大。

20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片名能為一部電影帶來多大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