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罪請用法律制裁我,而不是用油來糊住我的眼睛。
看完這一句,依舊一臉懵比的旁友。
你們無疑是幸運的。
沒錯,我說的就是油力十足的《追光吧,哥哥》。
(PS:前幾天蟬主寫過一篇哥哥們,覺得最近沒開葷少點味的的旁友,可以倒回去看看。)
不過,我今天說的不是這群出走半生還在勁歌熱舞散發該死魅力的“人間油物”。
而是鄭爽。
作為節目的人氣助力官,鄭爽確實做到了。
憑藉一番“吐槽過後,寸草不生”的教科書式reaction。
不僅把糊穿地心的哥哥們送回輿論中心,還憑藉“爽言爽語”,一口氣上了四個熱搜。
不少人直呼被鄭爽圈粉:
“好像帶著我的嘴上綜藝了”
“行走的人形彈幕”
“應該改名《金星鄭爽吐槽大會》”
趁著週末,今天就來跟蟬主好好品一品這位長在熱搜的奇女子吧。
新晉吐槽女王
給“油物”注入強力清潔劑
看節目前:啊這,請鄭爽是想毀了這個綜藝嗎?
看節目後:優酷趕緊出鄭爽吐槽純享版,gkd。
鄭爽一開口,就知有沒有。
哥哥們在一旁商業互吹,爽爽子:假的假的,好了好了,不要恭維了,趕緊下一個吧。
真•人間清醒。
看到陳志朋的褶子wink,直接崩潰。
別人還在:“前輩就是不一樣。”
鄭爽已經拿紙板擋臉:“好怕被他逮著我呀。”
印·海瀾之家·小天出場後,鄭爽雙手捂臉:我感覺我在看春晚。
還別說,這過年的氛圍一下子就上來了。
本來這都算了,印小天還不忘強性雞血來一波,說了句:《追光吧!哥哥》。
直接把鄭爽整崩潰,瞪著驚恐的眼睛表示:印小天像湯姆貓。
不能說毫不相干,只能說一模一樣吧。
一旦接受這個設定
真的停不下來……
除了湯姆貓,青蛙王子的風評也慘遭破壞。
形容明道的螃蟹舞像一隻大型青蛙,還不忘即興來了一段雙押freestyle:
兩隻小青蛙,呱。跳完要回家,呱。
畫外音十足:呱呱呱。
看到炎亞綸的“臀橋”、“日地舞”。
更是戰術性後退,直呼:我的親爹啊。
評價檀健次表演不夠帥。
李汶翰的舞蹈是在抽筋。
看劉維跳舞,吐槽:模仿女團舞蹈。
言外之意:太娘了。
在伍嘉成出場時,鄭爽毫不客氣的說了句:
“這肯定是來湊數的“、”“把那歌黑得體無完膚”。
最後伍嘉成慘遭淘汰,極力挽尊時。
爽爽子一語道破天機:跟你曬黑沒關係。
好傢伙,《吐槽大會》沒你我不看。
最後還不忘發出靈魂拷問:男生有的時候,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帥呀?
節目一播出,網上直接炸開了鍋。
儘管有一部分人認為鄭爽的吐槽是對前輩的無禮,但大部分都覺得,鄭爽說出了萬千觀眾的心聲。
畢竟……她的reaction,可比看哥哥們跳舞有意思多了。
作為節目中唯二的“人間清醒”,沒有娛樂圈的虛偽奉承,也沒有一昧的尬黑。
該說的說,該誇的誇。
不是那種上來就一邊裝逼,一邊說刺耳的話。
而是以一種詼諧直率的方式說出來,接地氣又剛剛好。
腦洞之清奇,給蟬主被油糊住的心,注入一劑強力清潔劑。
話糙理不糙,讓人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吐槽的點都是水到渠成,惟妙惟肖,隨手發微博都能上熱評的水準。
吐槽完還不忘給出plan A,讓人覺得無比真誠又無比犀利。
再配上一系列少女心的小動作,讓觀眾直呼:這就是我本人沒錯了。
就連一直被人詬病的情商,在節目中也得到改變。
比如最年輕的哥哥丁澤仁,在誇獎陳志朋時說到“我們這裡面最年長的了”。
鄭爽也是毫不客氣的回了句:好不走心的一句話,他是埋汰人的嗎?
讓蟬主充分體會到爽妹子吐槽功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這可能是飯圈控評文化受到抨擊最嚴重的一次……
建議剪輯師直接剪個鄭爽金姐的吐槽版,保證天天熱搜帶飛節目。
那些年令人迷惑的爽言爽語
不吹不黑,這些年鄭爽喜提的熱搜,簡直比我吃過的瓜都要多。(誇張)
堪稱“熱搜親閨女”的存在。
雖然這次教科書般的reaction,讓她得了一個“人間清醒”的稱號。
但仔細一想,除了顏值,這似乎是鄭爽少有因為“爽言爽語”獲得的正向評價。
百度百科更是直接收錄了“爽言爽語”的詞條。
解釋為:“指鄭爽說的話,之後就成了梗,類似明言明語。”
而鄭爽本人也欣然接受:“爽言爽語就是我說了自己很爽,你們聽了很無語。”
其實早在《花兒與少年2》裡,“爽言爽語”的威力就已經初見倪端。
在第二季問兩季元老許晴:“是這一季還是上一季玩得開心?”。
得到許晴“上一季”的回答。
讓原本輕鬆的氣氛立馬降至冰點。
在29歲生日前夜直播賣貨情緒失控,上演線上發飆。
最後還把兩位一起帶貨的主播轟走了。
今年更是在周揚青微博,留下失傳多年的非主流傷感文學:“你的9年我心疼,你的文字,還愛他”。
吃瓜人直接變成人中瓜。
最後一句成名,讓“爽學”成功出圈。
綜藝上一句“我搞不定上海男人”。
直接引起微博第N次地圖戰爭。
逼得胡彥斌連發三條微博怒懟:“我搞不定東北女人”。
如果說上面只是鄭爽真性情的表現。
那對工作的態度,只能讓人用“地鐵老人手機”來形容。
不僅多次表達對金錢的喜愛。
甚至直言不諱表示,自己想做網紅。
因為“耍大牌”得罪雜誌社,被時尚圈“封殺”了7年。
跟某導演聊天時,覺得“拍雜誌好二逼”。
如今又啥事沒有,拍封面,給雜誌做“宣發”。
日常的工作也是肉眼可見的“消極”。
在《演員的誕生中》不對詞,獨自坐在單槓上自閉,留下一臉崩潰的任嘉倫。
尤其是那一系列驚為天人的言論:
“有很多人說收視率,我的人生不只有電視劇,你的人生你隨意”
“賺完錢就滾去做讓自己踏實的事,失敗成功都是我自己的事。”
你教育了我,我也教育了你,你舒服了嗎”
更是被全網罵到現在。
這樣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
導致很長一段時間,網友提到鄭爽就會出現PDST:
鄭爽,到底怎麼了?
究竟是真“瘋”
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間清醒”?
老實說,蟬主曾經是喜歡過鄭爽的。
從當初嬌蠻靈動的楚雨蕁。
到《畫壁》中的小仙女“牡丹”。
你讀書時期想象的女同桌模樣,她都有。
再之後呢?
如同AI智慧機器人一般,在不同框架套用同樣的模式,把“機械化”貫徹到底。
瞪眼,噘嘴,撩頭髮三件套,就能完成一部熱播劇。
再到現在無戲可拍,混跡各大網綜。
她身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你永遠猜不到,她一下秒會做什麼,說什麼。
作為“作女”屆的顏值擔當,鄭爽從最初的討好型人格,慢慢轉為“向所有人開炮”。
由此,鄭爽的人生也從“仙女的瑪麗蘇史”變成了一本“格格巫”式的恐怖小說。
就連粉絲也一度被冠上“邪教粉”的帽子。
與鄭爽一同被劃分在“娛樂圈未解之謎”——
“為什麼鄭爽的粉絲和她一樣瘋?”
娛樂圈立人設的不少,賣耿直人設的更不少。
同節目的金星,因為敢說被人封為“毒舌女王”。而女團出生的楊超越,憑藉與自己形象反差的快言快語,被稱為“耿直少女”。
唯獨鄭爽,被冠上“瘋”的稱號。
李誕談到她:
“她那些熱搜很奇怪,就是有時候你點進去,你看半天也看不懂。不光看不懂那件事,你有時候都不知道她在說什麼。今天她來我們也沒底,因為不知道她要說什麼。”
上節目她瘋了,發微博她瘋了,和粉絲說悄悄話還是她瘋了。
總之,不管她做什麼,似乎一句“她瘋了”就能解釋所有問題。
她不喜歡娛樂圈,但又要吃這碗飯。
在劇組拍戲,心情不好就瀟灑走開,如果非拍不可,就哭……
張嘴“以後不一定做演員這個行業”,閉嘴“我好窮”。
活得擰巴又病態。
她不是不知道她的“瘋”,而是捨不得。
雖然這次在《追光吧!哥哥》中一改“常態”刷了一波好感,但並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把她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
但,流量至上的娛樂圈哪有這多麼“合適”呢?
究竟她是真“瘋”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間清醒”,擺在她面前都是大寫的殘酷現實:
自己不努力,大導演不會慣著她。
無戲可拍,只能上上綜藝刷刷顏值,在熱搜中耗盡最後一絲關注。
至於粉絲。
只能一邊“恨鐵不成鋼”,一邊繼續給她的流量買單。
她不適合娛樂圈,她只適合做一個普通人。
想要繼續混下去。
就看鄭爽和粉絲們誰先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