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佟麗婭、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愛的釐米》,引起了廣泛熱議。
佟麗婭飾演的關雨晴是一位優秀的女機長,顧家又孝順。
父親關永年卻十分重男輕女,把女兒當成提款機,來接濟遊手好閒的兒子。
關雨晴要考航空學校,父親嘴上說著學費貴供不起,轉頭就把錢給兒子揮霍一空;弟弟要結婚,沒錢買房、買車、買鑽戒,父親就逼迫女兒,讓她把存款和車拿出來幫助弟弟;弟弟喝酒回家打罵關雨晴,關雨晴還手,結果被父親訓斥;關雨晴和弟弟一起出了車禍,在只能救一個的情況下,父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救兒子。
更荒謬的是,弟弟因為剛離婚萎靡不振,父親竟然指責關雨晴,為了不讓兒子觸景生情傷心,竟然要求女兒推遲婚禮!
這成了壓死關雨晴的最後一根稻草,積累多年的委屈和怨恨也瞬間爆發出來,她聲淚俱下地對父親控訴:
"爸!你不愛我,那你生我養我幹什麼?!"
最後,關雨晴用一杯酒,斷絕了兩人的父女關係,看的真解氣!
關雨晴的內心很受傷,她生活在這樣的家裡也是無奈的選擇,畢竟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父母。
因為她很渴望得到父愛,長時間在被拋棄的恐懼之中,所以不管父親有什麼要求,她都儘可能的去討好父親,哪怕自己遍體鱗傷。
沒有哪個孩子不渴望愛,也沒有哪個孩子可以在父親的一次次冷漠中原地踏步的等待和毫無回報的付出,都會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消耗殆盡。
01父愛缺失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自述:
父母早年離異,關於他們最早的記憶是我剛記事的時候,一個晚上他們吵架,吵完轉過頭問我我要跟誰,而我最多五六歲,那一幕我一輩子都不會忘。
有時候想起來真的很恨我父親,咬牙切齒地恨,恨他帶我到這個世界不管我,而爺爺奶奶只管我三頓飯,家庭教育等於空白,整個成長過程都籠罩在巨大的無力感中,從來不敢惹事,跟人說話總是低聲下氣,因為知道惹事了別人可以告訴爸爸,而我不行,這種性格缺陷首先就表現在自卑,不自信,社交困難。
大學以來我深刻的體會到這種痛苦,看到別的同學談笑風生,自己想插不上 話,看到同學連招呼都不敢打,說話總是低聲下氣輕聲細語沒有底氣,所以我想盡辦法改變。
普通話不好,我一個人跑到學校後山對著山林苦練普通話,不知道怎麼打招呼,就觀察身邊同學室友打招呼的方式,覺得自己笑起來僵,就對著鏡子練習笑……
為了彌補父親的缺失,我做過好多事,看過好多書,現在只想說:你覺得你需要怎樣的父親,那你就努力去成為那樣的人。
疾控中心的資料表明,在所有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中,來自無父親家庭的孩子佔90%,在高中輟學生中佔71%,在自殺青年中佔63%。
在這些數字的背後,都是因為父親的缺席,使得孩子性格上的缺失造成的,甚至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可能只需要一點點的父愛,就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就能讓他們得到溫暖。
所以,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位置,父親在家庭中是很重要的角色,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要吝嗇你的愛。
02父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很多兒童心理理論指出,在男孩和女孩的性別角色發展過程中,父親比母親所起的作用更重要。
父親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有較大的差別,父親為兒子提供榜樣,教會孩子責任;給了女兒滿滿的自信和安全感,讓女兒在任何情況下不會被誘惑。
曾國藩是科舉出身,在當時只有語文一項,曾國藩為了鼓勵孩子們全面發展、努力學習,他不僅為孩子們請了各科老師,他自己也努力學習這些不懂的知識,學完以後他還親自教孩子。
閒來無事,他會陪著孩子們練書法、講歷史故事,甚至帶著他們放風箏、郊遊。
在公務繁忙的時候,他也不會忘記抽出時間給子弟們寫信,瞭解他們的現狀,鼓勵他們並且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曾紀鴻七八歲的時候,曾國藩就單獨給他寫信,鼓勵兒子,並且要求兒子要早起,要自己做家務、打掃房間等等。因這樣不僅能夠鍛鍊身體,也能養成勤勞、做家務的好習慣。
身教和言傳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力量,他為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
林徽因從出生開始,便一直是父親林長民的掌上明珠。他把林徽因當兒子一樣培養,當朋友一樣對待。
林長民曾感嘆:做一個天才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16歲那年,林徽因跟著父親遊歷歐洲,也正是這個時候,遇到了徐志摩的猛烈追求。
但此時還是少女時期的林徽因,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愛慕衝昏頭腦,多年來,她從父親的寵愛中,感受到了自己有多麼值得被愛。
正是因為這份沉甸甸的父愛,讓她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去追求真正屬於自己的夢想和愛情。
其實,很多的時候父親在教育孩子中,充當了孩子的引導和保護者,也帶給了孩子以身作則這種榜樣,給了孩子滿滿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讓孩子不被愛和錢財所誘惑。
因為他們都知道,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背後有個愛我的父親。
香港作家梁鳳儀曾說: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