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語影壇女演員就一定繞不開鞏俐、張曼玉
今天來說說張曼玉,不談八卦、只看實力。
張曼玉是香港演員,同時也是國家一級演員,以獲獎最多而著稱,看過她電影的人都會從她的表演出發去了解她、認識她,如果你只是看了她的幾張照片和些許八卦,那就請不要評價她。在如今部分網友的心中,她是比鞏俐更厲害的存在,因此給張曼玉戴了個別稱——“曼神”,一個“神”字足以表明一切。
不在江湖多年,傳說依舊流傳
張曼玉1964年生於香港,如今已56歲,不同於鞏俐仍活躍在電影界,張曼玉早已退隱16年了。所以我們只能從她過往的作品中去了解一代“曼神”有多厲害,畢竟她要是還在演戲,其他人都沒有獲獎的機會。
一、早期的質疑:
1983年,十八歲的張曼玉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奪得亞軍,同年代表香港赴英國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入選前十五名,由此開啟演藝生涯。(19歲)
1984年,張曼玉主演首部電影《青蛙王子》,同年與張國榮、梅豔芳合演電影《緣分》,成為出道即做主角的影壇新星,被媒體視為“最有前途的女星”。 (20歲)
導演王晶曾在自傳《少年王晶闖江湖》中形容初入影壇的張曼玉是“一張白紙,毫無心機,性格比外形更可愛。”
1985年初,加盟嘉禾電影。 當時同在嘉禾的成龍正籌備代表作《警察故事》,兩人隨後展開系列合作。2005年成龍在專訪《可凡傾聽》中稱讚張曼玉是“最早一個到,最晚一個走”的敬業演員。(21歲)
1986年,張曼玉主演電影《玫瑰的故事》,籌備期間原著作者亦舒堅持只選張曼玉,甚至對導演楊凡表示:“我不管她會不會演戲,只要她走出來,我就要看。” 這是張曼玉首次接觸文藝影片,但彼時演技青澀稚嫩,演繹功底尚處於摸索磨練階段。(22歲)
早期的張曼玉更多的是以嬌俏可人的形象示人,在當時的她身上完全看不到往後的輝煌跡象,最多覺得她會紅。因為非學院派,她表演功底為0,因此當時並未受到業內認可,走過不少彎路。
二、初獲影后的認可:
1988年,張曼玉在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中擔綱女主角。(24歲)
《旺角卡門》常被視為是張曼玉嚴肅表演的起點,影片讓她首次提名金像獎。此後主演了《流金歲月》、《再見王老五》、《我要富貴》等港產影片,演技開始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
1989年,25歲的張曼玉憑藉關錦鵬導演的《人在紐約》(又名《三個女人的故事》)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是她人生第一個演員榮譽。(25歲)
1990年,張曼玉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同年憑藉《愛在別鄉的季節》獲得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26歲)
經過數年磨礪,張曼玉作為一名真正的演員開始在影壇崛起,開始躋身實力派演員行列。正是因為張曼玉的能力出眾,一時間吸引了吸引了多位香港新浪潮導演的注意,接連出演多部高質量影片。
嚴浩的《滾滾紅塵》(1990)
許鞍華的《客途秋恨》(1990)
羅卓瑤的《愛在別鄉的季節》(1990)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1990)
陳可辛的導演處女作《雙城故事》(1991)
三、形象多變、演技突破:
歷經香港新浪潮導演的洗禮,張曼玉逐漸褪去初出茅廬時的懵懂形象,演技日趨嫻熟。
1991年,張曼玉主演電影《阮玲玉》,影片以戲中戲的形式展現。(27歲)
張曼玉在戲中“演繹阮玲玉本人”、“演繹阮玲玉所演繹角色”以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達”,三個層次互動展現,頗具難度。
1992年2月,張曼玉憑藉《阮玲玉》榮獲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華語影壇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演員榮譽的影星。(28歲)
賈樟柯曾對此給予評價 :“對演員宿命的認同,讓她好像靈魂附體,這一刻我把她當作中國所有天才女演員的結合體。”
1992年,張曼玉出演電影《新龍門客棧》,她將客棧老闆娘金鑲玉的風騷、潑辣、風情、放浪、傲氣、堅韌、義無反顧等特點完美融合於一身,塑造了一個名垂影史的經典武俠形象。影片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堪稱華語武俠的一座豐碑。(28歲)
1993年,張曼玉主演電影《青蛇》,在片中飾演一個不諳世事,但又妖嬈魅惑不失靈動俏皮的蛇妖形象。至今該片的造型還是非常有吸引力和創造力的。(29歲)
1984——1993這十年間,張曼玉接拍了大量影片,電影產量佔個人總產量的五分之四,這也是張曼玉最活躍的一段時期。之後的兩年,張曼玉短暫息影。
四、中西合璧時期:
1996年,張曼玉在短暫息影后重歸影壇,並開始向國際領域發展。這一時期的張曼玉再攀演技高峰。(32歲)
1996年,張曼玉主演的兩部作品、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被譽為華語最佳愛情影片之一,其情感豐沛的演繹在金馬獎得到了“從未有過如此真實而精湛演出”的高度評價,立下教科書式演技範本。
1997年,張曼玉在電影《宋家皇朝》中飾演宋慶齡,這是其首次飾演革命領袖,其中西合璧的氣質也頗能體現宋氏姐妹的西洋背景。同年,張曼玉擔任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33歲)
1998年,張曼玉應邀踏上巴黎時裝週T臺為Hermes秋冬系列專業走秀,開啟了華語影星參與國際時裝週的先例。此後更於2000年和2003年兩次為Scherrer高階定製服T臺走秀。張曼玉因此被視為華語影星接軌國際時尚界的先行者。(34歲)
1999年,張曼玉應邀擔任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35歲)
2000年,張曼玉主演電影《花樣年華》,片中將旗袍的含蓄婉約之美展現淋漓,一度引領時代對旗袍美的品評。
張曼玉的表演則被金馬評委描述為:“在沒有劇本參考的前提下,還能準確拿捏內心起伏,要在內斂的表演中收放自然其實很難。”(36歲)
(2015年1月,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表演被美國《娛樂週刊》選入“影史上被奧斯卡忽視的51個偉大表演”第43位。)
2002年,張曼玉加盟張藝謀的武俠鉅製《英雄》。影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拉開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帷幕,成為國產電影商業運作的重要里程碑。(38歲)
2002年1月,張曼玉與其餘三位主演一同登上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2003年9月,張曼玉以《英雄》中的紅衣造型登上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會刊封面。
2003年,在電影《清潔》中,張曼玉獨自撐起一部劇情平淡略顯沉悶的歐陸文藝影片。除卻精湛的表演,張曼玉還在影片中大展英語、法語和粵語多語言功底,並親自演唱了四首電影插曲。(39歲)
2004年5月23日,張曼玉憑藉《清潔》榮獲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不僅宣告了亞洲首位戛納影后誕生,也是華語演員首次因主演西方作品而獲得國際大獎。(40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就張曼玉榮獲戛納影后公開賀電,表示:“她在享有這麼崇高國際聲譽電影節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奮的。”
2006年《清潔》在美國上映後獲得影評界讚賞,《紐約時報》將其評入年度影壇22位偉大的表演者 ,並有影評表示:《花樣年華》角逐戛納影后展示東方內斂氣質,《清潔》則展示西方外放特色,兩次表演形象跨度很大卻絲毫沒有違和感,足見其表演功底之紮實全面。
2004年獲得戛納影后榮譽之後,張曼玉便決意息影,此後推掉了多部戲約,如《讓子彈飛》、《南京!南京!》等。
這樣毅然決然的離開電影界,不少人都覺得惋惜、遺憾,其中原因不必深究,張曼玉選擇在最好的時代離開,對她個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對電影和觀眾來說就多少有些遺憾了。
五、電影榮耀帶來的時尚地位
張曼玉不同於我們認識到的那種實力演員——一心演戲,兩耳不聞窗外事。
進入息影期後的張曼玉反而在時尚領域進入黃金期,先後登上諸多海內外著名雜誌封面,被譽為華語時尚ICON。
2004年,張曼玉先後登上《ELLE》(法國、新加坡)、《Madame Figaro》(法國、韓國)、《Harper's Bazaar》(新加坡)、法國《巴黎競賽》、法國《世界報》(配刊)以及巴黎《戲劇權威》等諸多國際報刊封面。此外還為英國《i-D》雜誌拍攝時尚大片,為國際鉑金協會亞洲代言,以及成為最早擔任路易威登(LV)專輯模特的華語明星。
息影后的張曼玉並不是完全消失在公眾視野,換了個領域依舊在發光發熱,張曼玉真正做到了演員+明星,二者都非常出色,這樣的成績不就是現在所有明星都想夢寐以求的樣子嗎?
2010年以後的張曼玉減少了商業活動和時尚出席,但她的成就依舊在不停地被中國和世界提及,被授予的榮譽也沒有減少,她依舊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優秀女演員。
“張曼玉是中國影史上首位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佳演員,是迄今唯一問鼎三大國際電影節雙料影后(柏林、戛納)的亞洲演員,曾擔任全部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並以全球十個國際電影節的個人榮譽、五座金像影后、四座金馬影后及十餘項其他演員榮譽保持華人演員獎項最高紀錄。其主演的影片共獲全球二十餘個最佳電影獎,保持金像獎和金馬獎的獎項最高記錄,提名奧斯卡獎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四次提名金熊獎和金棕櫚獎。”
張曼玉的五官平淡但骨相美,這種美只有在電影中才能釋放,現實中更多看到的是“曼神”野性灑脫的氣質和魅力!
所以,要想評價張曼玉,先看她一部電影,這是對她作為演員的尊敬。如果僅以外貌來評價她,你沒資格。
鞏俐和張曼玉,兩位殿堂級的女演員,時代造就了她們的地位。
鞏俐一出道就是內地電影藝術巔峰的年代,第五代導演幾大神作鞏俐一人佔了幾個。張曼玉則趕上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但不要天真地以為她們的成功只與機遇有關,那個時代那麼多的女演員,最後留下的只有這兩位。
所以這兩目前是華語電影殿堂級的人物,生在大師的年代,最好的演員、最好的導演,天時地利人和,她們的作品夠在中國影壇至少再吹20年,地位都是一部部作品刷出來的。
無意把這兩位做個比較,文無第一,且標準自在人心,這兩位代表的不僅是中國女演員的最高地位,同時也是華語電影對外的標誌和象徵,兩位都是已過天命之年的人了,希望章子怡做好下一個接班的準備,畢竟她才41歲。
你對張曼玉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