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的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慾望。”

這是電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一句臺詞,電影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提起王朔,大家的印象中他也是一副“兇猛”的樣子,總是懟天懟地,誰也不怕,活像個流氓。

實際上,小時候的王朔非常靦腆,是個乖小孩,甚至有點慫。變成“流氓”,都是“被逼”的。

#01:

“我得找到我自己內心的自由”

1958年8月,一個炎熱的夏天,王朔在南京出生。王朔原名叫王巖,上小學的時候他發現同班有個女生也叫王巖,便自己翻字典,改了個新名字,由父親帶他去辦了更名手續。

1959年,王朔父親王天羽接到命令,調往北京。於是王朔舉家遷到了北京,在復興路29號訓練總監部大院的一套兩室一廳,紮下了根。

父親王天羽是軍校部的參謀,母親則被分到了復興醫院工作。兩人雖然都在大院裡或者附近上班,但都忙於工作很少回家,王朔從小就被放在了保育院。之後他曾回憶說,十歲以前都不認識爸媽,對他們的印象很模糊,他以為國家有個工廠專門負責生孩子,然後丟到保育院養活。

大院裡的孩子,一般叫“大院子弟”,父母工作忙,所以他們很多都是和小夥伴們在一起混大的,王朔就是典型的大院子弟。王朔有個大院發小,叫葉京,比起王朔,那才叫一個壞孩子。王朔曾經一見著葉京就跑,但後來兩人成了真正的鐵瓷。

大院子弟們似乎也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因為他們的自我定位是軍屬,所以有時候看見街上的北京市民,他們還會喊作是“老百姓”。不可否認,從部隊大院裡走出來的人物是真的多,馬未都、姜文、許晴、崔健、鄭曉龍、葉大鷹……

而王朔從小就愛看書,中外小說,軍事文史,還有各種名人回憶錄,閱讀底子好,日後成了大作家也不是什麼怪事。

1977年王朔高中畢業,他懷著滿腔抱負去了青島當兵,在中國海軍北海艦隊水面艦艇部隊服役。王朔一直是個乖小孩,見了生人就更加靦腆,只是和人熟了以後話才多。

後來有一次部隊裡開講用會,別的戰友都是陳詞濫調,聽得人昏昏欲睡。輪到王朔時,他那一口京腔,加上滿稿子的土話俚語和段子,把戰友們逗得不行。在那之後,他慢慢變得特別能侃,平日裡常和戰友們聊戰史秘聞、京城趣事,乖小孩開始變皮。

人開始變皮,抱負也漸漸消逝。當初去參軍,他是衝著當海軍司令去的,不過日復一日的操舵開船,讓王朔感到非常枯燥,壯志已泯。之後部隊招衛生員去青島,王朔也就去了。在青島市401醫院裡,王朔每天學打針輸液、戰地救護、傷口縫合,學成後又上了船。

1980年,王朔復員回到北京,被分到了北京醫藥公司工作,按他的話來說,就是個賣假藥的。期間他還幫葉京賣過電子錶,葉京從廣州低價進貨,王朔幫他高價賣出。後來,王朔拿著組織的三千塊,也到廣州當了一回倒爺。組織發現後也不對王朔怎麼樣,只要他繼續留在公司工作用工資還債。

就這麼又做了一段時間,王朔實在忍不住,辭職了。要知道在當時,那可算是一份鐵飯碗的工作,但無法忍受上班生活,王朔把鐵飯碗也砸了。他後來回憶這一段經歷時曾這樣說道,“我特麼不想給體制賣命,我得找到我自己內心的自由”。

可是飯碗砸了怎麼生活?王朔猛然想起,1978年海軍整編,他從船上下來分到了一個倉庫,在那裡他寫出了處女作《等待》,五千字,投到了《解放軍文藝》。雖然編輯作了許多改動,但也成功發表了,王朔收到了25塊的稿費,在當時來說也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王朔心想,既然寫作這麼容易就能賺到錢,那就寫作好了,於是他就每天在家關起門來廢寢忘食地寫。

當時砸鐵飯碗的不止王朔一人,還有他的好哥們葉京。他拉上王朔開了一家川菜館,那時候在北京城算是新鮮。但儘管是新鮮,還是不賺錢,王朔只是一心寫小說,葉京開著開著也沒心氣了,總是跟顧客起爭執。

最後川菜館關門大吉,王朔便專心在家寫小說。雖然下海失敗,但王朔還是從中得到了一些經驗,他知道顧客想要什麼,所以他也能判斷出讀者想看什麼。

#02:

用文字撕破虛偽

早些時候,王朔覺得小說都是虛構的,憑空想象去寫東西總是有些為難。但其實大家都喜歡看“生活”,生活可比戲好看,而且把身邊看到的事物描述出來並不困難。於是,王朔開始寫《空中小姐》。

1984年,王朔將寫成的《空中小姐》投給《當代文學》,當時有個老編輯叫龍世輝,是茅盾《子夜》一書的編輯,那可是名編輯。他看過王朔的投稿後,覺得寫得特別好,但內容不夠豐滿,讓王朔回去豐富豐富。

《空中小姐》第一稿寫了3萬字,王朔回去一豐富就豐富到了10萬字。再拿回《當代文學》編輯部時,龍世輝已經退休,總編的位置由章仲鄂接手。章仲鄂看了二稿,和龍世輝一樣,覺得王朔寫得特別好,就是複雜了些,他讓王朔回去刪減一下。

可是王朔不願意改了,直接把3萬字的一稿交給章仲鄂。歷經波折,前前後後王朔手抄了快一百萬字,《空中小姐》終於成功發表,這一發表,王朔一炮而紅,他也進入了創作的高峰期。

1985年,他和妻子沈旭佳一同合作了《浮出水面》。這段時期王朔的生活仍有些拮据,儘管小說發表了,物質上依然捉襟見肘。直到1986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發表後,王朔才開始真正成名,生活逐漸寬裕。之後,王朔陸續發表《頑主》、《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動物兇猛》、《我是你爸爸》。

也許是語言風格過於兇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和《橡皮人》出來後,大家都覺得作者像是個流氓。

《橡皮人》開篇第一句就是:一切都是從我第一次遺精開始的。還有《頑主》裡,通篇都是充滿北京方言的對話。

儘管他的作品乍一眼看上去似乎特別不正經,但卻有著對社會、對知識分子、對假崇高的辛辣諷刺。

馬未都也曾經說過,王朔是個奇才,他有超強的生活觀察能力,只要發生過的事,他都能以高於現實的手法寫出來。就算是幾個人東拉西扯地聊了一上午的天,只用一個下午,他們的對話就會變成王朔筆下一篇有趣的小說。

但仍然有人批評他的語言是對文字的強暴,筆下的人物油腔滑調,通篇只是潑皮無賴的調侃。王朔和正統文學的作家不一樣,在他的文字中,人們看到了對規則的破壞,對社會的反叛。於是在所謂正經文人的眼中,王朔的文字就是“流氓文學”。

總是被喊作“流氓”,換誰也不高興,更何況是王朔。他覺得既然大家說我是流氓、是痞子,那我就痞到底。

他說張藝謀拍電影不會講故事,像個裝修大師。他說郭敬明是抄襲的小偷,大寫的不要臉。他說餘秋雨只會寫遊記,在文學界一點也不入流,是個不青春的青春作家。

罵當代作家不算什麼,他大膽到連現代作家也罵。王朔發表過《我看金庸》,說金庸寫作不過腦子,寫武俠都是亂來。他還發表了《我看魯迅》,點評魯迅的文學理念其實是受到了時代潮流的影響和擺佈,魯迅也對不起文豪的稱號,因為他從來沒有寫過長篇。

他還完美展現了什麼叫“我瘋起來連自己都罵”,發表了一篇《我看王朔》,在文章中將自己罵得體無完膚,將自己罵到了最低。也許這樣別人就不能傷他,而他又可以繼續往上罵,怪不得人稱“罵聖”。

劉震雲說,魯迅的文章全篇寫了兩個字,吃人,王朔的文章也一樣,只有兩個字,別裝。

王朔也說自己到這世上來,不是為了說好話、討好人,他就是為了讓自己內心舒服,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也有人說,王朔的文字是“毒辣而又不動聲色地刨了新政主流虛偽話語的根”。他用自己的語言去撕破偽裝,用自己的筆墨將所謂的偉光正和道貌岸然都調侃一番。

王朔的筆就像是揭穿皇帝新衣的孩子,讓大家都看到這些虛偽都是多麼可笑。

不管是流氓還是奇才,反正王朔大放異彩。80年代,是王朔的時代,他的文字佔據了當時影視圈的半壁江山。

1988年,更被稱為是“王朔年”,因為這一年,有四部改編自他的小說的電影上映。電影一上映,王朔的文字影響力就更大了,街上的青年都愛學著王朔小說中的人物那樣說話,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王朔的文字都成了流行語。

他的文字對當時青少年的影響極大,青少年有一個標籤是“反叛”,而王朔就是將青少年內心的反叛用語言赤裸裸地表達出來的人,而且表達得特別準確。

所以,王朔便成了當時潮流的標杆,他的文字中包含的反叛和顛覆,便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03:

痞子作家和小鋼炮的碰撞

1989年,王朔和馬未都、莫言、海巖、劉震雲、史鐵生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海馬影視創作中心,正正式式踏入影視圈,將文藝和商業搭上線。

有一天,鄭曉龍和王朔、鄭萬龍、李曉明一起吃飯,鄭曉龍說想拍一部老百姓喜歡看的通俗室內劇。四個人聊著聊著,就把《渴望》聊出來了。

1990年,《渴望》播出,引爆全國,是當年的收視之王,收視率96.4%,幾乎無人不看。而且因為這部劇,社會犯罪率下降了不少,公安部門還專門對《渴望》劇組進行過表彰。

接下來就是另一個收視冠軍《編輯部的故事》,王朔是編劇之一,劇本寫寫改改好不容易透過審查,卻丟了。另外的三個編劇,馬未都、葛小剛、魏人都還有別的工作,不願意重寫劇本。

這時出現了一個人,自告奮勇說可以和王朔一起重寫劇本,他就是馮小剛。那時的馮小剛還不是小鋼炮,而是馮褲子。

王朔發小葉京拍過一部電視劇,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改編自王朔的小說《玩的就是心跳》,裡面長相醜陋、性格猥瑣的馮褲子,後來王朔透露,就是以馮小剛為原型。

那個時候,馮小剛在劇組裡打雜,聽說劇本丟了,別的編劇也不願再寫,他就跑到王朔面前毛遂自薦。整部劇一共25集,馮小剛寫了7集,其餘的全由王朔主筆。

1992年,《編輯部的故事》播出,海馬出品再次轟動全國。這是中國大陸的第一部情景劇,同年播出的電視劇還有《上海一家人》、《雪山飛狐》,但都沒有《編輯部的故事》社會影響力大。

在寫完《編輯部的故事》後,也就是1991年,其實王朔還有繼續寫別的劇本,其中一個是和王海鴒、喬瑜合作的電視劇劇本《愛你沒商量》。王朔寫了十集,一集一萬五千字,一共十五萬字。

王朔曾經說,寫劇本是個體力活,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寫東西,就是那時候給寫噁心的。那一年王朔寫的小說和劇本,主要是劇本,加在一起有一百多萬字。

更令人崩潰的是,《愛你沒商量》播出後,口碑崩塌。

1993年,《上海文學》第6期發表了《曠野上的廢墟——文學與人文精神危機》,對王朔和張藝謀口誅筆伐,說他們的作品反映了當代人精神信仰的破碎,反映了時代人文精神的萎縮。

後來,王朔覺得光幹策劃和編劇不足夠,他得謀點別的出路。於是,馮小剛又出現了。

他投了十萬塊,拉上王朔,開了一家好夢公司。其實在比毛遂自薦合寫劇本還要早的時候,馮小剛就已經非常仰慕有才華的王朔,當時他還在電視劇《大林莽》劇組裡當美工。旁邊的鄭曉龍在看書,邊看邊哭笑不得地罵“真他媽孫子!”馮小剛好奇,便接過來看,看完也是哭笑不得地罵道,“真他媽孫子!”

雖然公司是開起來了,還是繼續做影視,可是劇本啟動需要好幾百萬,好夢公司並沒有錢。

好夢沒有,壞事有。1994年,葉大鷹開了一家時事公司,同樣是影視方向,葉大鷹就把王朔挖了過檔。

儘管自己跳槽了,但一向仗義的王朔也不忘提攜老朋友。馮小剛處女作《永失我愛》缺資金,王朔就去幫他拉投資,自己也回好夢公司執導了《我是你爸爸》。

因為王朔仍然被打壓,和他有關的影視劇接連被斃。後來更是直接被封殺,因為他和馮小剛把沒有透過廣電審查的《我是你爸爸》送到國外影展參選。儘管拿了獎,但畢竟是不符合規定,他們壞了規矩。

各方各面的壓力都向自己洶湧而來,王朔決定遠走美國。

走之前,他把《你不是一個俗人》給了馮小剛,讓馮小剛留下繼續拍電影,做自己想做的事。“你自己玩兒吧,以後拍電影,別掛我的名。他們是衝著我來的,你有機會活,不要一起死。”

而馮小剛拿著《你不是一個俗人》的本子,拍出了大陸第一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大火,王朔也回來了,馮小剛趕緊派人送去了五萬塊。但是王朔沒要,還大罵馮小剛“欺下必定媚上”,又因看不慣馮小剛的一些“為人處世之道”,兩人最終是漸漸疏遠了。

#04:

與“情人”們的那些事兒

1984年,王朔的《空中小姐》發表了,在這之前,他談過六個女朋友,最後一個,就是空中小姐。

而那年夏天,他認識了第七位女朋友,也是他後來的妻子,沈旭佳。

有一天晚上,王朔和一群朋友到北京舞蹈學院玩,認識了中國舞系的沈旭佳。第一次見面兩個人就交換了電話,告訴對方,實在無聊了可以給自己打電話。

那時的青年就沒有不無聊的,於是兩個人時不時地打電話,約出來去玉淵潭游泳。王朔的小說雖然發表了,也有一定迴響,但在一般人看來,這不是一份正經工作,王朔只是個待業青年,靠不住。而沈旭佳畢業後分到了東方歌舞團,追她的年輕才俊也很多,但她也不管別人的說法,就認定了王朔。

1985年,王朔和沈旭佳合作寫成了中篇小說《浮出海面》,發表在第六期的《當代文學》上。通篇寫的是兩人的感情生活,寫一個社會青年和跳舞姑娘甜蜜又惆悵的愛情故事。

那時候兩人的境況並不好,王朔發表小說,沈旭佳跳舞,都掙不了多少錢。但王朔還是會拼命寫稿,得了稿費就給沈旭佳買東西,什麼都買。

沈旭佳在他眼中就是最美麗的姑娘,為著她做什麼都願意。

1986年,王朔寫成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併成功發表,王朔名氣大漲,拮据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是沈旭佳對於王朔的成名卻並沒有多高興,“我真不想讓你出名,我真希望咱們老像現在這樣。”

1994年,王朔認識了當時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繫上大二的徐靜蕾。

他稱徐靜蕾是搖滾果出身,搖滾果在北京範兒裡是最正的,玩的是邋遢帥。面對徐靜蕾,儘管兩人年紀有一定的差距,王朔依然無法自持。

兩人的交往很快就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王朔和沈旭佳也因此離婚了。沈旭佳帶兩人的女兒王咪咪去了美國,王朔說他欠沈旭佳母女倆一輩子的債。

除了範兒正,王朔對徐靜蕾也是寄予厚望,他曾經表示,希望70年代北京女孩的傑出代表可以是徐靜蕾。

因此,儘管自己被封殺,王朔還是努力地為徐靜蕾的事業鋪路。他將徐靜蕾推薦給了趙寶剛,出演《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這部電視劇是徐靜蕾的處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作。

1997年,王朔準備拍電影《一去永不回》,讓徐靜蕾擔任女主。但是劇本再次被斃,王朔感覺在國內待不下去,在這時去了美國。

2003年,徐靜蕾想要當導演,執導處女作《我和爸爸》。王朔就大打人情牌,將葉大鷹、姜文、張元都找來了,助徐靜蕾一臂之力。

他對徐靜蕾好,徐靜蕾也對他好,她給王朔買了一棟別墅。

2007年,王朔的新書《我的千歲寒》出版。這本書就是在徐靜蕾給他買的房子裡寫成的,但是兩人的感情最終還是結束了。

有人說,《有一個地方》就是徐靜蕾召喚王朔的電影,裡面“愛情是杯開水,總會涼下來的。無論你們關係到哪一步,都不要變成仇人。讓這盆水結冰”的臺詞,也是徐靜蕾對王朔說的話。

而王朔對徐靜蕾的迴應則非常簡單,卻又深刻:紅知。也就是紅顏知己。

王朔的紅知也許還有很多,但他今生最愛的女人,只有她——王咪咪。

1988年,王朔和沈旭佳的女兒王咪咪出生了。王朔跟父母的關係都不太好,但女兒出生後,他覺得做父親是一件有趣的事。

他動不動就捧著咪咪的臉狂親,總想著長大了就不能親了。抱著女兒的時候也會想,總有一天不能抱了。女兒為他帶去了無盡的快樂,他也經常跟別人炫耀生一個小孩原來這麼好玩。

女兒為王朔帶來快樂,王朔也希望女兒能快樂地長大,所以對她沒有太過苛刻的期許,只希望她快快樂樂過完一生,甚至說不想要女兒成功,成功只是賺點錢,沒什麼別的好的了。

這也是王朔在《致女兒書》裡寫的,“你有興趣學就去學,你沒興趣學你就當普通人,當個普通人不丟人。快快樂樂過完一生,我不要你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嗎。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表面的相似,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手藝比男人重要,內心強大比什麼都重要!”

《我的千歲寒》出版後,王朔就過上了隱士般的生活,就連好友邀約也甚少出門。但是好友小聚不應邀就算了,王朔居然連女兒舉行婚禮也沒有出席。

2013年,王咪咪結婚,丈夫是畫家朱新建的兒子硃砂,兩人在北京霄雲路的一家法國餐廳舉行婚禮。

可王朔沒有現身,只有劉震雲、陳丹青、趙寶剛等人作為孃家代表,而馮小剛則擔任證婚人。

陳丹青說,“他(王朔)扛不住,他沒勇氣站這兒。”

他太愛自己的女兒了,看不得她出嫁的情形。

#05:

保持獨立,維護真我

現在的王朔,過上了宅男一樣的生活,仍住在徐靜蕾送他的別墅裡,和自己的愛貓一起,早睡早起,生活十分規律。

他還是保持著寫作的習慣,規律的話,一天寫滿電腦的一整屏,但是一整屏也不過500個字。但要寫好500字也不是易事,需要反覆推敲,因為他“想寫巨牛逼的東西”。

他也保持著真實的姿態,大家都說他是一個破壞者、是一個反叛者、是一個流氓,但他從來沒有害過人。他顯得憤世嫉俗,不過是鄙視虛偽。

他已經不再在意別人會不會將他稱作痞子,罵他的作品是痞子文學,儘管這個標籤曾經觸怒自己,但既然自己並非在主流之內,何不繼續保留獨立的姿態。

“我不需要啟蒙開悟,我是自證自悟。在那一刻我明白過來了,我就是撒旦!撒旦是誰?撒旦是反對者、挑撥者和告發者,這正是我乾的事兒。我命定了要幹這樣的事情,生生世世。”

如果註定要做一個反對者,那王朔就反對到底,他活得坦蕩,又有何懼?

9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週末票房破2.3億,連續3天蟬聯冠軍,《緊急救援》領跑賀歲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