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脫胎於“山影”的正午陽光,向來以高水平、高質量的作品聞名於國內影視圈。

近些年來,正午陽光以及背後的山影出品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精品好劇,比如《北平無戰事》、《琅琊榜》、《偽裝者》等等。

2018年的《大江大河》,作為改革開放40週年的獻禮劇,也在此列。

很多優秀的影視劇,因為其前作打下了良好的口碑,有著深厚的觀眾基礎,所以繼續選擇出品續集的不在少數,但在質量上很難說一定有所保證。

比如,近期已經被觀眾們吐槽到無以復加的《大秦賦》。

而在今晚,《大江大河2》就在一片期待聲中,迎來了首播。

如果說要給《大江大河2》首播放出的前兩集貼個標籤的話,那就是:主線明晰節奏快。

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大江大河2》作為一部偏向主旋律的電視劇,它在某些程度上是會有些吃虧的。

很簡單,僅僅該劇的題材,就可能會首先會被勸退。

但這並不能妨礙它成為年度大劇的可能,不為別的,只為那個風起雲湧、激盪奮進的時代,也為正午陽光這個優秀的影視劇製作團隊。

在王凱飾演的宋運輝,早已經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他所面臨的,不再是前作裡的金州的新車間,而是幾乎全新的、蓄勢待發的東海專案。

而與東海專案形成強烈競爭的,則是國營老企業的代表濱州。

因為產量的問題,東海專案沒有透過審批,濱州獲得了上級部門的青睞。宋運輝不甘心為之付出努力的新專案胎死腹中,就採用了另一種略顯“極端”的方法:繞過主管部門審批。

這麼做的直接後果就是,他成為了系統內的“叛逆者”,雖最終成為了主管技術的副職,卻也因此遭到了某種程度的打壓。

“單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專案砍了我們坑早都被別人頂了,我們回哪去”。

這樣既寫實,又符合時代特色的臺詞,在《大江大河2》裡面比比皆是。

相對於宋運輝,雷東寶在第一部裡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就表現出了實幹且敢幹的精神。這讓我想起了路遙先生的經典著作《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安,同樣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衝在了時代賦予他們的最前線。

小雷家新來的大學生,則代表了上世紀村辦企業的發展新力量。

他提出的“電解銅”廠,不僅投資巨大(500萬),而且已經有不少人已經在做了。但是他所想的,並不是要和只能生產“民用銅”的小廠競爭。

他要做的,是將來銅的新興使用市場——通訊領域。

《大江大河2》相對於前作,因為時代較為靠後,所以省去了主角人物塑造形象、敘述背景的必要篇幅,把更多的精力著眼於時代變革、家庭牽絆之中,矛盾更為集中,節奏更加迅疾。

所以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戲劇衝突更為密集,觀眾看來確實比較過癮。

但是仍需要注意的是,後半段的劇情能否承擔起前期密集矛盾的衝擊,仍是一個不能避免的問題。

就如今年上半年同是正午陽光出品的《清平樂》,後半段的劇情完全拖累了整部劇的節奏感,使得整部劇最終的評價,只落得了個平庸。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內地影視圈並不平靜。

既有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異軍突起,也有年度大劇《大秦賦》的折戟沉沙,正午陽光的金字招牌能否繼續,《大江大河2》是一個重要考量。

32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王凱《大江大河2》首播質量高,4點優勢,超越了自己碾壓了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