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場所,只要是在這個圈子裡奮鬥的人,都曾經看到過一些不公平的人和事,有人剛剛出道的時候歷盡艱辛,有人一出道就一夜爆紅,這樣鮮明的對比根本不足為奇,而且我們完全想不通,為什麼不同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待遇。
說到娛樂圈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章子怡肯定算是其中一個,而且她如今的轉型還是比較成功的,張藝興長了一張適合大熒幕的臉,一開始出道就跟張藝謀合作,所以演藝之路一直走得特別順利。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章子怡對自己總是沒有特別清晰的認知,雖然現在開始頻繁參加綜藝節目,也總是坐在導師的位置,但有時候發言好像不是很合適,最近兩天張子怡就因為在綜藝節目中的一番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源於盛一倫參加《我就是演員》,看過《太子妃升職記》的觀眾肯定都很熟悉盛一倫,這部劇應該也算是他演藝生涯的巔峰時期,當時這部劇的投資只有2000萬而且啟用的幾乎全部都是新人,沒想到最終還收穫了不錯的反響,所以有不少人都覺得導演絕對是天才級別的策劃人員,所以才能夠有這麼優秀的結局。
可是出演了這部劇之後,盛一倫直接迎來了事業的滑鐵盧,自此之後再也沒了影蹤,直到現在參加《我就是演員》,說自己涼透了,沒出路了,大家才恍然想起,原來他曾經出演過這部劇。
章子怡作為這檔節目中的評委,直接現場評論他當初為了餬口接爛戲就是最錯誤的選擇,如果那時候就好好提升自己的演技,接一些高質量的戲,絕對不可能淪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但是這樣一番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就連同為評委的郝蕾也忍不住發言,說自己沒有章子怡那麼幸運,上大學就能夠拍張藝謀的戲,但是拍爛戲並不意味著自己沒有出路,如果好好努力還是可以收穫不錯的結局。
不可否認的一件點是,章子怡在演戲這方面確實很有天賦,也足夠努力,但是在節目中發表這樣一番言論未免有些不太合適。而且章子怡曾經在節目中強行否定跳舞,對她人生起到了助力作用,想當初如果沒有跳舞的底子在,中戲根本不可能讓章子怡破格入學,那她也不可能遇到張藝謀,更不會有現在的成就。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章子怡的成功確實有很大的幸運成分。
何況從目前娛樂圈的發展情況來說,有很多演員都是憑藉著她口中所說的爛片慢慢成長起來的,因為一個人追求藝術的前提是可以吃飽飯,有那麼多人在這個圈子裡競爭,能夠有資源就已經很不錯了,誰還會在乎高低呢?所以有人說不知道章子怡這種莫名其妙的"電影咖優越感"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可以堂而皇之說出這樣的話呢?
看到章子怡這樣的表現和觀眾的反饋,只能說演員既然已經憑藉自己的作品和努力封神了,最好還是不要頻繁上綜藝節目,尤其是沒辦法控制自己脾氣和小動作的人,一張嘴就會暴露致命的缺點。如果想繼續坐在評委的位置,章子怡還是需要好好修煉一下自己在點評這方面的表現,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