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若說起中國追星文化當中什麼最讓人討厭,10個人裡面有8個都會說是飯圈文化。

遙記1993,趙麗蓉、蔡明、郭達的一出小品《追星族》,生動還原了這一群體的瘋狂,蔡明所飾演的女學生追星追得走火入魔,鬧出了一系列笑話。

本以為這樣寓教於樂的方式能給內地的追星文化敲響一記警鐘,結果二十多年過去,飯圈不僅沒有收斂,反而還壯大了。

當年那些被追捧的明星,譬如劉德華、王祖賢之流,至少人家都是有真材實料的演技派,而如今,許多明星的專業素養已經低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卻依舊能被力捧到臺前,依舊有粉絲只為了他的顏值買賬,而更甚者,有的人連顏值都不過關,卻依舊受人追捧,這著實令人摸不著頭腦。

近年來,“審醜”文化盛行,遠有鳳姐,近有馬師傅,他們都在觀眾們的罵聲中走紅。

在這個只要是流量就能夠變現的時代,一個明星,不怕被人罵,相反,越被人罵它們的知名度就越高,他們最害怕的是出了什麼新聞都沒有人理睬,這是他們過氣的體現。

所以為什麼有的明星寧願透過緋聞去炒作?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樣會招來罵聲一片嗎?但實際上,團隊和公司心裡都一本賬,門清兒。畢竟炒作是維持藝人熱度的最有效方式。

藝人進組拍戲拍電影,動輒好幾個月沒有新聞,這時候怎麼辦?放緋聞,放路透,放一點邊角料出來,似是而非地吊著你,不讓你爬牆去關注別人。

甚至於更多的明星開始“自爆”一些黑料,譬如韓庚就曾經公開自爆自己以前偷過同學的電腦,迪麗熱巴在採訪時說自己惡作劇抽走過同事的椅子,這些行為都是令人不齒的,但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在公共場合去談論這些,明星們如此“張揚”是因為情商低嗎?

然而事實是,這件事情一被曝光,無論是維護他們的粉絲,還是批評他們的網友,最後都變成了流量變現中的一環,無形中給他帶來了熱度,有熱度就能變現,你罵隨你罵,我錢照常拿。

而比審醜文化更大的一顆毒瘤,則是飯圈的“生殖崇拜”。

這種文化也是由來已久,從最早的“我要給XX生孩子”,“XX腿玩年”到如今更大膽的“坐地排卵”、“極品實戰利器”,似乎飯圈還是那個飯圈,只是行文變得更加大膽了。

這一方面,男粉絲和女粉絲們的“戰鬥力”真的是55開,大哥不必笑二哥,被辣到辣眼睛的應該只有無辜的普通網友。

當然,我想絕大多數人頂多也就停留在口嗨的程度,但即使如此,也能暴露一部分思想的本質。

那就是,無論是怎樣的喜歡,最後總要落在“生理層面”上。

過去追星,追的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明星帶給粉絲的是向上努力的精神支撐,而如今,偶像們已經和“性”捆綁在一起,偶像從“追尋的光”,變成了“娛樂的情趣玩具”。

“生殖崇拜”在網路時代廣為流傳的一大原因就是網際網路世界,比起所謂的精神內涵,人們更能夠理解和“共情”這種“屎尿屁”的直白消遣。

並不是說過去的人就一定有多含蓄,只能說躲在屏幕後面,更多的人敢於把自己內心“低俗”的想法表達出來了。

“屎尿屁”式的情感表達不需要動腦子,不會被噴“故作文藝”,還能獲得一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網友的應和,對於這些忙碌了一天回家只想消遣的年輕人來說自然是上乘的選擇。

快餐時代,人們對於情感的表達內涵也在逐漸消失,從詞句不通的“彩虹屁”到通俗到低俗地步的“屎尿屁”,總是那些簡單易懂的東西更容易出圈。

而影視劇更是潛移默化中加固了這一文化的流行。

現如今的影視劇,輕內容重演員,如果演員有實力也就算了,但事實上很多被資本力捧的流量完全只有一張臉能看,他們化著精緻的妝容,即使在戲中受傷了也一絲不苟,被打了表情也紋絲不動,無論何時都保持著“美美的”姿態。

當年郭敬明《小時代》的爆火,就是因為他精準抓住了這一大部分年輕人的心理:只要有好看的內容,精緻的場景,內容上的屎,他們是可以接受的。

也是因為近些年“神仙顏值”被吹捧的太多,觀眾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所以近幾年網上又開始呼籲重視影視作品本身的質量。

“神仙顏值”被吹捧的背後,是資本對人的異化,人不再是“人”,而是“一張美人皮”。可怕的是,飯圈卻還在接受著這種對她們“心愛”的愛豆的非人的異化,絲毫沒覺得哪裡不對。

當然,說到拔除毒瘤,其實觀眾們是沒有這個義務去主動這樣做的,畢竟每天工作都這麼累了,誰還管你異化不異化?

這個時候,官方就要肩負起責任,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對資本控制的市場亂象進行干預,不要讓劣幣驅逐良幣,讓劣跡藝人無出頭之日,及時撥亂反正。

新一代泡在速食文化裡太久了,但這種現象不能再縱容發展下去,形成正確的審美風潮迫在眉睫,而大眾們在正確的審美價值觀裡才能夠耳濡目染,懂得思考,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時代面貌也必然會煥然一新。

25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圈內人 說娛樂圈,大家來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