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10月25日,經歷撤檔、刪減、無宣發的校園暴力題材《少年的你》終於上映,評分保持在8.5高分。

所有觀眾群體,不管是經歷過校園暴力,還是見證過校園暴力,都在這個殘酷的故事中淚流滿面。

故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那就是:被校園欺凌的女生陳念遇見自身難保的混混小北哥。兩個孤獨的人互相取暖,互相治癒,卻仍舊輸給了糟糕的現實世界。壓抑、黑暗、難過,直到影片結尾最後一個鏡頭,才給予觀眾希望的曙光。

點點從影片中幾個主要人物出發,和大家聊聊影片群呈現出的:校園暴力產生的三大原因。

第一個人物,是善良的陳念。

面對周圍同學被欺凌的現象,她伸出援助之手。卻因此變成下一個被欺凌的目標。明知道眼前的人是欺負過自己的人,卻仍舊選擇保護,不讓自己變成加害者。

她總是很沉默。不和老師說自己的難處,因為她知道:學校是不會花費力氣查這件事情。

在學校眼裡,高三學生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高考,高考前所有事情都需要靠邊站。想要推卸責任的時候,他們甚至會說:“你要學會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係。”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陳念絕不會尋求第二次學校的幫助。

第二個人物,是以暴制暴的小北哥。

從小就被父母拋棄的他只能用拳頭保護自己,不然,他就沒辦法順利長大。

他不願意使用暴力,但他只有暴力。甚至於,他只能用暴力去保護自己所心疼「被校園暴力的女生」。

以暴制暴,有夠諷刺。但諷刺過後呢?是無奈和心碎。

小北沒有其他選擇,在社會混跡多年的他早就明白警察們只會把問題踢給家長,家長呵斥學校,學校又來找警察,從而陷入惡性迴圈。

即使有想要為弱者發聲的警察,也會因為種種原因錯過受害者需要求援的時間,因法律制度缺失對校園暴力的監管條款無疾而終。被校園暴力的孩子們,只能無助的自己把自己抱起來。

最後一個人物,是施暴者魏萊。

導演並沒有把她塑造成一個因為童年陰影而施暴的“受害者角色”,而是直接給予反社會型人格的設定。

生來就沒有共情能力,不知道自己在犯錯,永遠覺得自己是無辜。

在家庭中,魏萊是被欺凌者。因選擇復讀,她的父親整整一年沒有和她講話。所以,她變成學校中的欺凌者,以尋求內心的平衡。

相關資料表示:社會上50%的施暴者來自有虐待行為的家庭,這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和傷害。

校園暴力的產生,從來都不是施暴者一方的責任。而是需要追究到糟糕的家庭,甚至是畸形的父母。

從陳念受害者的視角出發,《少年的你》呈現出學校、家長、警察對校園暴力的縱容。雖說很多情況下,這些人群想過給予受害者幫助,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都成為了幫凶。

警察問陳念:你為什麼不報警?

陳念面無表情,沒有說話。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而又絕望,狠狠扇著現實社會的耳光。因為陳念不相信老師,不相信警察。不相信大人,更不相信法律。

她能相信的,只有一個身處社會最底層,沒有文化,沒有本事,卻固執保護她,把所有關心和愛都給了她的小北。

但最後,因為法律對校園暴力監管的缺失,因為迫切想要討一個公道,因為想要從泥濘的生活中出去找到Sunny。她連最後一個對她好的人都失去了。為什麼善良的人要遭受這麼多迫害和痛苦,為什麼世界要這麼殘酷?

其他更殘酷的情節,大家可以去影片中尋找答案。

而除卻校園暴力這一黑暗的故事支線之外,影片中其實也有很多有關愛的溫暖存在。只不過,因為所有的美好都已經被校園暴力打碎,所以他們的存在讓觀眾更加難過。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部電影會成為2019年度十佳,也會成為中國影史上深刻揭露校園暴力和殘酷青春的電影,因為它存在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故事本身。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和趙麗穎解約後,金瀚也成為了黃斌的簽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