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太意外,今天又是《少年的你》在熱搜上一片沸騰的一天。
到目前為止,這部上映3天的片子無論票房或口碑都以絕對優勢在同期電影中領跑。
豆瓣評價基本穩在了比較驚人的8.5分(開畫時甚至高達8.7),叫好聲不斷,很多人誇張地表達著對它的喜愛:
△李銀河老師談《少年的你》
即便有過譽的成分,能看到這樣一部表現亮眼的中國產作品,本來也是值得高興的。
然而八八卻糾結到現在才動筆,原因你們應該都知道了——小說原作《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涉嫌抄襲融梗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兩大代表作。
這種爭議從原作者玖月晞在網上連載時就一直存在,剛上映時似乎被一片叫好聲蓋過,現在又漸漸發酵起來,卻一直沒能發酵到足夠大的聲量。
八八也想過,乾脆就不聊這片了,可它的種種優點又無法忽視:這是中國產校園青春片題材上的一個突破,兩位年輕的主演交出了紮實的動人的高光時刻,想要討論的現實問題後勁很足……
最後決定,還是有一說一吧。影片的優點我們會說,原著作者的奇葩歷史,以及影視界讓這種融梗女王賺得盤滿缽滿的畸形現象,我們也要詳細告訴大家。
——我是他們是少年的分割線——
作為小花軍團中的領頭羊之一,周冬雨去年一整年只拍了《少年的你》這一部戲,拍得自己元氣大傷。
許多觀眾從影院出來第一感受是讚歎她的“靈”,全片非常多哭戲非常多直接懟臉的特寫鏡頭,這樣濃烈飽滿的情緒,是很容易讓人疲的。
而周冬雨卻好像神奇地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她的每一種哭法都合乎情景,恰到好處。
這是天賦嗎?不完全,最初進組拍攝時,周冬雨頻頻懷疑自己還沒有群演演的好,覺得快抑鬱了,她說以前自己從來沒有因為拍戲而這麼難受過。
相信曾有瞎子摸象之感的不止她一個,古靈精怪在劇組眾人寵著陪玩陪鬧的周冬雨,和片中性格內向巨能忍,被霸凌逼至死角壓抑無助的“陳念”完全不像。
聚光燈下長大,萬千粉絲擁戴的乖孩子易烊千璽,要去演一個躲躲藏藏討生活的社會邊緣小混混,也覺得自己的生活對於揣摩“小北”的心態幾乎毫無幫助。
超出年齡,帶點兒情慾色彩的戲碼,需要一點點引導才出得來:
感謝他對於表演在流量中少見的“不自信感”,比起有些自認天賦異稟或可拿大滿貫的人,真心更願意多見這樣在片場遇到抓不準的地方會積極嚮導演提問的年輕演員。
比如小北對媽媽的感情,就是他和導演討論後定下了以“愛”這個前提來表演,雖然全片中關於他和媽媽關係的表述大概就幾句話,但對人物的塑造往往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周冬雨說自己因為演不好而挫敗的自卑傷心,剛好對角色有幫助,而千璽呢,可能也是拍著拍著,打著打著,身上屬於小北的氣息才能慢慢變強烈。
包括導演曾國祥,一個離內地青少年成長環境很遙遠的港人,拿了個對日本小說模仿痕跡不輕的故事藍本,想拍出接地氣的寫實風格,很難。
不過從映後大部分評價來看,他們以各自方式去向角色、向現實的努力接近,是有效果的。
一定程度上,描繪出了讓不再是少年的我們,也共感且心疼的生長痛。
(以下部分內容可能涉及劇透)
首先,是問出了“為什麼有的小孩會這樣對待別人?”
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們,或許有一些共性,比如性格內向、家庭條件不好、行事怪異等等,但說到底,話語權都掌握在施暴者身上,他/她覺得誰該受欺負,誰就會受欺負。
像陳念,僅僅是因為幫上一位絕望自殺的受害者蓋了件衣服,就遭到從校內到校外無孔不入的瘋狂欺凌。
這片子沒有以說教口吻去凸顯善惡對立,而是把這種關係拍得像動物世界裡的弱肉強食。
被針對被孤立的陳念,光靠自己的力量去反擊對她們來說不痛不癢,只有當陳念報警讓她們被找家長被停學,或者被“社會人”小北以凶悍方式嚇唬威脅,才可能暫時停手。
但一旦這種外界力量的介入沒了,換來的便是變本加厲的報復或發洩。包括施暴小團體中不夠狠辣的成員,都隨時會成為新的受害者。
好瘋魔,好沒有道理。這種無論怎麼做都難以徹底脫身的絕望,又和另一個感同身受的重點息息相關:貫穿始終的高考壓力。
故事設定開始於高考前不到兩個月,作為一個媽媽生意出問題天天被追債,急切需要靠高考改變命運的復讀生,陳念最大的指望就是熬過最後這段日子,等考上大學離開這兒,就一切都好了。
所以身邊同學跳樓了,她在學習,自己被打被罵被拍裸照了,她還在學習。
最終匯聚到這樣一個問題,年滿十八,高考結束,往往就代表了成年,可是,少年們的成長環境中有那麼多的缺失,該由誰來好好教他們“如何變成大人”?
陳念與小北,就是這種生長痛最直接的承載者。對於他倆之間的感情,拍得很細膩。
有一些看過後慢慢才會意識到的細節,比如陳念家樓下被債主貼上的一大片討債傳單,是小北在她回家後默默撕乾淨的;陳念去高考時,路上出現的小雛菊是小北趁她出門前偷偷綁的。
而周冬雨與易烊千璽的演技在這部片裡都創了新高。被分別審訊這裡,導演選用了很強烈的頂光,當時很多人反對,覺得把演員拍醜了,但實際效果很衝擊,很震感。
還有易烊千璽認為最困難的一場,也是網上好評非常多的一場,陳念決定放棄好不容易考出的好成績自首,而小北犧牲自己保護她有個好出路的機會隨之告吹,兩個人隔著玻璃以眼淚交流:
以上種種電影的優點,是它贏得票房口碑的原因,除了興奮護駕的主演粉絲們,也有不少觀眾真心喜歡,即使融梗問題在網上開始發酵後,也有很多人表示不在意。尤其電影經過改編,表達的重點和亮點都已和原作不太一樣,小說中涉嫌融梗的好些細節,在電影中都已經改掉,這更讓很多人認為抄襲說不成立。
但這真的就沒有問題了嗎?八八之所以要有一說一,說完電影的優點後,還要詳細講講原著和作者的問題,因為很多人以為的“無所謂”,沒關係”,到頭來只會鼓勵讓原創者受害抄襲者得意的畸形現象。
——我是千萬富丫頭的分割線——
“融梗”這概念有點不太好理解,如果是像匪我思存之前掛流瀲紫照搬她的內容,連錯別字都copy過去那樣,圍觀群眾們一下就能get到問題所在:
可把別人的東西別人的梗揉碎了“融”到自己的作品裡,到底怎麼判別就有爭議了。
一是,有些情節是很多小說都會用到的,你有我有怎麼算抄呢?
比如什麼灰姑娘在學校裡莫名其妙就被高富帥糾纏啦、隨便摸個什麼就穿越然後利用歷史知識走上人生巔峰啦等等,被吐槽爛大街會有,被指責為抄襲的卻很少。
二是,法律規定雷同文字達到一定百分比以上才能被判定為抄襲,因此一些存在抄襲爭議的作品真打官司未必能告贏。
所以,很多融梗嫌疑可能永遠都只是“嫌疑”。
《少年的你》原小說作者,被叫了N年“融梗天后”的玖月晞,目前就是這麼個情況,因此八八在這也只能放出熱心網友們整理的調色盤來,讓大家自行判斷。
她15年開始連載的這本《少年的你,如此美麗》,被指多處融梗東野圭吾05年出版的名作《嫌疑人X的獻身》:
而關於《白夜行》的融梗爭議主要集中在男女主之間貫穿著很多情節的“共生關係”上:
對照著前面提到的兩個爭議點來看看,首先,涉嫌到的並非什麼爛大街常見梗吧?
而是書迷們首次看這兩部小說時為之震撼驚豔的精華之處,就像武林大宗師凝聚多年功力才創出的一招奪魂,卻被山寨了,這跟爛大街的黑虎掏心能一樣嗎?
要說融梗部分在整部小說中佔的百分比呢,倒確實是不高,這也成為很多粉絲辯護的理由。
今天影版導演曾國祥被問到融梗爭議時,給出的解釋就是這本《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他只看過一遍,而《白夜行》他沒看過……
或許正是影視方當初並不重視融梗爭議的原因吧。
可是,一部小說有雷同,還勉強說得上純屬巧合;但部部小說都有雷同的話,都是巧合?玖月晞同學,就是這樣一位巧合大王喲!
巧合範疇之廣,從《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犯罪心理》、《神探夏洛克》等等經典影視作品,到同為網文作家的丁墨、Twentine、尾魚等等統統在列。
對於前者呢,玖月晞曾在自己的粉絲群這麼發言過:“我寫文的確非常受影視劇影響”、“我一直認為成為經典的東西是可以拿來寫的”:
隨便放一則對比讓大家感受一下,是如何拿來寫的……
那文案照搬又怎麼說呢?要麼表示網上看到的,不知道是電影臺詞(合著不是電影臺詞就能隨便用嗎……)
要麼本來想寫出處,但怕讓大家誤會,以為主人公是外國人?
哈?這邏輯實在讓人無言以對。
而她對於其他網文作者的“學習”就更顯雞賊了,《如果蝸牛有愛情》、《他來了請閉眼》等小說的作者丁墨當初開始寫推理言情這個題材,她也馬上跟進《親愛的XXXX》系列。
是的,受傷的總是東野圭吾,部分調色盤如下:
(圖源微博@反抄襲吃瓜群眾)
而之後尾魚的《怨氣撞鈴》、《七根凶簡》等文火了,晉江出現“公路文”這個分類,玖月晞又即刻轉型寫了《他知道風從哪個方向來》。
據說這本《他知道風從哪個方向來》籌備影視化時,陳坤就是因為聽說融梗抄襲的嫌疑拒接。
然而,熱心吃瓜群眾們總結了無數次證據,卻敵不過晉江並不認可“融梗”這種說法的新規。
對比更鮮明的是,晉江副Quattroporte疑似還旗幟鮮明地暗指指責玖月晞的人都是嫉妒,大讚這某新生代作者影視版權收入過一千萬……“這麼棒的富婆、富丫頭,給誰誰不喜歡啊!”
話怎麼聽怎麼氣憤,可的確也是大實話。
而利益當前,總有人願意閉眼。比如《少年的你》出品方,在微博上就怪大家說話不負責任,表示自己根本看不出它們之間有抄襲和被抄襲的關係。
並隨之晒出圈內編劇發言為自己助威,看得網友們滿頭問號,這傳說中的《白夜行》十級學者,和我們這些凡人看得難道不是同一本書?
這事往深裡一翻更絕,原來這家出品公司不僅疑似手裡囤了一堆玖月晞的小說版權,之前買另一位疑似抄襲名單長達數百部的奇女子vivibear版權時被網友反對,還開開心心出來認下……
是影視圈太寬容嗎?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融梗”這個問題在影視行業並不罕見,情節相撞卻各成一派的例子很多,因此影視界對融梗問題不敏感,片方沒注意到小說的問題也可以理解。
不少粉絲在為《少年的你》表示委屈時,就會提到其他經典影片的“撞梗情況”,覺得應該一概而論,要抵制就都該抵制啊!
但是吧,雖然電影界確實存在這種問題,和這位原作者情況不同的是,一方面,電影是很複雜的藝術,不光看情節還看多種表現手段,不是抄人家一個驚天大反轉梗就能成功的。
可如果是網文的話,在文筆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把別人苦心設計的精華情節一抄,copy到一個精彩的熱門的梗,確實就可以快速成功。
除了法律判決,圍觀群眾的努力的確沒法把融梗和抄襲坐實為罪名,因為每個人的看法多少有主觀成分。
可這事情之所以還沒正式定論便已引起公憤,是因為這個小說作者的問題反映了一種市場畸形現象:原創作者舉步維艱,跟在別人後面搬運的作者賺的盤滿缽滿,影視界對此不以為意,只會進一步鼓勵這種作者,打擊原創者的積極性,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即便電影好看,我們也沒法對著不那麼“好看”的背後故事視而不見,必須為此發聲。而至於這片子究竟值不值得走進電影院,也應該讓大家了解過後自己來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