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繼口碑與票房雙佳的《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之後,導演林超賢把鏡頭對準了全國僅300多人,最接近死亡的職業——飛行救助隊。經過年初疫情一役之後,電影《緊急救援》終於在賀歲檔上映,週末三天票房順利衝破2億大關,電影口碑更是達到貓眼9.2分之高。

本片再次證明了林超賢導演掌控大場面的不俗能力,場面緊張,視覺衝擊力強勁,情景理俱佳。

與之前的主旋律電影中展現的英雄形象不同,這次,林超賢為“英雄”加上了一個少見的關鍵詞“恐懼”。

電影《緊急救援》裡,英雄的定義不僅僅在主人公高謙一人身上。能選擇這個最接近死亡的職業的人,其實都是英雄。

動作場景:恐懼的英雄

電影在林超賢獨有的敘事風格和影像美學中展開。大框架來說,四場高規格動作戲一步步加深對“英雄與恐懼”這一主題的探討。而在細節上,林超賢徹底貫徹了影片裡彭于晏飾演的救援隊隊長高謙說的,救援中的“每分鐘都在變化。”看到生的希望,卻又在下一秒的意外中泯滅。生死一線,在林超賢Go-pro式的直懟拍攝中,最大化地刺激了觀眾的情緒。超硬核的荷爾蒙氣息,足以透過銀幕,溢滿整個影院。

第一場:鑽井平臺救援

一場險象環生的救援行動,無所畏懼的高謙,在絕境中上演一系列的極限操作,有驚無險地完成了救援任務。執行任務中,因突發事故受傷的機長一哥還在盡力配合隊友完成任務。臨危受命的副手霍達,救援中的一時猶豫差點危及了隊員的性命。

第二場:峽谷突發救援

臨時狀況頻出的突發事件,眼看飛機與爆炸的油罐車相撞,即時改變方向的方凌宇也有過一絲不安。信任隊長判斷執著救人差點沒命的趙呈也有過一絲對戀人的不捨。臨場應變能力俱佳的高謙,看到隊友快窒息的模樣也有過驚慌。

第三場:飛機海面迫降救援

飛機遭遇惡劣天氣,不得已海上迫降,迫降後慘目忍睹的機艙內狀況,艱難的救援,飛機沉入海底的絕境。至此,無所畏懼,能力出眾的高謙怕了。看著本想救出最後一名遇難者的隊友趙呈卻在他眼前一點點溺水而死,高謙是真的怕了。

第四場:油輪救援

救援飛機上,擔心兒子手術的高謙安慰著,緊張萬分的新手救援隊隊員。事故油輪上,新手隊員慌張得掛住了船上裝置,解開之後,爆炸大火接踵而來,他本能地害怕了,但之後他還是勇敢的帶著獲救者逃出災難。

兒子的生死,隊友的生死,求救者的生死,自己的生死,都是高謙恐懼的根源。但此時,他不再是無所畏懼的高謙,也不再是恐懼逃避的高謙。他仍恐懼,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堅定地面對恐懼。

文戲:英雄的恐懼

高謙與方凌宇:恐懼的真相,我們是一起知道的

方凌宇與高謙的第一次見面是爭鋒相對的。高謙說:“救援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而方凌宇卻反駁說:”可沒讓拿命去換。“此時,高謙還是無所無懼的,救人第一,安危第二。

而在經歷了好友犧牲,高謙恐懼了,他在懷疑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否正確,他在恐懼救援現場他的判斷帶來的後果。方凌宇卻告訴高謙:”到了現場,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在影片最後一場的救援中,理性的方凌宇在知道高謙遇險時,失去高謙的恐懼佔據了上風,她想不顧一切的去救他。此時他們的觀念是融合在一起的。他們都在恐懼,卻又都在面對。

文珊未說出口的話:大人的恐懼是無聲的

大人們的恐懼是無聲的,所以孩子替他們表達了出來。童言無忌,大人說不出口的話,孩子能說。趙呈的犧牲,救援隊隊員對著大海哭著大喊,說的是“你回來。“趙呈的妻子文珊無聲痛哭,高謙自責沉默。

只有兒子聰聰噩夢之後,哭著對爸爸高謙說:“我不想你和呈哥哥一樣,我不要你上班。”成人世界太需要善解人意,孩子還沒來得及學會這些。孩子知道的道理很簡單,“不去上班,我最親近的人就不會死掉。”

這何嘗又不是趙呈妻子內心想說的話呢。她想方設法地拍婚紗照,去求得一份說不出口的安心。她的愛人在做一份向死而生的工作,她能祈求他的平安歸來,卻不能懇求他另謀出路。

離開的隊友:不一樣的恐懼,才真實

有著20年救援經驗的機長一哥走了,他跟高謙說:“恐懼來了,它就走不了了。“20年的救援終究還是敵不過心裡預演的恐懼。

開了4年飛機的霍達在離開的時候,,跟高謙說:“飛機上不能有一個猶豫的人。“霍達的恐懼來自於對失誤的畏懼。他說,他的四年是賺到了。其實,恐懼一直在他的內心,而一時猶豫差點危及隊友的事件,壓垮了霍達的最後心理防線。

辭職離開另謀高就的劉斌,比起生死,或許他更恐懼的是關於物質上的得失。

離開的人,帶著各自的恐懼離開。導演在安排這三個角色的出現,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生而為人,哪種恐懼都是真實,都是情有可原。

其實,英雄與恐懼,從來都不是背道而馳的存在。

畢竟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不過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2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緊急救援》上映,這是一部失衡的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