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核 心 要 點

▪ 舊好萊塢和新好萊塢模式並不相同;

▪ 從靈感到成片上映,一部好萊塢大片製作過程極其漫長、複雜和痛苦;

▪ 好萊塢的經濟、社交、政治邏輯。

在國內電影觀眾眼裡,好萊塢大片一直都是優質電影的代名詞,奧斯卡也一直都是頂級榮耀。即便當下像《哪吒》這樣的電影在國內創造了記錄、獲得了近50億票房,我們也依然為它能進入奧斯卡獎初選名單而感到欣喜。

同時,出於民族自信感和文化自信感,我們也一直都在問這樣的問題:中國為什麼拍不出好萊塢大片?中國有那麼多投資人、有幾代知名導演、有無數好演員,為什麼就不能有第二個好萊塢?

通常從業者給出的答案,是“美國電影產業足夠成熟”,但事實上很多人並不清楚它成熟在哪,也不清楚今天好萊塢成熟的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究竟好萊塢的本質與全貌是怎樣的?又是誰塑造了好萊塢的神話?

美國作家愛德華·傑·艾普斯坦(Edward Jay Epstein)所著的《製造大片:金錢、權力與好萊塢的祕密》一書,回答了以上所有問題。這本書共六章內容,全面深入講述了美國電影行業一百年來經營模式的轉變,一部電影從一個“點子”到最終上映的生產全過程,以及好萊塢模式運作背後的邏輯。

透過這本書,你或許會對電影這種藝術產生新的看法,或許也可以從中感知到中國電影產業與其相似之處。國內眾多想成為“下一個迪士尼”的內容公司,也能從中獲得啟發。

新舊好萊塢

雖然與上個世紀相比,今天的好萊塢在地理位置、公司名稱、影響力方面並無較大改變,但事實上好萊塢從上個世紀中期就已經從老片場時代過渡至了新階段。

電影產業在美國剛剛興起時,牢牢把控著整個美國市場的有七家片商:米高梅(MGM)、環球(Universal)、派拉蒙(Paramount)、哥倫比亞(Columbia)、二十世紀FOCUS(Twentieth Century-Fox)、雷電華(RKO)、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

這七家片商都有著相似的起源和發展經歷。

首先,創始人們都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被東歐大移民送來美國的猶太人,最初都做著如撿破爛、賣毛皮、屠夫、跑腿這樣與電影毫不相關的體力工作。但當生意做大做強後,他們開始將盈餘投資在娛樂方面,最初是出現在遊樂園裡只要投幣就能看“西洋畫”的娛樂器械,後期是收取五分錢入場費的小電影院。

這些猶太人非常清楚“規模經濟”的好處。他們手中的“五分錢戲院”很快從一家擴充成好幾家,用單車來回運送電影片盤,集結成了“院線”。他們收取到入場費成倍增長,這些現金被鎖在戲院辦公室的盒子裡,被稱為“票房”。院線進一步拓展,這些生意人開始將電影發行給其他戲院以此賺取更多收入,而為了能有更多影片放映,他們開始自己拍攝。

但當他們的生意延伸至產業上游——內容製作領域時,就開始面臨首個現實阻礙,掌握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專利的法人組織“愛迪生托拉斯”屢次將他們告上法庭。持續不斷的官司,迫使幾家片商不得不搬到美洲大陸的另一頭,一片剛剛從田地開發出來的地方——好萊塢。

沒了官司糾葛,七大片商的發展開始提速。他們在1947年時生產了近500部電影,並掌控了所有戲院,強制規定播放電影的數量和種類(一般是十部,俗稱“包片”),同時為影片宣傳造勢的地區性廣告費用大部分由戲院自己付錢,片商因此而省下了一大筆營銷費用。

同時,片商完全縱向一體化地控制著電影生產全過程、全部參與者和全部票房收益。從劇作家、導演到明星全部都是領固定薪水的員工,寫什麼、拍什麼都要聽從片商要求,電影演員也沒有挑選劇本和角色的資格,如果要去別家拍,他們像一件工具一樣被“外借”出去,當然別家借工具的費用也不會落在工具自己身上。

1947年,全美約有一億五千一百萬人,而平均每週走進戲院的人就有九千萬。但這樣龐大的市場被七家公司壟斷的局面,並不是政府想看到的,在政府強制要求下,縱向掌控一切的片場制開始走向終結。

當然一種產業模式結束的原因並不僅是政策。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發展,要求演員必須更高專業能力,因此演員的重要性開始凸顯,開始具備議價能力。電視這種新型媒體出現並開始和電影爭搶觀眾,即使片廠想方設法地抵制也難以改變丟掉觀眾的現實。同時,和片場制一起走向終結的還有片廠的創始人們,有人年齡大已經辭世,也有人經營不善在大蕭條時期破產。

另一批背景各異的人開始取代這些大亨,繼續締造好萊塢的傳奇。原來的七大片廠被從世界多地來的幾個生意人買下,和他們原有的業務合併,經營不善者再轉手,經營順利者再買,再組合……

近半世紀時間,七家片廠在倒來倒去之間成為了幾家世界級巨頭公司的一個部分:千禧年之後,哥倫比亞影業歸屬於“索尼”,索尼同時也買下了米高梅;華納兄弟的正主是“時代華納”,其旗下還有美國線上、時代集團和HBO;FOCUS歸屬於澳洲的“新聞集團”,其旗下有紙媒、有線電視網以及衛星廣播;環球此時在“通用電氣”名下,在這一領域“通用電氣”選擇了和法國大娛樂電信集團“維旺迪”合夥;派拉蒙和雷電華則同歸“維亞康姆國際”所有。

曾經的七大變為了五大,和另一個異類——迪士尼一起,成為了好萊塢知名的六大電影公司。

之所以是“異類”,因為迪士尼的創始人不是猶太人,它既沒有采用片廠制,更是連電影製片協會也沒有加入。它不籤明星也不買戲院,賺的錢更多是來自於幾個被授權出去做玩具的卡通形象。因為這並不符合曾經七大片廠掌控全流程只賺票房錢的認知,迪士尼也一直被認為是個不入流的“怪胎”。

但等到片廠制終結,原來叱吒風雲的幾家片廠還是走上了迪士尼曾經的發展道路。他們將“電影”視為“智慧財產權”,票房僅佔整個公司財務版圖的一小部分,通過長期授權賺更多領域、更長尾的錢來賺得豐厚利潤。好萊塢六大在此時變為橫向一體化的商業模式,他們在電影生產各環節提供服務,只靠“智慧財產權”的力量來賺錢。同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巨頭還用技術給電影帶來了如DVD這樣的呈現方式,電影賺錢的路徑和方式也因此拓展。

迪士尼整體規劃

事實上,他們也不得不這樣做。對導演、演員、戲院失去控制後,片廠需要投在這幾方身上的成本數十倍增長,加之電視既搶了觀眾,還從他們身上獲取高額廣告費,電影僅靠票房收益已經完全不能覆蓋成本。

如果不去從其他環節賺錢,隨便一部電影都會讓他們破產倒閉。

受苦受難開發記

由於六大影視公司不再能控制全產業鏈,電影也不再靠票房賺錢,製作電影全過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曾經的片廠制下,各家片廠為壓縮成本快速出片,可以讓職員和裝置二十四小時輪班拍攝,場景全部人工製造,領週薪的技術人員全部上陣,一個攝影棚甚至可以同時開拍六部電影,一個月出一部劇情片,一週不到就能出一部B級片。

但這樣的日子早已結束。

現在的片廠是個“夢想交換中心”,使中心運作的只有“內容”。他們以內容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這個交換中心,當內容獲利後再通過交換中心分配收益。在資金一進一出過程中,交換中心要想盡辦法遮蓋自己拿到的那部分收益,並讓這部分收益儘可能變大。他們的方式也極其多樣,例如利用外國會計法規避禍、利用稅收漏洞避稅、想辦法拿到政府補助、美化財報資料、做高無形商譽……這樣看來,與國內影視公司的套路何其相似。

但“夢想交換中心”賺錢的前提依然還是“電影”。正如維亞康姆的創始人薩默·雷石東所說:“沒有內容,有線電視訊道、無線電視網、錄影帶連鎖店及其他輸送系統,一概淪為沒用的廢物,而這裡說的內容,就是電影。”

多投資方參與、多創作者製作、多形式衍生,註定了電影的製作過程會變得極其漫長、複雜和痛苦。對於片廠來說,在按下綠燈前也要極其謹慎、一審再審,因為一旦放行鉅額的開支就會逐日開始增加。

好萊塢電影從一個“靈感”到最後上映,至少要經過初期策劃、拍攝前準備、拍攝、後期製作、營銷、發行這幾個環節,每個環節中又有相當多工作需要相當多的人員參與完成。

初期策劃期,劇本需要不斷被修改,還可能被推翻:

任何人都能提供一個“點子”,在高價值叫賣後口頭呈報片場主管。通過後製作人開發企劃,尋找多名作家集體創作劇本,因需要滿足片廠、投資人多方要求劇本會多次修改。劇本成型後尋找導演,導演本人看過劇本對不滿意之處進行修改。導演確定,尋找當紅演員出演,演員對劇本不滿意之處再次修改。修改後的劇本被送進片廠,部門主管、中級主管全部參與稽核。等待綠燈,進行開支預算。預算稽核通過,開始營銷設想,確定要不要產品搭售,預計導演明星貢獻度。

準備拍攝期,找人湊成劇組:

綠燈放行,製作團隊另組公司,聘僱幾百甚至上千名臨時工作人員。建立行政機構,包括執行製作、助理導演、攝影指導、藝術指導、服裝指導、場地管理、製片主任。完成開拍前四大任務,包括協調明星檔期,找配角演員,搭建佈景,處理簽約合同等文書。

正式開拍期,開始和時間賽跑,因為每一分鐘都在燒錢:

一個鏡頭導演至少重拍五次,副導演也可要求再重拍。演員可能仍會要求更改臺詞內容。由於被強制投保,演員有危險的動作絕對不能做,因此需要找替身演員或者使用輔助器材。商品植入,為清楚露出品牌和完美展示產品,可能需要多次調整鏡頭。一個鏡頭結束重新“擺位”至少三次,燈光、道具、攝影全部挪位。工會要求劇組確定休息進餐時間,一旦發生爭執全劇組馬上叫停,直至工會代表處理完成後才能復工。一天拍攝結束,導演、製作人、剪輯師等人一起觀看“毛片”,片廠主管稽核。每一天的開支資料都要上報,與預算對比看是否超額。

後期製作期,可能會要求重拍鏡頭:

第二工作組在拍攝同時進行特效製作,插入鏡頭需要另外拍攝。錄音工作,演員配音,加弗雷音效,對外購買電影配樂。剪輯師粗剪,導演再進行鏡頭的排列組合,不少鏡頭還需要燈光修正。成片後發出許可令,剪負片做拷貝,電影進入庫房。

宣發期,成本和拍攝花費不相上下:

營銷籌備從綠燈放行後就開始,分析導演、演員、劇本本身需要的營銷方式。爭取片廠擁有的媒體進行免費曝光,打出知名度。外包製作搶先看預告片,過程中需要進行抽樣、電話訪談。短暫密集投放電視廣告,搭配脫口秀節目。挑日期準備上映,既需要等待合適檔期,也需要躲避競爭對手,發行部門需要列戲院名單,與各地戲院打交道。上映前一週進行最後一波營銷,包括設網站、租廣告牌、發周邊、找記者預熱、開試映會等等。最後還要在紙媒做一波廣告,提升口碑。

至此電影成功在本地上映。如果電影還需要在海外上映,片廠則需要在海外的團隊再經歷一遍後期製作和宣發,而且由於各國環境和政策不同,情況複雜度也會再次提升。

好萊塢模式背後的邏輯

在書中,好萊塢模式背後的邏輯包含經濟、社交和政治三方面。

社交邏輯方面,作者詳細解釋了除擴張財富,好萊塢圈內人還在追求著什麼。

對片廠掌門人而言,他們希望以財富和名譽來讓人們忘卻自己身上所揹負的“猶太人”這一標籤;對導演,他們需要用受認可的優秀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對演員,他們受到行業對於專業素養的嚴格要求,也享受著“明星”這個受人矚目的身份。當然娛樂圈裡也不乏只想玩樂的富豪,他們投資電影不在乎是否虧本,能不能和明星交往、能不能讓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邏輯方面,內容產業對政策極其敏感,美國電影產業始終都會受到政府意志的影響,甚至後來新興的片廠制也是因為政府出手干預而催生出來。同樣從內容本身來看,政策在影響內容本身,而內容進一步影響民眾。

經濟邏輯,作者則例舉了當新片上映後等待電影繼續帶來利潤的參與者。

首先是戲院,他們同時做三類生意,賣零食、放映電影以及放映廣告。其中最大的利潤來源是賣爆米花。為了多賣出這些零食,爆米花會多加鹽讓你不得不多買飲料,另外戲院會將熱門影片分時段排在多個影廳,儘可能讓更多人路過小吃櫃檯。

為吸引福斯、男性青少年,限制級、藝術片不受歡迎,動作戲則備受青睞。首映過後,熱門電影會保持排片量,但反響較差電影會被迅速減少排片並被驅趕至小廳,這一操作對片方几乎是致命打擊,為維持排片量戲院又從片方那裡獲得了額外的補貼款。

影片上映後,DVD授權、電視授權、商品授權開始啟動。其中電視授權極為暴利,片廠會把影片授權業務依明確時段劃分,行話稱為“視窗”。片廠通常有按次付費等三道視窗獲利,向海外授權時,“包片”戰術再一次上線,六到十部影片會被打包一併賣出。

分析票房和向外授權情況後,好萊塢還提出了一個“米達斯公式”,總結了受全球歡迎的電影在題材、內容、主角配角形象、情感關係、結局有什麼共同特點,這也是好萊塢影片能夠以大概率成功的金科玉律,今天火爆全球的漫威依然還是遵循著“米達斯公式”法則。

對影片內容的分析和總結,可以說是和產業模式升級在相同重要等級。將電影視為“智慧財產權”,讓其價值得到釋放,在新好萊塢建立已數十年的今天,也依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中山裝穿出中國魂的19位男星, 周星馳第六,看有你喜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