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事無小事,孩子的成長教育一直是家長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尤其是寶寶小的時候家長更為操心,恨不得孩子走到哪裡都要跟著。
這幾年,有不少明星在節目中透露了自己的育兒觀念。我們發現這些明星也是普通父母,在日常育兒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很多節目中,撒貝南都把自己最幽默的一面展示給大家。本來應該是讓所有人羨慕的學歷,都被他自己調侃成了一個段子,這樣骨子裡有趣、低調的人,觀眾很難不喜歡。
然而撒貝南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煩惱,在一檔節目中,撒貝南就跟朋友尼格買提吐槽,自己跟妻子的育兒觀存在分歧。
兩人結婚之後生下一對雙胞胎,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歡樂。但與此同時,這兩個在不同文化氛圍中長大的父母出現了巨大的育兒觀念分歧。
撒貝南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很關注,而妻子是典型的散養式育兒。有好幾次他下班回家都看見孩子在地上爬來爬去,妻子根本不管,這些都可以忍。
最無奈的是有次看到兩個孩子一個趴在地上舔地板,一個在啃拖鞋,而妻子就在旁邊站著,仍然是無視的狀態。
撒貝南見到這一幕,趕緊把倆孩子抱起來,質問妻子為什麼不管,妻子卻覺得他大驚小怪,說:"孩子啃的是家裡的拖鞋,又不髒。"
在節目中,撒貝南提到這件事就來氣,越說越激動,還跟其他嘉賓探討這件事到底誰不對。
父母育兒觀念不同,到底誰對誰錯?在育兒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國外的育兒觀念和我們中國的父母肯定存在很大差異,這是由文化和環境決定的。
對撒貝南來說,孩子趴在地上舔地板、啃拖鞋特別不衛生;對妻子來說,這些小細節沒必要在意,而且家裡的拖鞋很乾淨。
撒貝南屬於"把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的那種父母,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很關注,生怕孩子有什麼閃失。妻子則比較灑脫,選擇放養式育兒,只要不做危險的事,孩子想幹嘛就幹嘛。
所以在育兒觀念不同這件事上,很難確定誰對誰錯,這是文化不同而導致的,兩人只能互相理解。
孩子為什麼喜歡亂咬東西?可能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孩子小時候特別喜歡亂咬東西,兒童專家指出,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口欲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喜歡透過啃咬的動作,感受物體的形狀。
說實話,孩子亂啃亂咬的舉動,真的讓父母很揪心,萬一碰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怎麼辦?
孩子進入"口欲期",父母該怎麼做?1、把家裡的小東西收起來
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在這個期間看到什麼都想放在嘴裡咬一咬,家長一定要避免孩子吞嚥異物,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建議父母把家裡的小東西收起來,尤其是堅果、鋼珠等堅硬的物品。
2、經常給家裡的東西消毒
俗話說"病從口入",孩子的免疫力比較弱,如果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可能會引起腹瀉。所以如果家裡有進入口欲期的孩子,爸媽一定要多給家裡的東西消毒,尤其是小孩子經常接觸到的物品。
3、給寶寶準備嬰兒專用牙膠
進入這一階段也就意味著孩子會長牙,這時候孩子可能會覺得情緒比較焦躁,動不動就想咬個東西。爸媽可以給孩子準備嬰兒專用牙膠,這是專為口欲期的孩子設計的產品,非常科學。
4、不要強硬制止,委婉找東西替代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又亂咬東西,心裡就會很著急,直接把東西從孩子嘴裡搶過來,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當孩子又想啃東西的時候,父母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給他們個小零食代替。
總而言之,"口欲期"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階段,父母要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