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部2020年不能不提的電影佳作——
《酒精計劃》
影片主演,就是即將在“神奇動物”系列中飾演新一任格林德沃的“拔叔”麥斯·米科爾森。
《酒精計劃》是今年歐洲最重要的電影之一,不僅成功入選了“戛納2020”陣容,還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並分別在聖塞巴斯蒂安和倫敦電影節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和觀眾獎。
影片開始,一群充滿活力的學生圍繞一個湖賽跑,比拼喝啤酒,直接引出“酒精”這一主題。與這群享受瘋狂青春的學生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位人到中年的老師。
課堂上,他們的講授引不起學生的興趣;生活裡,他們也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困境。歷史老師馬丁與妻子感情不合,哲學老師尼古拉因為新生兒的到來而焦頭爛額,體育老師湯米獨居而倍感寂寞……
這三位與音樂老師彼得共進晚餐時,尼古拉談到一種“人體內血液酒精濃度維持在0.05%才是理想狀態”的理論。
四人異想天開,進行了一場持續飲酒的實驗,當然,實驗總要遵守一些規則,比如——晚八點後以及週末禁酒,酒精的濃度必須嚴格控制。
在高檔餐廳裡品嚐產地和年份皆有來頭的法國紅酒,在家中用名貴的伏特加調製雞尾酒,或者乾脆大杯暢飲啤酒……影片中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應接不暇的飲酒場面。
如此一場特殊的飲酒馬拉松,居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馬丁變得更加自信,在課堂上講述丘吉爾、海明威、希特勒等歷史人物跟酒精的關係,透過這些趣聞拉近了跟學生們的關係(當然,他沒有提到海明威的結局),跟妻子的關係也得到改善。
其他幾位老師的生活也有了積極的變化。實驗似乎取得了成功,但隨著幾位主人公的酒癮越來越大,事態漸漸不可控制……總要有人為無節制的慾望付出代價。
《酒精計劃》的導演托馬斯·溫特伯格,作為歐洲著名的Dogma 95運動的創立者和領軍人物,曾與拉斯·馮·特里爾齊名。
Dogma 95是一種堅持手持攝影機、實景拍攝、同期收音、拒絕後期視覺特效甚至打光等一系列技術的純粹化電影創作理念,托馬斯·溫特伯格的《家宴》就是這一理念的實踐作品,並在1998年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獎。
但是當Dogma 95漸漸變成歷史名詞,昔日夥伴馮·特里爾功成名就被奉為大師,溫特伯格卻一直不溫不火,經歷了超過十年的事業低潮期,直到2012年戛納,他憑藉《狩獵》再次豔驚四座。
《狩獵》中的麥叔
近幾年,溫特伯格輾轉各地,拍了兩部更國際化的英語片——《遠離塵囂》和《庫爾斯克》,成績只是中規中矩。
這次,他回到故鄉丹麥,帶著《狩獵》的編劇託拜厄斯·林德霍爾姆,以及麥斯·米科爾森、托馬斯·博·拉爾森、馬格努斯·米蘭這群合作多年的演員,將鏡頭重新對準了當代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
雖然少了如《家宴》中父子對峙的尖銳衝突和《狩獵》中“獵巫”主題的戲劇強度和快感,但《酒精計劃》呈現的真實狀態或許更能引發共情和思考。影片傳統的三段式結構有一種工整之美,紮實的劇作避免了煽情和俗套,但觀眾不會只是停留於旁觀者的身份。
四位男演員均貢獻了精湛的表演,老師們隨著酒精的攝入而逐漸迷離的眼神、起伏的情緒、微妙的行為變化,看上去都十分真實。據溫特伯格透露,演員們為了找到不同程度的醉酒感覺,排練時還特意喝不同度數的酒。
相比為了“醉”作出的努力,影片中傳遞的脆弱和傷感的氛圍卻不需要多少刻意排演。最初溫特伯格計劃讓自己的女兒扮演片中馬丁的女兒,開拍前幾天,她卻因一場車禍而喪生。溫特伯格將這部影片獻給女兒,人到中年的她,戲裡戲外處處透著無奈。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描寫白人男性中年危機的電影變得越來越少,大家印象較深的類似作品,還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杯酒人生》《美國美人》。當女性、難民、少數族裔題材成了主流,四位白人男性唱主角的《酒精計劃》反而令人耳目一新。
片中的幾位主人公都是平凡樸實的小人物,不管是面對家庭還是工作都算投入,但依然無法擺脫煩惱和危機。
這並不是無病呻吟的個例,在當下歐洲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不少類似的白人男性,工作努力,非工作時間基本全獻給家庭,買菜做飯,陪娃踢球。跟父輩比起來,他們扮演更豐富的角色,也挑著更沉重的擔子。
另一方面,在一個左派意識興起的時代,他們生怕無意中惹上以“白人特權身份”冒犯他人的罪名,言行無不處處小心,長時間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中。
托馬斯·溫特伯格勇敢地站出來,替這些一邊滿懷困惑,一邊小心適應環境的男性們代言。在某種程度上,《酒精計劃》不是中年危機的老調重談,而是要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減壓,並引發對當代社會人類問題的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