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快樂大本營》最近以何炅為中心狠狠的翻了一次車。
起因是在某綜藝節目上,沈夢辰吐槽自己和海濤交往第三年的時候,海濤開始去拜訪她的父母,並時常帶一些禮物去送給她的爸爸媽媽。
但很快沈夢辰就發現,這些禮物都是明星後援會送給杜海濤的,因為後援會的貼紙還貼在上面。
沈夢辰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何炅打斷,他笑著吐槽明星後援會買的貼紙都太粘了,回家撕都撕不下來,導致他們送的禮物只能自己用,無法轉送別人。
“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也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貼了標。”
就是這段話引發了網友的憤怒。
何老師在節目中所說的二十多個“保溫杯”,可不是普通商場和精品店買來的保溫杯,大多都是粉絲們精挑細選的奢飾品推出的保溫杯產品。
“五十多支筆”也不是普普通通的鋼筆,四五千一支的萬寶龍是最基本的。
某粉絲後援會“應援清單”中列出的奢侈品保溫杯
韓國偶像藝人的粉絲會在藝人參加綜藝節目、打歌節目或出席活動的時候為整個節目組(包括藝人和工作人員)準備包裝精美的餐食,一般包括正餐、水果、甜品零食和飲料。
預算比較充足的粉絲後援會會直接在場外為藝人準備“餐車”撐場面,“餐車”可以為現場的工作人員提供各式各樣的飲品和食物。
今年小陶虹生意的時候徐崢也學小粉絲,去陶虹拍戲的劇組做了“餐車應援”。
《快樂大本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應援文化”最早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傳入內地的。
到了14年,《古劍奇譚》捧出了內地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批“流量偶像”。
這批流量明星的粉絲們“應援經驗”不足,於是就開始被動的模仿韓國的“粉絲文化”。
給偶像送禮物,在偶像參加節目的時候做應援,在偶像生日或有作品需要宣傳的時候買下公交站牌,地鐵站牌做廣告等等等等……
粉絲為參加節目錄制的偶像準備的“食物應援”
這樣的“應援文化”隨著流量時代的正式到來和在韓務工藝人的歸國而變得越發的“成熟”。
粉絲在偶像錄製綜藝節目的時候為節目主持人、工作人員、甚至是同場參與節目的其他藝人準備“禮物”是“應援文化”中最基本的。
作為國內周播綜藝節目的“常青樹”,《快樂大本營》和“快樂家族”成了粉絲應援文化的“必爭之地”,並希望靠著這種“上貢”讓自己的偶像在《快本》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更好的資源。阿
為五位主持人準備禮物,奢飾品是基本的,一般都兩件起送,上不封頂。
稍微有些流量的藝人粉絲都會為快樂家族贈送禮物,就連彭昱暢這種不走流量路線的年輕藝人,粉絲在他錄製《快樂大本營》的為幾位主持人準備了禮物。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綜藝節目裡,何老師就誇彭昱暢粉絲送的按摩椅特別舒服,他直接放在了臺裡的化妝間裡,讓每個主持人都可以享受到。
一般應援禮物的價錢和質量和偶像的“紅”成正比。
越紅、流量越大的偶像粉絲群體就越龐大,粉絲應援會就越有錢,送的應援禮物價值也就更驚人。
之前德雲社張雲雷參加《快樂大本營》錄製的時候,粉絲就直接送了“快樂家族”金條……
有的‘周到’的粉絲後援會,甚至還會給《快本》出境工作人員“小方”準備禮物。
韓國流傳來的粉絲應援文化,糟粕到韓國人自己都覺得非常的“畸形”。
以IU、劉在石為代表的韓國藝人已經在號召粉絲不要送禮物了,為了徹底縫上這個送禮物的口子,甚至連粉絲手作的禮物也不肯接受。
國內也有很多藝人不喜歡這種風氣。
汪涵之前就在節目上說過,粉絲不送禮物,他作為主持人也會好好的照顧來錄製節目的嘉賓。粉絲們這樣送了禮物,他心裡反而覺得怪怪的。
他自己不收禮物,也不允許《天天向上》其他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員收粉絲禮物,也號召其他的同僚不要再收粉絲禮物。
其實何老師也在不同的節目上號召過粉絲不要再送節目組禮物了。
12年的時候就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呼籲過,這兩年也在不同的綜藝節目上呼籲過幾次。
甚至在開頭提到的綜藝節目的第一季中,何老師還呼籲粉絲不要送禮物。
但何老師這種呼籲並沒有縫上《快本》收禮物和粉絲給《快本》送禮物的口子。
甚至還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大家都懂的“潛規則”。
有明星的粉絲就在相關帖子中爆料,說送禮物和節目門票也有關係,一般節目組會多給送禮物的粉絲後援會一些節目錄制的門票。
其實這一次《快樂大本營》,或者是說“快樂家族”的網路口碑翻車,並不讓人意外。
其中被提到的最多的就是“看菜下碟”、“誰紅捧誰”。
倒不是觀眾對《快本》和“快樂家族”過於苛刻,而是他們在節目中的某些表現確實讓人不太舒服。
比如張一山第一次錄《快本》的時候。
在演藝圈摸爬滾打的多年的張一山,靠著《餘罪》的大火才第一次登上了《快本》的舞臺。
何炅在介紹張一山的時候說“他是第一次來耶,這位老藝術家紅了這麼多年。”
謝娜立馬熱情的接茬,“山山!你怎麼才來啊?!”
這話問的張一山明顯一愣,然後非常無奈的笑著說“沒請我來過啊”。
張一山還算是好的,最起碼到底還是錄上了《快樂大本營》。
老表演藝術家朱時茂在10年的時候曾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怒罵《快樂大本營》,“大本營,今天給我氣著了,我永遠不看這個節目!”
原來是《快本》答應了為朱時茂的電影《戒菸不戒酒》做一次宣傳。
錄節目之前卻又反悔了,因為這些演員裡沒有“腕兒”。
陳佩斯朱時茂英達鄔君梅還不算腕兒?
《快本》對“腕兒”的定義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其實圈內的很多藝人,都明確表示過不收粉絲的禮物。
因為他們的態度足夠“強硬”,拒絕幾次之後,粉絲也就明白偶像的意思了。
比如胡歌,就明確表示過不需要粉絲做任何花錢為他慶祝生日的事兒,並呼籲粉絲從心出發,多多關注公益和慈善,做有意義的事兒。
霍建華是強硬拒絕粉絲送禮物的典型代表。
之前參加訪談節目的時候,主持人問霍建華知不知道最近有條新聞,說是一位小妹妹用自己攥的壓歲錢買了輛車送給自己的偶像。
又問霍建華如果這位妹妹是他的粉絲,他會怎麼辦。
霍建華皺著眉頭,一臉冷漠的答,“打死她。”
“我會打死她的。我說你怎麼對你父母交代?這算什麼?火山孝子啊?在我的範圍內不行的,所以我的影迷不能送我東西。”
有影迷送霍建華花,他會當場拆開送給在場的影迷一人一朵。
這哥還有過粉絲推了輛腳踏車來送給他,他硬要人家小姑娘又扛了回去的光輝歷史。
新生代藝人裡,也有很多明確表示不收粉絲禮物的。
劉昊然在《最好的我們》宣傳期間就曾手寫過一封信告誡粉絲不要再花錢送自己禮物。
張新城跟粉絲要了地址,將粉絲寄來的每一樣禮物都寄了回去。
偶爾有一兩件實在是沒辦法歸還,他無奈收下後將禮物折算成了同等金額的錢,並以粉絲的名義捐助給了慈善組織。
大家對這種“應援文化”和明星收取粉絲高額禮物的行為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