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你有多久沒在影院看過一部真正過癮的國產動作大片了?

細數一下今年國內上映的電影,能稱作真正動作大片的似乎鳳毛麟角。今天,由林超賢導演準備了5年的電影《緊急救援》登上大銀幕,這部因疫情影響從春節檔被迫延期的動作大片終於上映,也讓我們有機會趕在年末,看一場過癮的國產動作大片。

電影的導演林超賢大家一定耳熟能詳。《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都是他的傑作,其中《紅海行動》更以36億的票房位居中國電影總票房第五。

《緊急救援》是林超賢行動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有了《湄公河行動》與《紅海行動》這樣備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歷史作品作為良好基礎,這一次的《緊急救援》自然也免不了被期待的命運。

1

一支海上守護隊的日常

作為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以我國海上救援為主要內容的電影,《緊急救援》所聚焦的是戰鬥在中國海上救撈一線人員的英勇事蹟和生活日常。

在講劇情之前,先給大家科普下電影的主角中國救撈隊怎樣一個存在。

中國救撈是中國唯一一支國家專業救助打撈力量,他們承擔著中國水域的救援任務。客機墜落、郵輪著火、鑽井平臺爆炸,平靜的海面隨時都會發生危險,而每到這個時候海上救援隊就會乘直升機前往,用血肉之軀對抗天災人禍,成為14億人的海上守護神。

以中國救撈隊為原型,《緊急救援》其實講述了一個略顯俗套的營救故事。

如果說爆炸、火災、墜機、建築轟然倒塌都已經足夠嚇人,那再給這些事故發生地設定在大海之上,一切就更顯得危機四伏。

影片中,在大海上傾覆沉沒的鑽井平臺,

順流直衝的運油車頭,

直墜入海的滿載客機,

面對接踵而來的危險境地,交通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隊長高謙 (彭于晏 飾)、機長方宇凌 (辛芷蕾 飾)和絞車手趙呈 (王彥霖 飾)一次次帶領隊伍第一時間抵達,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急撤離的最後面,用生命對抗天災人禍。

在自然面前,救撈員們畢竟沒有超能力,他們用血肉之軀踩在死亡邊緣,真實的恐懼無數次讓這些鬥士顫抖、無助和氣餒。

但是,海上救援的字典裡沒有“退縮”。

在這一信念支撐下,救撈隊員們一次又一次在最前線,去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營救任務。

說實話,《緊急救援》的整個故事架構就是很“俗套”的熱血大片,主角身上的強大Buff幫助他們能克服重重困難完成營救。

但是,讓整個故事顯得不那麼平庸的關鍵,就是導演林超賢對電影情節畫面的設計。真實的場景拍攝,高燃的情節設計讓觀影者能夠暫且忽略劇情的單薄,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導演的影片設定之中。

2

真實的高燃畫面貫穿始終

2016年《湄公河行動》和2018年《紅海行動》讓中國緝毒隊和海軍護衛隊的真實故事進入大眾的視野。

拋開行動三部曲不談,翻看林超賢和彭于晏從前合作幾部作品,無論是《激戰》中的遭遇家庭變故的富二代林思齊,還是《破風》中初出茅廬的車手仇銘,我們都可以看到人物的“真實”。

在接連拍了緝毒警察、中國海軍之後,林超賢這次在《緊急救援》中將鏡頭對準了海上救撈隊,整部影片的真實和高燃程度相比前兩部口碑佳作絲毫未減。

熟悉林超賢導演的人都應該知道,他和諾蘭一樣,都是名副其實的實拍狂魔。

在拍攝《緊急救援》過程中,為了真實還原救撈隊執行任務的過程,只要救撈隊工作需要的東西,演員們都要進行一模一樣的訓練。除了水下作業的基本訓練外,還要學習各種各樣的救援知識。

因為訓練強度過大,林超賢甚至在之前的採訪中開玩笑說這次拍攝之後說不定演員們都不願意和我合作了。

對真實場景的極度追求,也意味著觀影者能夠最大程度從電影畫面中能感受到最震撼人心的衝擊力,這一點在《緊急救援》中尤為明顯。

《緊急救援》開場就是一場救援大戲。海上鑽井平臺發生嚴重事故,爆炸四起,烽火連天,平臺隨時都有塌陷傾覆沉沒的可能。而彭于晏飾演的高謙為隊長的海上救撈小組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並開始了全速的救援。

高謙與隊員們駕駛著直升機,在爆炸不斷、煙火連天的鑽井平臺上空不停地盤旋著,以找到最佳時機縱身跳進火場。

既驚心動魄,又驚險刺激的一幕,完美地完成了在開場就將觀眾帶入緊張刺激的救援氣氛中的任務。

除了開場大戲,影片在兩個多小時內為觀眾呈現了一系列的救援好戲,尤其是最後一場救援戲碼,無論救援難度還是危險係數,都前所未有。

在這場壓軸高潮戲中,彭于晏重新迴歸救撈隊,衝進燃燒輪船內部,用防火彈開路,他掩護隊友們跑路,自己則試圖乘坐電梯逃逸失敗,電梯井的急速下落就好像人物內心活著的希望一樣,急速下墜,壓迫得讓人感到絕望。

雖然最後是預想得到的結局,但是當彭于晏從沉進海底的破碎遊輪中甦醒,並竭盡全力游出海面獲救時,依然讓觀影者能夠身臨其境般體會那份心潮澎湃,這正是得益於導演用極度真實和高燃的畫面帶來的視覺沉浸。

3

一部能讓人產生共鳴的主旋律風格電影

近幾年林超賢導演的電影從《湄公河行動》開始,到《紅海行動》,再到此次的《緊急救援》,無論是從題材型別、角色刻畫還是劇情邏輯等方面來說,都能看到他在故事架構和人物刻畫方面的變化。

從前在他指導的警匪題材影片中,比如《線人》和《證人》中蘊藏的黑暗元素似乎再難覓蹤跡,轉而代之的是明亮勵志的主旋律風格。

近年來,以建國70週年為契機上映了一大批主旋律題材電影。但其中大多都是直接將情懷拉滿,上升到家國題材,難免讓觀影者難以找到情感的共鳴點。

而林超賢連續三部主旋律風格的行動三部曲則完全不同,他將主旋律風格融入到型別動作片之中,而不是單一地去呈現一個英雄故事或者一系列主旋律事蹟的拼盤。

比如《緊急救援》中救撈隊的故事,所有的救援經歷都能找到現實原型,這些故事就是中國救撈隊每天都在做的營救過程。他們和大多數平凡的英雄們十分相似:都是一群有家庭、有自己生活的普通人。沒有多麼偉大,但就是這多一份的平實,更能讓人感受到主旋律所承載的正能量。

之所以說《緊急救援》是一部能讓人感同身受的主旋律電影,除了用平實故事打動人以外,相比《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林超賢在情節設定上的改變同樣功不可沒。

從題材上來剖析,《緊急救援》與林超賢前兩部作品相比在情節設定上有不同的地方。在《湄公河行動》中正義方要對抗的是毒販,在《紅海行動》中正義方要對抗的是恐怖分子,而在《緊急救援》中救撈隊員們要對抗的物件變成了各種不同的自然災難。

觀影者可能一生都沒有接觸過毒販和恐怖分子,但面對自然災害,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因為這個世界時刻都有令人絕望的災難正在發生,比《緊急救援》裡的災難還要來得更加猛烈與殘酷。

無論是誰都無法去預測類似飛機撞毀,油井爆炸這樣的突發事件。

但影片中這些救撈隊員能做的,就是在警鈴響起之時迅速準備衝擊前線,熊熊的烈焰,湍急的河流,崩塌的山體,爆炸的海面……“水深火熱”和“飛沙走石”就是他們工作的日常。

這樣一種大無畏的勇氣,是否又讓你聯想到今年疫情之下奮不顧身衝往前線支援的醫護工作者呢?

洪水、乾旱、戰爭……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與各種災難不屈不撓抗爭的歷史,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有他們作為我們的堅強後盾,才有我們現在舒適安穩的生活。

在自然面前,所有人都是普通人,每個人也都能切實感受那種對抗自然災害的不易與艱難。這也正是《緊急救援》能夠更加打動人的另一大原因。

整部影片印象最深的還是片尾那一句話,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隊員們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擦肩,甚至付出生命。讓人不禁思考,情況緊急的情況下,我們自己會怎麼選擇?而這一切的答案與感受,只有等你觀影結束時才能知曉。

17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樊少皇實戰如何?冰水下連續拍戲3小時,甄子丹更是如此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