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華語樂壇上的一個才子。
當年,他立足於民族風情、風俗,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可惜,卻因為一件事情,在2010年逐漸隱退,這一走就是近十年。
如今,他又發行了新的專輯,算是暗示著自己的迴歸。奈何,當初的“西北郎”早已不再,成了現在的“江南郎”。
刀郎的走紅也是充滿著坎坷,成立過樂隊,也在全國各地駐唱過。後來,一直不紅的自己,與女朋友一起去了新疆發展。
在那裡,刀郎被當地的風土人情所薰陶,開始了自己不一樣的路。專輯《西域情歌》讓刀郎一炮走紅,滄桑的聲音直擊人的心靈,很有感染力,對天山的民眾影響很大。
此後,刀郎想要轉型流行歌手,可是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卻如石沉大海,刀郎也是非常的鬱悶、惆悵。
某天,刀郎與幾個好友一起出去喝酒,那一天正是下雪,好友突然說:這好像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
聽到這句話後,刀郎非常的有感觸,隨後以“2002年的第一場雪”為引子,寫下了那首00年代走紅一時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
這首歌一共花費了刀郎2年的心血,歌詞內容基本都是刀郎在新疆的所見所聞,“八樓的二路汽車”也讓很多人誤會。
“八樓”是新疆公交車的一個站牌!
《2002年的第一場雪》發行之後,這張唱片的正版、盜版加在一起的銷售量高達1000萬,還是在統計不完全的情況下。
刀郎火了,他憑藉著滄桑的聲音火遍了大江南北。趁著這股熱乎勁,刀郎又釋出了《衝動的懲罰》、《情人》、《披著羊皮的狼》等。
回憶00年代,只要是過年,大街小巷幾乎都是放著刀郎的這幾首歌曲,在各大校園中也非常流行,至今聽起來都很有味道、很蒼涼。
2010年,當刀郎的音樂事業將要更進一步時。“十大歌手”評選的時候,那英非常反對刀郎入選,她形容刀郎的歌難登大雅之堂、不具備審美觀點、是農民才聽的歌。
最終,刀郎在“十大歌手”評選上落敗,從現場離開的時候甚至還摔了一跤,顯得非常落寞。
高曉松稱:從屬於士大夫階層的人,排擠那些非大學出身的人!最終,刀郎逐漸淡出樂壇,近十年都沒有什麼作品問世。
十年後,刀郎帶著自己的作品回來了,他發行了專輯《彈詞話本》,收錄了自己的十首單曲,比如《瓜洲渡》、《還魂傘》、《梨花落》等。
只不過,這些歌曲早已經不再是那種草原滄桑的感覺了,有一種江南悠揚的語調,“西北郎”變成了現在的“江南郎”。
雖然這十首歌曲依然很好聽,但大多數人對刀郎的記憶依然是:“刀郎的聲音是滄桑的感覺,”這種滄桑不再後多少有些感慨、遺憾。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歌詞很接地氣,甚至還很土,但卻很有穿透力,直擊人的心靈。
怎奈,“西北郎”已經不再了,估計以後也聽不到這樣蒼涼的聲音了。
對於刀郎的轉變,你有何感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