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的是國產懸疑劇的大年。
年初《唐人街探案》網劇(可惜最後一個故事爛了),年中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摩天大樓》三部佳作。
眼看到2020年就要過去,年底還是貢獻出一部懸疑劇。
那就是蔣勤勤主演的《迷霧追蹤》。
這部懸疑劇如果播完,還能保持第一個案件這樣的質量。
伯光君敢肯定,它絕對不會遜色《摩天大樓》和《唐探網劇》。
2020年整個國產劇的數量,質量都相當不錯。
但是我們從製作水平、口碑質量,還是再到市場成績等等。
無論哪個方面來看,懸疑網劇都是2020年國產劇最大的一個贏家。
同時帶領整個國產劇行業的提升。
國產懸疑劇的發展與分檔國產懸疑推理網劇的發展歷程。
這裡也就不贅述了。
我個人將這幾年的國產懸疑劇劃了個檔(不含港臺懸疑劇)。
第一檔:《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
第二檔:《無證之罪》《河神第一季》《瘋人院第一季》《摩天大樓》《唐人街探案》(前兩個故事)。
其它如《法醫秦明第一季》《心理罪第一季》《十日遊戲》《S.C.I.謎案集》等等,大概能歸在第三檔吧。
那些拍得更爛的懸疑劇,這裡也就不列入了。
其中,第二檔的《瘋人院》《唐探》爛尾非常的可惜。
怎麼分析一部影視劇的優缺點?
無非就是製作水平、角色塑造、故事劇情和背後思想核心四個方面。
這些懸疑劇為何會有檔次之分?
國產懸疑網劇崛起1:中國影視工業的突破製作水平是什麼?
也就是美術、構圖、攝影、剪輯、配樂、運鏡、服化道、動作設計和特效水平等等方面。
1、《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第一檔。
2017年,《白夜追兇》開播。
它在美術、配樂、特效、剪輯、服化道處於國產劇中等偏上的水平。
也就是在國產劇中還是很過硬的,但是普通觀眾在製作上看不出異常突出的部分。
《白夜追兇》在製作上最突出的地方。
它就是黑與白、冷色與暖色的光影運用上。
可以說,迄今為止它都是國產劇中“黑白光影、冷色調與暖色調”運用和處理最佳的國產劇之一。
2020年6月,《隱秘的角落》正式開播。
這部劇的製作水平,整體要比《白夜追兇》略強一點。
比如運鏡、濾鏡、美術和運鏡這些方面(沒啥動作設計就不提)。
眾所周知,《隱秘的角落》製作最為突出的地方:是配樂與歌曲的運用,與鏡頭結合營造出了一種強烈的氛圍和情緒。
但是,應該很多人沒有關注到本劇的光影。
以色調和光影來講,本劇除了朱朝陽水產廠等少數場景。
這部劇的色調光影一直都是明媚的大太陽底下,一直是偏橘黃色的暖色調。
小城、海邊、潮溼、炎熱、躁動——
明明這麼光亮暖洋洋的暖色調,結果劇中角色和劇情卻是在殺人,是隱藏成人與小孩間見不得人的秘密。
一如本劇丁可在很多溫馨的場景,卻配出了異常“滲人”的陰樂。
這種強烈反差的光影與色調,與配樂和歌曲烘托出的情緒。
它不但在國產劇製作中鳳毛麟角,而且對於國產劇影視工業的突破,是真的有很大的貢獻。
本劇熱播的時候網上有網友罵:“一驚一乍的配樂,與故弄玄虛的鏡頭”。
2020年9月,《沉默的真相》開播。
這部劇在製作上也沒有輸。
本劇最突出的則是“神級轉場”、剪輯與運鏡。
相信很多人同樣沒有注意到本劇的光影與色調。
本劇因為有兩三個時空,用了兩三種明顯不同的色調來處理。
嚴良所在的現代時空,開始是偏淡藍綠色的冷色調;而江陽所在的過去時空,開始則是豔陽高照的暖色調。
主創這麼做,想要表達的意思可能是:
真相蒙塵的現代時空,開始冰冷而壓抑,隨著嚴良調查真相揭開,色調越來越暖;直視黑暗的過去時空,開始美好而溫暖,隨著江陽一步一步被陷害色調越來越冷——
最終兩種色調合一,真相揭開,正義得到了伸張。
2、《無證之罪》等第二檔。
這些懸疑劇製作水平就有些差參不齊。
《無證之罪》《河神第一季》《摩天大樓》《唐探》網劇。
它們的製作都非常的均衡,但是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其實也不是,《無證之罪》色調質感上佳,《唐探》製作不輸中等電影,《河神2》製作也很好)。
實際上,製作上擁有“電影質感”,一直是國產懸疑網劇最大優勢之一。
而且是除了極少數,市場90%以上懸疑網劇都這樣。
3、懸疑網劇對於國產劇的最大貢獻
如果說2017年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
它們是將國產懸疑劇的製作水平提升媲美“英美日韓劇”。
那麼,2020年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
它們就是做出完全不輸一流英美日韓劇的製作水平了。
我們再看看其它題材的國產劇。
你會發現除了古裝劇(比如《長安十二時辰》《清平樂》這種極少數的)。
絕大多數國產劇對於“製作”沒有什麼追求。
比如都市劇《安家》《三十而已》,警匪劇《三叉戟》《巡迴檢察組》等等。
這類老牌電視劇製作上頂多做到不敷衍,但對於影視工業沒有什麼突破。
相反,同樣諜戰劇的《隱秘而偉大》的製作水平就要高出一大截。
原因就是它是《白夜追兇》導演團隊打造,這種網劇出身的青年導演團隊,在製作上面要講究很多。
很多中國觀眾認為影視劇的製作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劇本。
通常還拿那些製作很好,但劇本爛了的影視劇舉例。
這不應該是故事劇情非常重要,製作水平同樣也非常重要嗎?
工業時代:更高的科技水平和工業水平碾壓一切。
否則,國內網友何必羨慕什麼好萊塢大片,什麼日韓大片,再成天吐槽國產影視劇是“五毛特效”呢?
國產懸疑網劇崛起2:演員與角色我們從懸疑網劇演員的選擇,與角色塑造的角度上講。
懸疑網劇最大一個貢獻,甚至是優勢。
1、懸疑網劇的演員選擇
自《暗黑者》《無證之罪》用低調實力派,再到《白夜追兇》用過氣實力派。
這讓國產懸疑網劇養成了一個特點。
那就是演員基本都是實力派為主,很少用“流量明星”。
但隨著懸疑劇越來越主流,2020年兩部懸疑劇也開始用“流量明星”了。
2、國產懸疑劇的角色塑造
《白夜追兇》《唐探》是“神探”類懸疑網劇。
這種一個案件一個案件單元格的結構,在角色塑造上與“社會派”作品相比有天然的劣勢。
因為單元格一個案件時長有限,對於反派的塑造多采用“二元對立”的方式。
比如表面上戴眼鏡斯斯文文,結果內心壓抑還變態那種。
這種外形與性格矛盾鮮明的方式,更容易讓觀眾短時間記住角色。
《白夜追兇》和《唐探》案件角色都是這種方式,除此這外主要角色也不錯。
潘粵明已經誇獎得太多了。
其它如女主角周舒桐、男二號周巡、法醫高亞楠等角色也性格鮮明。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角色塑造不用多提,絕對是近幾年“群戲”最好的國產劇之二。
《無證之罪》《摩天大樓》的角色塑造。
它們並沒有輸給《隱秘的真相》和《沉默的真相》有多遠(主要是下個環節的問題)
懸疑網劇與其它題材的國產劇相比,最大的優勢還是演員不怎麼用“流量明星”這點上面。
角色塑造能像“製作水平”一樣,產出非常均衡。
但未必就能碾壓其它題材的國產劇了。
比如大女主都市劇的《換樂頌》《都挺好》《三十而已》。
同樣有大量出彩的“群戲”,選擇的演員也是津津樂道的。
國產懸疑網劇崛起3:故事劇情與思想核心懸疑網劇超越其它題材的國產劇。
同時排第二檔的懸疑網劇,它們就輸在這裡。
《白夜追兇》是推理劇,前兩個案件到“王志革闖警局”是巔峰,後面兩三個案件已經有點拉垮。
這劇所處時間非常的特殊,2011年後國產懸疑劇第一次高峰。
觀眾本來就給予厚望,本劇質量確實也相當過硬,最終獲得高分可以理解。
《隱秘的角落》雖然結尾有“是否是過度解讀”的爭議,但哪怕按照正常結局,它也講了了一個紮實且完整的故事。
現在這個分數,可以說完全值得。
《沉默的真相》自然不用多提了。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紫金陳原著本來就很優秀了。
《唐探》網劇(哪怕前兩個故事),《無證之罪》《摩天大樓》為何第二檔呢?
這個並不是主題深不深刻的問題,而是作為懸疑推理劇上講;它們內容上的細節支撐,與角色塑造方面漏洞稍多。
最終缺乏第一檔三部懸疑網劇,各個方面非常巧妙處理。
限於篇幅便不展開細講。
而與其它題材國產劇相比,懸疑網劇最大的優勢。
同樣不是主題深刻不深刻的問題,我個人一直認為影視劇不需要非得講出什麼大道理,否則這個“文化多元”體現在哪裡?
(我們因為限制這類作品太少,所以觀眾異常的渴求)
懸疑網劇優勢在於有深刻內容的同時;同時絕大多數作品保持著一種均衡的狀態。
而且,哪怕從現實題材的角度上來講。
懸疑網劇和現實題材都市劇相比,它仍然要做得好得多。
比如《歡樂頌》《都挺好》和《三十而已》。
但是懸疑網劇卻很少。
為什麼呢?
答案還挺明顯的,除了內容細節支撐方面。
比如近年關於國產劇“沒有窮人”這個就比較明顯。
懸疑網劇裡有太多的“窮人”了,這些現實題材都市劇裡有多少窮人呢?
尾聲2020年,確實是國產劇的大年。
不少題材型別都拍出相當優秀的劇集。
但是懸疑網劇仍然佔據著頭籌,倒不是年輕網友更願意給懸疑網劇打高分。
而是無論製作水平、角色塑造、故事劇情和思想核心方面(還因為是短劇,國產劇常見的注水也比較少)。
懸疑網劇確實是國產劇裡最均衡,整體水平最高的一個型別。
如果國產劇都像懸疑網劇那樣拍。
如果尺度更加放開,限制更加少一些。
比如我們一年有十部左右《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各種題材)。
因為工業基礎更深厚的英美日本劇,想要趕超會困難些。
但是積累相對較淺的韓劇。
我們又何必羨慕什麼韓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