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起因是,在《我就是演員3》的節目中,章子怡看完年輕演員盛一倫的表演後,給出了一番犀利評價,"從事藝術工作,它是需要天賦的。這麼低門檻的一個藝術種類,沒有天賦的努力是毫無意義的"。
單看章子怡的這番話,可能大多數人都是認同的吧,表演本是門藝術,天賦佔的比重是相當高的。
但郝蕾卻給出了另一番見解,她認為不是誰生下來就會演戲的,還拿自己的經歷為例,"我也是很小就開始演戲,但是我沒有子怡幸運,(出道)就拍到了張藝謀導演的戲,然後她可能不用去拍非常多的爛戲,但是我是從爛戲中長大的"。
郝蕾的演技,公認的一流。然而,回顧她的演藝之路,卻充滿了崎嶇坎坷,對比章子怡來看,差別尤其明顯。
1998年,還在上大三的章子怡被張藝謀挑中,出演了第一部戲《我的父親母親》。出道即巔峰,憑藉張藝謀導演的這部經典佳作,章子怡順利拿到了百花獎影后,併入圍金雞獎影后,那時候章子怡不過19歲。
"謀女郎"的標籤,張藝謀背後強大的資源,以及影后王冠加持,章子怡在隨後的幾年間像開掛了一樣,演盡了各路大導演的作品,從李安的《臥虎藏龍》到王家衛的《2046》,從鈴木清順的《狸御殿》到馬歇爾的《藝伎回憶錄》,從馮小剛《夜宴》到陳凱歌的《梅蘭芳》、顧長衛的《最愛》,一部接一部的佳作,最終將章子怡捧上了幾乎堪比鞏俐的高度。
郝蕾只比章子怡大一歲,1997年,同樣19歲的郝蕾演了人生第一部戲《十七歲不哭》,這部劇至今豆瓣評分高達8.8分,算是一個非常高的起步了,但相比於章子怡的高起點,還是差了一大截的。
當20來歲的章子怡在名導們的調教下,一路成長為演技派時,郝蕾卻是在各種電視劇中摸爬滾打。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郝蕾的表演一直非常好,非常努力、用心,也獻出了不少佳作。
《十七歲不哭》中,英姿颯爽的楊宇凌,
《少年黃飛鴻》中,活潑奔放、港味十足的十三姨,
《少年天子》中,被慾望摧殘,充滿戾氣幽怨的靜妃,都是可圈可點的。
郝蕾的演技有多好?當初為了和鄭則仕演《肥貓尋親記》,郝蕾練了一口港臺腔,以致於很多人以為她是港臺演員,這樣的標籤使她差點錯過了《少年天子》。當時,這部劇在挑選演員時,一度把她排除在外,還好導演劉恆力排眾議選了她。
剛開始,《少年天子》中,郝蕾的戲份只有22集,但一次和導演劉恆大吵後,導演硬是把她的戲份加到了40集。
劇中有一場戲是,靜妃被打入冷宮後,兩百多天後見到皇帝,導演指責說,被被打入冷宮兩百多天突然見到皇帝,你怎麼一點也不緊張?
而郝蕾反駁,"我認為緊張是一種不高階的處理",靜妃這種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人,一個個還是妃子們,最後心理幾近崩潰,怎麼會緊張呢?只有心存善念的人才會緊張。
這樣一爭吵,導演反而刮目相看,稱她的表演"演出了我潛意識裡的東西"。
可是,儘管她的表演既靈性十足,又充滿想法,但那時候幾乎沒有電影找她演。
那時候找她的是,演完《十七歲不哭》,一堆校園劇的找她;演完《少年天子》,一堆人找她演皇后,甚至洗髮水、手機廣告都找她演皇后。
直到2006年,郝蕾才算真正演了第一部大導演的戲,婁燁的《頤和園》,可也恰恰是這部戲,讓她的演藝生涯遭遇了第一個坎兒。
很多人都知道,《頤和園》中有一段果戲,儘管郝蕾看完劇本後被感動到流淚,但是演還是不演?剛開始郝蕾是拒絕的,當時她還在和鄧超談戀愛呢,男友很介意這事兒。
但婁燁一直在等她,堅持等了兩個月,因為她"是那麼多演員裡唯一拒絕這個角色的,她拒絕的理由是會失去愛情。這是餘虹(《頤和園》女主角)能說出來的話。"
《頤和園》讓很多人見識到了郝蕾的演技,也讓她在文藝片中"一戰封神"。但這部電影因為尺度過大,郝蕾也受到了不少非議,被迫在大熒幕上停滯了3年。
郝蕾演藝生涯中,遇到的第二個坎兒是"被換角"。
2009年12月,郝蕾作為女主角進組拍新版《永不瞑目》,戲都拍了近一個月,完成了400場戲中的50%了,中途卻遭遇了被換角。問及原因,結果製片人來了一句:你演技不好!
角色被換掉之後,另一位女主趙子琪頂了郝蕾的角色,自知再演是沒希望了,只能去要回片酬。原本談好的270萬片酬,演了一半的她,只拿到了90萬,中間差著45萬,一怒之下郝蕾把製片方告上了法庭。被告之後,製片方仍然理直氣壯,聲稱:"真相大白後,郝蕾別想在圈子裡混!"
而自此之後,郝蕾其實很少出現小熒幕中了,這幾年少見的幾部電視劇,一部叫《情滿四合院》,一部叫《我的二哥二嫂》,很多劇中,郝蕾只是演一些戲份很少的配角。
縱觀郝蕾的演藝生涯來看,她走得一點都不平順。
而除了風波之外,相較於章子怡而言,郝蕾更缺的其實是"機遇"。
作為"謀女郎"出道的章子怡,演的基本都是大導演的大製作,既有像《我的父親母親》這樣的文藝片經典,又有像《英雄》這樣的創紀錄的商業片,
而演技一點不弱於章子怡的郝蕾,被封為文藝片女神,演的多數電影是這一型別的,像《第四張畫》《浮城謎事》《黃金年代》《謀殺似水年華》,而這就註定了,他們在票房與口碑上的成績,甚至是機會上都是不對等的。
沒有好的劇本,好的團隊,好的導演,演員就是再牛,也很難翻出什麼浪,而對於年輕的演員來說,要是沒有好的導演調教,就別說什麼天賦不天賦了。
不信,可以看看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她的演技好到郝蕾都連連誇讚,小姑娘演得好,但在《麻雀》中呢,卻是全網嘲。
而像郝蕾在《我就是演員3》中坦誠,她是在爛戲上成長起來的。
出道多年來,郝蕾確實也演了不少撲街爛片,像《天亮之前》票房5000萬,評分5.6,《夢想合夥人》票房8000萬,評分才3.9,《謀殺似水年華》票房1400萬,評分更是隻有3.8分。
可演爛片,也並不是她的本意啊,誰願意天天在爛片裡翻滾呢,很多時候還不是沒有更好的作品找嘛!
可儘管郝蕾演過爛片,儘管她從影23年只拿到過一座金馬獎最佳女配,誰又敢說他的演技不好呢?
回過頭來看,章子怡說的"天賦"論沒錯,郝蕾說的觀點也沒錯,只不過是起點與經歷不同的人的不同立場罷了。說到底,"天賦決定上限,而努力決定下限",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努力還達不到談天賦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