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們爭先恐後的離開了舞臺。
轉型為演員,這是每個愛豆的最終的宿命。
唱跳是需要體力的,青春是需要年紀的。
做演員呢,如果真的很喜歡演戲,那是可以演一輩子的。
將自己的喜怒哀樂交付於另外一個名字裡,假如真喜歡當演員,這樣的生活很有樂趣。
少女時代的老么徐賢,剛剛和高庚杓一塊兒演完了一部《私生活》。
這部劇反響一般,最大的收穫是徐賢的演技得到了可以入行的肯定。
靈動又時髦的女演員大家都喜歡。
那麼誠心誠意的要為這個小熒屏增添豔麗的色彩,大家也沒有不感動的理由。
徐賢之後出發的就是少女時代的門面,林允兒同學。
儘管是隊友,兩位美女選擇的方式顯然是很不相同的。
徐賢和高庚杓,咖位差不多。
戲份也如你我所見的,五五開,一切太平。
兩人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一段屬於年輕人的羅曼蒂克故事。
林允兒選擇的卻是讓大咖黃叔來提攜一番。
這個決定是很好的,百分百不會錯。
天塌下來自有黃叔頂著。
林允兒這一部譯名為《噓》或《Hush》的電視劇剛剛上檔了兩集。
觀看人數並不多,彈幕大軍也不多。
相比於少女時代的名氣來說,千軍萬馬只來了百分之一。
粉絲們對門面大姐的這部劇不支援嗎?
那也不可能。
林允兒可是少女時代核心中的核心。
電視劇的觀眾和女團的粉絲,很多時候都是無法相重合的。
喜歡青春歌舞的粉絲,很難花時間在一部由大老爺們霸屏的電視劇。
林允兒的這部《Hush》,是一部非常正經的職場劇,正經的有點過頭。
通篇都是需要體力和腦力去領悟的大道理。
故事擺在了韓國一個名為《每日韓國》的傳媒集團。
我們要回溯一下傳統行業的窘況。
每篇通訊上面還得寫上自己的大名。
但無疑這個數字時代已經改變了很多事情。
就像片中所說,集團內所謂的數字新媒體部門不過就是個庶務二課。
從金句頻出的第一集,我們可以感受到出編劇是多麼喜歡這本原著,以至於塞滿了金句,以至於電視劇的走向有些遲滯。
即便是忠武路的大哥黃政民的表演來帶這部戲,也引不來太激烈的火花。
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過於直接的灌輸給觀眾的不是樂趣的話,都是放棄收視率的勇士。
觀眾很難輕易的去承擔創作人員對社會的困惑。
林允兒也算得上這部有些沉悶的男人劇裡面的一道亮麗的色彩。
她在電視劇裡演一位實習生。
透過面試進入了大牌媒體,面試時雀屏中選的原因是因為大放厥詞,坦誠錢的作用。
此處橋段處理的並不太好,突兀的讓人覺得林允兒能面試成功只不過是女主光環。
她身邊還有一個實習生。
大家都已經注意到與允兒一起進入這個報社的實習生,長得漂亮又有演技。
彎彎的月牙眼笑起來與孫藝珍很像。
景收真出道的時候就是演孫藝珍的少年戲份。
這麼多年後,她還真是越來越像孫藝珍。
演技也和孫藝珍有相仿的地方。在“孫藝珍”的的襯托下,允兒有一種不太放得開的緊張感。
她做女主不是第一回,演技獎倒是拿到了,但在普通觀眾心中的演技獎似乎還要等一下。
小螢幕上的她,緊繃著臉,看不出當少女時代在舞臺上自然和熟悉。
幸而,景收真在第二集就領了盒飯。
林允兒被對比的尷尬有所緩解。
不過就普通觀眾而言,這位挺有觀眾緣的美女那麼快就下線有些遺憾。
《噓》在第二集之後,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劇情越豐富,黃政民的表演也越有空間。
請到黃政民就絕不會出錯的預估,也完美的達成了。
顯然這部劇,黃政民和林允兒的愛情線是不可能搭在一起的。
黃政民所在的廢物科在真實生活中也不存在著鹹魚變鮮魚的可能性。
劇終的時候,繼續跟看的觀眾應會發出一聲對自己生活的噓聲。
至於女主角的演技和美貌麼,想讚美的早已讚美,看完還是不認識也可能大有人在。
所有人的小目標看來都會達成。
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