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等了三年,《神奇女俠1984》終於和我們見面。

作為一部360度環繞式展現蓋爾·加朵有多美的電影,聽說不少人抱著“熬夜也要看老婆”的心情去蹲了零點首映。

有人看完後哭得稀里嘩啦,為戴安娜與史蒂夫陰陽相隔的愛情感動,又被充滿希望與救贖的結尾直戳心靈;

也有人認為這樣一部反高潮的“神奇女俠1984”不符預期。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部與眾不同的大片——

看過影片的觀眾應該都能感覺到,《神奇女俠1984》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眼花繚亂的爽片,而是一部情感細膩的“神奇女俠成長史”。

在我看來,它之所以會出現口碑爭議,也是因為顛覆了“英雄透過武力戰勝反派拯救世界”的傳統敘事模式,嘗試了一種另類英雄片的新拍法,試圖展現英雄貼近普通人的一面。

首先,影片取名“神奇女俠1984”而不是“神奇女俠2”,已經透露出它顛覆套路的野心。

導演派蒂·傑金斯曾表示過,不用將這部影片看作《神奇女俠》的續集,它更像是神奇女俠戴安娜在人間生活的一個切面。

在第一部中,她剛從家鄉天堂島來到人類的世界就經歷了戰爭,目睹了人性所能導致的最慘烈的境況。

在與人類並肩作戰、對抗邪惡的過程中,她邂逅又失去了自己的愛人。

這段美好而充滿遺憾的戀情,使她理解了人類情感的可貴,也接受了人心的複雜,為她日後留在世間保護人類完成了情感鋪墊。

而到了第二部,時間一躍來到1984年,此時的戴安娜已經獨自生活了六十多年。

影片花了不少篇幅去刻畫她的日常。

我們可以看到她家中的陳設,擺放的相框,種種與回憶相關的物件;

也可以看到她工作的環境,與他人相處的狀態,以及在危機時如何秘密現身,幫助人們擺脫麻煩。

這種細膩而瑣碎的呈現方式,從一開始就為影片奠定了生活化的基調。

與此同時,片中塑造的戴安娜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所向披靡的正義女神形象,而是更貼近一個需要為瑣事煩憂的普通人。

只不過她揹負的過往無人可以分享,只能在飛機飛過時抬頭望向夜空。

當服務生收拾掉桌上的餐盤,問她是不是在等誰時,她微笑著迴應“我是一個人”。

這句舉重若輕的臺詞,一語雙關地道出了她孤獨的生活狀態。她就像紮紮實實在現實中的普通人,有一樣的苦澀,一樣的孤獨。

當然,這種孤獨不僅僅意味著對戀人的懷念,也包含著一種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身負使命、獨自前行的宿命感。

如果說第一部完美刻畫了神奇女俠從不諳世事到融入人類的成長,那麼這一部中,我們將在她身上見證的就是神性與人性之間的掙扎。

作為宙斯之女,戴安娜生來就是自帶神性的,不僅天生神力,在天堂島的成長經歷,也使其成為普世意義上的“真善美”之化身。

她通曉上百種語言,這個技能設定本身就很有象徵性——她的力量不是為破壞而生,而是為了保護,為了維繫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共存。

然而,與人類相交往的經歷,漸漸喚醒了她身上的人性。

她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品嚐過愛情的美好,也體會到失去的痛苦……這一切都讓她無法做一個高高在上的旁觀者,而是像所有普通人一樣感受著悲歡離合。

正是這一部分人性,讓神女也有了軟肋。

所以在面對擁有未知力量的許願石時,她會忍不住默默許願,讓自己死去半個世紀的男友“復活”,儘管她不知道這樣的舉動將付出何種代價。

這段穿越時空的短暫重逢,浪漫美好又令人唏噓。

因為靠“作弊”是無法實現內心願望的——這是戴安娜在童年時就已經學到的道理。

但即便如此,人在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的時候還是會抵不住誘惑。

當越來越多的人在許願石的蠱惑下走火入魔、放縱慾望時,世界陷入了紛爭和混亂,而糾正世界的重任再次落到了神奇女俠身上。

這一次,為了保護人類不被自身的慾望毀滅,她必須捨棄失而復得的快樂,犧牲自己的情感;

在目睹了好友的黑化墮落後,也不得不懷著心痛的心情與之決戰……

在所有被迫作出的選擇中,戴安娜所要戰勝的並不是那個許願石,也不是強大的反派,而是人性的弱點——是在擁有了可以實現慾望的能力後,學會戰勝貪念,不被慾望所擺佈。

不少人看完這一部後,都很不解為什麼神奇女俠的戰鬥力不如以往。

按照傳統超英大片的套路,到了決戰關頭,主角一通操作把反派按在地上摩擦,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場面。

但在神奇女俠眼裡,她看到的只是誤入歧途、需要拯救的人類。

她並不想傷害人類。

哪怕穿上金鷹戰甲,也不是為了攻擊對方,它只是一個盾牌。

從始至終,片中戴安娜的武器都是真言套索。

她只是藉助“真言”的力量幫助人們看清真相,從而戰勝自己的心魔。

從這一點來看,《神奇女俠1984》其實是非常內斂走心的。

它追求的不是那種毀天滅地的battle後正義戰勝邪惡的滿足感,而是深挖人物的精神世界,把選擇權交給心存美好的人類。

蓋爾·加朵在談及這個角色時也曾說道,戴安娜雖然是一名長生不死又充滿力量的女神,但最吸引人的地方卻在於她的脆弱和不完美之處,在於她真情流露的瞬間。

她對人類世界的愛裡,既有神性的悲憫,也透著人性的溫熱。

而在全力塑造人物的同時,影片還以幻想式的設定與寓言式的敘事,呼應著當下越來越走向分裂的社會現實。

它所聚焦的80年代,美國正處於力量與驕傲的巔峰,經濟恢復繁榮,文化發展迅速。

這一時期,表面上看民眾生活自由,物質和精神都得到了極大滿足;實際上,消費主義滲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

人人都活在一種慾望膨脹又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中。

所以面對許願就能成真的石頭,窮人渴求一夜暴富,富人想要更多權力,普通人想變美變強……一旦得到又想要更多。

比如反派之一麥克斯·洛德,是個滿頭金髮的浮誇商人。

他在獲得許願石後,掠奪的東西從錢財變成公司、地產、石油、核彈……做上總統後還透過衛星向全球民眾“佈道”。

這個人物“內涵”懂王的意味很明顯,但影片對現實的影射遠不僅於此。

而在於——片中的人們實現“願望”是如此容易,這讓他們忽略了所需付出的代價。

當人人都被慾望吞噬而陷入鬥爭、走向隔閡時,那個分崩離析、混亂失序的世界,就是必將面臨的後果。

反觀當下,這難道不是天災人禍不斷的2020年,我們正在見證和經歷的歷史嗎?

在電影裡,末世危機最終不是靠英雄救贖的,而是靠人類集體的自我覺醒——正如電影之外的現實,我們也無法寄希望於英雄,只能做好自己。

如果每個人都試著去戰勝自己的弱點、學會善待別人,這樣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從這個層面來看,《神奇女俠1984》正是當下我們最需要看到的那種大銀幕電影,它在發人深省的同時又撫慰人心。

在引人深思的內涵之餘,影片還貢獻了不少賞心悅目的浪漫名場面。

比如戴安娜和復活的史蒂夫坐著隱形的飛機,穿越獨立日的煙火:

我想,不論是女神的顏粉還是cp粉,看到這一幕應該都會一本滿足吧。

導演曾在採訪時說過,“今年已經如此困難,若這部電影能為觀眾帶來多一點歡笑、愛和希望,就是我們製作電影最大的使命。”

或許正是帶著這樣的想法,影片才會顯得格外溫情。

還沒看過的小夥伴,今年的聖誕不用再在家裡思考重溫哪部老片了,不如走進影院感受下這部暖心之作吧~

23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費曼為吳鎮宇慶生,一貫的古靈精怪:不要再偷我的車和牛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