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我居然花了12元…
抱著好奇和看戲的心態,看完了郭導的《冷血狂宴》。
全程沒有快進,沒有瞌睡,也沒有罵娘。
我想我是瘋了…
電影主線——營救吉爾伽美什
電影支線——打架+扯皮+打架+扯皮+打架
劇情演員什麼的我不指望,12元全當給了特效(畢竟國內CG真人電影第一人)
氣人的是,直到電影結束也沒能看見吉爾伽美什的臉,難道是我不配嗎?
這裡引用爾冬升導演一句話:
敬明啊,你學的是什麼電影體系?
我們常說,一部作品不溫不火最可怕。
最好的結果只有兩種:一是好評;二是差評。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郭敬明的《冷血狂宴》已經“成功”了。
電影本身不多聊,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應該在院線上映的《爵跡2》,變成了網站首映,並改名為《冷血狂宴》。
原因有兩個:
①預售票房只有8000元
②范冰冰事件
從30好幾的電影票到現在VIP會員12元付費觀看,想必他已經打好了如意算盤。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院線上映和網站首映兩者之間需要多少成本?
院線上映得宣傳,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還有就是票房分賬,國內電影票房分賬比例:
①3.3%特別營業稅及5%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②影院及院線提留的票房收入比例為57%
比如《爵跡1》票房是3.8億,那麼票房回款為1.4億左右,相比1.5億的製作成本,無疑是賠本的。
還有一點,票房和排片量成正比,排片量又受電影質量的影響。
一部觀眾不認可的電影,即便有大IP大明星,也不會拿到很高的排片量,票房自然也不會高。
米其林三星有這麼一個概念:好的美食,值得為此付出一場旅行。
同樣,一部好的電影,即便颳風下雨,也值得去電影院觀看。
只能說《冷血狂宴》它還不配!
網站首映,顧名思義就是在網站平臺上播放,它需要成本嗎?顯然是不需要的。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電影都放棄了在院線上映,轉為網播。
這看似是一種掉價的行為,可其實這是院轉網成功的開端。
看似鋌而走險,其實從投入成本來看,卻是風險性最小,最容易賺取到流量的一種行為。
首先宣傳費用就能節省一大部分,最起碼不用再往外掏更多的錢。
其次,低票價也更能讓觀眾接受。
而且為了流量和更多的分成,網路平臺也會在宣傳中更加主動和賣力,以達到二者共贏。
竟然能拍電影,說明郭敬明不傻,他選擇放棄院線轉向網路,足以證明他是一個聰明的商人。
回顧2016年第一部《爵跡》上映時,經過數十天的放映,才獲得累計票房3.8億元,觀影人次為1139.1萬人。
《冷血狂宴》上線僅4小時播放量超2000萬。
到12月11日,該部影片播放次數已突破8000萬次。
按照VIP會員12元來算,票房將近10億元。
這麼看來,郭敬明的選擇是對的。
第二個值得聊的是,郭敬明說要賣房拍《爵跡3》!
有訊息稱《冷血狂宴》總投資為7個億。
其中真假,不得而知…
雖然說CG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很高,但就從視覺呈現上來說,明顯是縮水的 。
不過效果確實要比第一部分好一些。
如果真是7個億,那麼演員的片酬絕對佔了大頭。
吳亦凡、TFBOYS、陳偉霆等等,可謂是請來了娛樂圈的半壁江山。
在第一部虧損的情況下,他還會在第二部上砸錢嗎?
情懷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有人說:郭敬明把一部電影的成本剪出了兩部,成本是挺高的,分成兩部應該虧得不多。
郭敬明何等身家,還需要賣房拍電影?
天眼查資料顯示:
他任職10家企業,其中,最世文化是郭敬明商業運作的主要平臺,由他100%控股。
出版人路金波算過一筆賬,《最小說》每發行一本,郭敬明提一塊錢,每年都是近千萬元收入。
作家和導演兩個身份也為他帶來了不少的收入。
5部電影票房累計22億。
除去這些,作為綜藝常客的郭敬明,光是通告費就非常可觀。
那麼賣房拍電影只是一場營銷罷了!
最後,來聊聊郭敬明的電影體系。
作為一個電影作品幾乎不超過6分的導演,他說自己的電影體系是習慣臺詞量少一些。
但《小時代》三部曲的臺詞也不見得少,反而是多而雜,啪啪打臉!
02年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
所學內容主要是攝像、剪輯和音訊影片工程,看似多,實則只是學了皮毛,至今也沒畢業。
他確實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體系,但沒有成熟的電影體系。
郭敬明愛掉書袋,他可以給你講很多理論概念,卻不知道該怎麼教演員瞭解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動機,情感層次。
以為理論可以彌補真實的缺失。
在《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上,恰恰證明這是彌補不了的。
來看看郭敬明和陳凱歌對演員的評價:
場景:《F小調幻想曲》王鏘進門片段
陳凱歌點評:
王鏘,你現在還是演,在演大明星,非常做作,你上誰家去這麼走路,不得被打出去?
我寧願你什麼都沒做,正常狀態才好。
人對你打招呼不得回一聲啊,你是對他有仇還是有意見啊?都沒有。
我一再說了,在一個競爭社會中間,你不得不扮演豺狼。
但內心深處你不是一豺狼,人家對你說話,最起碼給一笑容。
郭敬明點評:
裝一個明星那個調,拿的有點高了。你這麼走路,沒有電影感,再放下來一點會更好。
導演是演員的老師,老師自己都不會,又怎麼教演員。
一句萬能的: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還是請允許它的存在,成了他行走電影圈的制勝法寶。
明眼人看來,這就是一種逃避,不能坦誠的面對自己,更不能坦誠的面對作品。
所以我們看《小時代》裡的姐妹花撕逼就像看笑話。
看《悲傷逆流成河》的校園暴力就像看偶像劇。
看《爵跡》裡的明爭暗鬥就像看鬧劇。
郭敬明導演,不僅僅少了專業性,更少了一份自知之明。
不過,好在他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