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賦》的口碑近來經歷了過山車似的下滑。
從豆瓣開分8.9,下降到如今的6.2,儘管和當下不少國產劇相比,這一分數依舊能說得過去,但作為該系列的收官之作,無疑是令人尷尬的。
要知道,這一於2009年播出的歷史劇,僅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就有著9.3分的頂級口碑,第二部《縱橫》以同樣的高水準保持了這一分數,即使是口碑稍弱的第三部《崛起》,也拿到了8.5分的不俗成績。
畢竟,相比於《大秦帝國》前三部的主角,本劇所講述的秦始皇故事,早有太多的影視劇進行改編。2001年古天樂主演的穿越劇《尋秦記》、同年張鐵林主演的古裝劇《呂不韋傳奇》,以及2007年張豐毅主演的劇集《秦始皇》,都對秦始皇從出生到去世的這段往事,有著各種刨根問底、戲說傳奇的拍法。
所以,《大秦賦》面臨的問題,不是怎麼展現秦始皇這段歷史故事,而是避免前人採用過的策略。
這對於向來以歷史正劇而著稱的《大秦帝國》系列來說,並非難事。因為絕大多數有關秦始皇的影視劇,都停留在挖掘呂不韋和秦始皇那“私生子”關係的秘聞,亦或者是嫪毐和趙姬之間的床笫之事。
而《大秦賦》的重點,則是權力的交割轉讓,君臣的模糊界限,以及秦國自身錯綜複雜的派系鬥爭,秦國和六國的微妙關係。
這種大格局上的謀篇佈局,是很多打著戰國曆史背景的古裝劇所難以企及的。而它的創造者,則是小說原著作者孫皓暉先生。
1973年,孫皓暉考上陝西師範大學。讀書期間,遇上批林批孔運動,他與人聯合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女兒經>批註》,認為這本書是“浸透孔孟之道的害人精。”
△ 孫皓暉發表的文章
後來他寫《大秦帝國》,極力推崇法家,對儒家有貶低傾向,引起不少人的質疑,或許就與這時候的學習和思想有關。
畢業後,孫皓暉去了咸陽地委宣傳部任理論教員。
1980年代初,改革開放後永珍更新,年輕人對建設國家充滿熱情,喜歡寫文章指點江山。
比如,西北大學歷史系一位王姓畢業生,曾和三位朋友聯合起來給中央寫了一份報告,分析國家的經濟動向,被稱為“四君子”。
孫皓暉也幹了類似的事,他與人合寫的一篇關於法制建設的論文,在北京引起反響,包括北大在內的好幾個學校,爭著要他去讀研或工作。
最終,他選了家門口的西北政法學院,當了老師。
1988年,中央電視臺製作的6集紀錄片《河殤》播出,對中華傳統的“黃土文明”進行了批判,認為其導致了保守、愚昧和落後。
他很反感,決定糾正這種觀念。正好,當時他寫了一本書《金色的農業帝國——中國古代經濟法治史》,長達80多萬字,雖然沒能出版,但藉此對中國歷史進行了一個系統的梳理,並從中得到一個認識:
秦帝國的一系列改革和所沉澱下來的文化要素,為中華文明進行了奠基。
他決定從秦史入手來做這件事,但又不想寫成學術著作,那隻能給知識分子看,沒法向老百姓普及,影響力有限。
1993年春天,孫皓暉開始動筆。當時他44歲,已調到西北大學,擔任法律系的教學科研副主任,也是經濟法學的學術帶頭人,但他選擇走出舒適圈,去挑戰另一種人生。
1995年,《大秦帝國》第一卷劇本寫完,引起了陝西省委宣傳部的重視,決定給他放兩年假,把這個事情做完。
兩年後,劇本是寫完了,但他已對秦朝歷史有了很深的感情,想接著寫成小說。單位不可能一直讓他休假,所以他又做出一個決定,辭去教授職務。
為專心寫作,1998年,他帶著妻子去了海南,在海口一個小區隱居起來,遠離熟人圈的瑣事,南方氣候又適宜,適合搞創作。
早上11點起床,開始工作,一直寫到晚上。有時候一天能寫萬字,有時候只有幾百字,但一直持續著。他認為寫長篇小說,不害怕慢,最害怕中斷: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寫作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比如《水經注》《齊民要術》等,要知道老秦人當時種什麼、吃什麼......沒有團隊或助手幫忙,完全由他一個人研究。
這有些像路遙寫《平凡的世界》,把好幾年的《人民日報》翻了一遍。寫大部頭小說是個體力活,而陝西人耐得住苦,所以才能幹成大事。
寫作過程中,孫皓暉也學會了使用電腦,最早的DOS系統。整部作品完成,用壞了4臺電腦,鍵盤上的字基本都給磨模糊了。
2008年春天,終於寫完《大秦帝國》最後一部的最後一個字。
此時他已年近花甲。從海島回到西北,世事滄桑,又無怨無悔。
△ 全套《大秦帝國》,可作為鎮家之寶
2009年開始,由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相繼上映——《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因其大國之爭的劇情和雄偉的氣魄,被稱為:
中國版《權力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