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電影《少年的你》正在熱映之中,這部反映青少年成長問題和校園欺凌問題的影片,收到各方追捧。
不可否認,電影非常深刻地挖掘了校園欺凌的發生過程和形成原因,每一個認真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會為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情節而陷入沉思。
作為電影的主人公,陳念在劇情中向警官傾吐“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變成大人”,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長大”這個話題。
一、“如何長大?”成了青少年的最大麻煩“成長問題”也許從來沒有進入過大人們的“法眼”,但是,在影片《少年的你 》中,你卻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幾個遭遇了校園欺凌的孩子,最終的成長就變成了“問題”。然而,究竟是“校園欺凌”導致了“成長問題”,還是“成長問題”導致了“校園欺凌”,似乎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01.陳念:一方面憧憬考上大學,一方面又“害怕長大”。
陳念因為成績優異,直接來到高三理科10班複習班就讀,她的最大理想就是考上“北京大學”。從她的成績來看,她有這個實力。在電影的結尾,陳念以632分的高考成績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學。
陳唸的媽媽知道女兒有“考上北大”的理想,但是她卻並沒有發現女兒內心其實也“害怕高考”的:高考後意味著“長大”,意味著“成年”,而她還沒有做好“長大”和“成年”的準備。
對未來之路,陳念感到迷茫惶恐,不知道怎樣才能度過這一難關。“理想”與“現實”變成了一對強烈衝突的矛盾,陳念“害怕長大”實際上就是想回避這對強烈的矛盾衝突。
02.小北:從小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在“暴力環境”中“畸形成長”。
小北的身世其實甚為可憐,13歲爸爸出走,隨後媽媽也出嫁了。自己跟著媽媽過了一段備受冷落嫌棄的日子,最終他選擇自己獨立生活。然而,獨立生活並沒有那麼容易。
小北在獨立生活的過程中,受到了社會暴力的影響,並捲入其中。經常出入賭博場所或浪跡街頭的他,也因此而陷入了各種打架鬥毆事件,有著多次進入警察局的經歷。
在“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小北,竟然能夠說出“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心靈之語,這著實也讓人感動了一把。但是,這也並不能掩飾其“暴力思維”的種種特徵,在他的概念中,只有“拳頭”能夠解決問題。無論是在影片前面想用“毆打”的方式為遭遇欺凌的陳念報仇的情節,還是影片最後想用“強姦猥褻罪”的方式來為陳念“過失殺人”進行頂罪的情節,都顯示出“畸形的成人思維”。
社會青年小北在暴力環境中得到的是“畸形成長”
03.胡小蝶:因無法面對和處理現實中的欺凌而跳樓自殺,“拒絕長大”。
胡小蝶長期遭遇“校園欺凌”:拍照,毆打,侮辱,如此等等。又不敢向人傾述,即便是傾述處理也不一定得到解決,脆弱的胡小蝶,最終因無法面對、處理現實中的欺凌而跳樓自殺,她不敢相信自己會度過難關,她終於未能度過難關,最後她選擇了跳樓自殺。
“拒絕長大”,一個美麗的生命最終在“即將成年之際”殘忍夭折。多麼慘痛的教訓啊,那些內心脆弱的孩子,往往會因為不知道如何解決“理想”與“現實”、“生活”與“欺凌”之間的矛盾而最終殘忍地放棄“生的希望”。由即將成年而產生“困頓”和“衝突”,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也許會輕易地壓倒一條生命。
04.魏萊: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因付出“暴力代價”而“無法長大”。
魏萊是一個漂亮而成績優秀的女孩,但是誰也不曾想到她竟然也是害死胡小蝶、欺凌陳唸的主謀。在影片中,她似乎是所有學生當中過得最瀟灑的一個。
她的瀟灑,一方面來自父母的“特別關愛”和強大的“經濟支撐”,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可以隨意欺負任何一個同學。這顯示出來的就不僅僅只是“存在感”,還有“優越感”,她經常嘲笑家長有鉅額欠債的陳念,並將這種“嘲笑”四處傳播,使“嘲笑”變成“侮辱”,而陳念則不堪其辱。
然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魏萊最後卻因自己的暴力行為付出了“生命代價”。她被陳念推到石階上撞摔而死,這個結局雖然和現實中的暴力行為有些差距,但這種“付出生命代價”的設計確實是現實校園欺凌中的“常見悲劇結局”。
魏萊最終為自己的暴力行為付出了“生命代價”
二、“無法處理好現實的問題”其實是一種“心理社會困境”“無法處理好現實問題”是孩子們“害怕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在心理學家看來,這種矛盾一種“心理困境”。
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埃裡克森(Erik Erikson)在其著作《童年與社會》中首先提出了“心理社會困境”(Psychosocial Dilemma)這個概念。所謂“心理社會困境”,是指個人衝突與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衝突。
個體如果能夠很好地、成功地化解這兩種矛盾衝突,那麼就會得到健康的發展,獲得滿意的生活;反之,個體如果不能夠解決這兩種矛盾衝突,那麼就會影響成長,導致各種問題發生。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困境”一共包括八組矛盾衝突:
0—1歲 信任對不信任1—3歲 自主對羞恥和懷疑3—5歲 主動對內疚6—12歲 勤奮對自卑12—19歲 角色認同對角色混亂20—34歲 親近感對孤立感35—64歲 普遍關注對自我專注65歲以後 圓滿感對絕望感
埃裡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一種“心理社會困境”;在青少年時期,這種“心理社會困境”主要表現為“角色認同對角色混亂”的矛盾衝突。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身體”和“內心”都非常不安定的時期。青少年在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會面臨一些獨特的問題。
埃裡克森把這些問題概括為“我是誰”: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
埃裡克森在《童年與社會》中提出了“心理社會困境”的概念
從 現實生活和《少年的你》來看,這種“角色認同對角色混亂”矛盾衝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01.只有“我”的概念,而沒有“他”的概念。
在青少年時期,由於身體內生物性激素的增加,導致學生“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發展到最極端的時候,就產生了“自我中心主義”,學生的思想、言行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不考慮周圍環境和他人因素的影響。
“我”的概念無限膨脹,而“他”的概念十分欠缺。“我”就是“自我”,“他”就是“他人”。在未成年人嚴重,“我”是最重要的,父母必須圍繞“我”旋轉,甚至世界都必須圍繞“我”旋轉。
因此,他們的角色扮演就顯得“十分單一”。在這種“單一角色”扮演下,“固執”“偏激”“任性”“自私”就會應運而生。陳念最後之所以“死不認罪”,就是為了“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能夠考上北京大學”的理想,而絲毫沒有考慮到家人、小北、警方的處境和感受。
02.“被成年”和“偽成年”。
所謂“被成年”就是孩子沒有達到成人的條件,而父母將其視為“已成年”。比如孩子已經16歲了,父母已經把他當成一個“大人”看待,那麼無形之中就會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但是孩子的內心還無法及時處理這種角色轉換,甚至有的孩子到了18歲仍然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成年。
於是就會造成這麼一種情況: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角色認識去做的,他們仍把自己認識為“未成年的孩子”; 而大人們已經將他們看作“成年人”或“即將成年的人”。
陳念尚未成年,而她的媽媽卻早已把她視為“能幹的成年人”,她把陳念獨自留在家中,讓一個孩子來面對和處理那些前來討債的人,而她自己逃出去躲債去了!這種“被成年”的痛苦,或許只有陳念才能夠真正體會。
所謂“偽成年”即是指孩子沒有達到成人的標準,但孩子自己將自己視為“已成年”。這種“偽成年”或許是自己主觀臆想,也或許是環境逼迫所造成。
電影中的小北,即是“偽成年”的代表,他企圖保護陳念,但保護的方式竟然是對欺凌者“以暴制暴”和在警察面前“頂罪庇護”涉嫌故意殺人的陳念。這種思維,仍然屬於少年時期的非理性思維。
“被成年”和“偽成年”是青少年“角色混亂”的一種體現
三、如何理清“角色認同”,走出“心理社會困境”?在青少年階段,青少年必須根據自己的各種自我知覺、生活經歷、文化認知、人際關係、社會環境等來處理好自己的種種角色,這些角色不是孤立分開的,而是聯合統一的。
如果青少年不能處理好所有角色的協調和轉換,那麼就會陷入嚴重的“心理社會困境”:無法調和各種角色之間的矛盾,無法認識到自己應有的角色。
《少年的你》反映的是“校園欺凌”主題,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在最後卻並未提出“解決校園欺凌”的方法和途徑。導演僅僅是擺出了“問題”,“思考”的事交給大家。
如何理清“角色認同”,走出“心理社會困境”?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應值得特別重視:
01.強化“角色認識”,教育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友好處理人際關係的良好方式之一,當自己用一種“任性”或者“暴力”態度對待別人的時候,應該思考一下如果對方是自己,會產生什麼感受。
然而,處於“心理社會困境”下的未成年人,恰恰缺乏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他們只站在“自我”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行為,從來不考慮“對方”。
“角色認識”包括:對家的認識,對父親、母親的認識,對婆婆爺爺的認識,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認識、對自己角色的認識。
“換位思考”是指:從“我”的概念轉換到“他”的概念中去。思考問題,言行舉止,都要既考慮“我”的角度,又考慮“他”的角度。這個“他”包括家庭成員、同學朋友、老師長輩及陌生人。
02.學校教育應加強“人格培養”,健全對自己和環境的認識。
在電影中,陳唸對前來查案的鄭警官說“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變成大人?”這個問題,既反映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困惑”,也體現了教育在“引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漏洞”。
現在的學校教育,已“成績”為中心,無限地擴大“分數”的力量,從而忽視了教育本身,忽視了如何引導孩子成長,忽略了幫助孩子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孩孩子越來越“封閉”,面對成年人世界,他們不願開口說話。
所謂“人格”,就是指人的個性化行為、情感和思維反映模式。具體說來,就是要教會孩子回答這幾個問題:“我是誰?”“如何獲得自尊?”“如何應對自卑心理?”“如何面對環境和群體?”。
03.避免“猜忌式的自我預言”,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謂“猜忌式的自我預言”,是指自我通常預見他人行為的不友好,然後又以不友好的方式對付別人,結果引起對他人的攻擊和敵對反映。
這種預言的特徵是“自我猜忌”,也就是從來沒有真正去證實,只是憑自己的“感覺”,再加上主觀的“猜忌”,於是就認定對方是不友好的,然後就開始排斥、反對甚至毆打對方。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因為“看了他一眼”對方就惡意猜忌而大打出手的現象,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未成年人,恰恰容易因為自己的這種“猜忌式的自我預言”讓自己陷入欺凌或打架鬥毆的惡性迴圈。
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積極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絕不能憑空惡意猜忌他人併產生報復打擊的行為。有時候,惡意猜忌他人就是暴力產生的源頭。
結束語:在電影《少年的你》中,陳唸對鄭警官傾吐“從來沒有一節課教會我們,如何變成大人”,深刻地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社會困境”。在未成年世界中,“害怕長大”和“拒絕長大”是心理社會困境的表現,而“畸形成長”和“無法長大”則是心理社會困境的結果。但是,任何人的成長都主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未來的成長和命運。最後,我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來結束全文:“路上總會有陰影,但抬頭總能看見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