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吳京的妻子謝楠在網上曬了一張兒子的照片,瞬間登上熱搜。
6歲的吳所謂背對著鏡頭,緊握拳頭,舉起雙臂,背部線條和手臂線條清晰可見。
網友一看就炸了鍋:
“震驚,這運動基因太強大了”“《戰狼3》沒有他我不看”
“我感覺我俯臥撐不一定幹得過他”
好傢伙!老阿姨留下了慚愧的淚水
還有網友曬圖反省,人家6歲的線條是那樣,而自己的肉是這樣。
吳所謂出生時因為早產,才 5 斤不到。後來在謝楠悉心照料下才茁壯成長。吳京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他的孩子在 25 歲之前,要學會散打、籃球、游泳、騎馬、射箭、武術、滑雪等。
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看他的帶娃日常,不是帶娃運動,就是和娃打打鬧鬧,舞刀弄棒。
謝楠調侃道:照這個練法,我很快就不敢黑他了。
近一兩個月,還有一個熱搜,就是“中考改革要逐年增加體育的分值,達到和語數外同等的100分”。
家長們戲稱“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日子終於要來了。但更多的家長擔心孩子兩頭不討好:提高體育鍛煉比重,孩子減少學習時間,浪費精力,最後中考扣分;保證學習時間,減少運動訓練,最後體育失分。
無論哪種聲音,潛臺詞都是:運動可沒有其他事情重要。
事實真是這樣嗎?
看著吳所謂從一個早產兒到現在身體棒棒,除了家人在飲食方面的調理外,我想運動一定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以前,我們只是覺得運動可以健身,但其實,運動還能健腦,讓我們更聰明。
這一觀點源自一本書《運動改造大腦》,哈佛大學醫學院超過20年的潛心研究,重新整理了我對運動的認知。
這本書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約翰·瑞迪所著,他同時也是臨床精神病醫生、跨學科研究專家、暢銷書作者,國際公認的神經精神醫學領域專家。
書中首度公開了革命性的大腦研究,透過美國高中的體育改革計劃、真實的案例與親身經歷、上百項科學研究證實,運動不只能健身、鍛鍊肌肉,還能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讓你更聰明、更快樂、更幸福。
所以,還在擔心運動影響學習的家長,可以放寬心了。雖然我們普通人不會像明星那樣讓娃訓練這麼多專案,但是從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鼓勵他堅持一項喜歡的體育運動,是最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
運動改善大腦功能,提升學習能力
運動不僅能讓身體更健康,還能增強大腦功能並完善其結構,而後者恰恰是被很多家長所忽視的。
本書開篇,就介紹了一個美國高中體育課的奇蹟。芝加哥珀維爾高中開展了一堂“學習準備型體育課”,學生們在早上上課之前,需要先完成一項任務:1600米長跑。
不是跑完全程就算哦,而是要求每個學生設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1600米,平均心跳要保持在185次以上。
老師給學生打分的依據是努力程度,而不是速度。他們認為,盡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驗,僅僅是上半學期結束時,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平均成績也超過全州平均水準。
除此之外,還有更讓人滿意的成績。
TIMSS是一項考察數學和科學的考試,聚集了全世界的優秀學生。在這個全球統考中,一向由中國港臺地區、日本、新加坡等地包攬前幾名,美國學生的表現並不出色,一些精英發出了“美國和亞洲國家的教育差距正在擴大”的感慨。
但是,在這堂新型體育課推廣後,內珀維爾的學生在這項測試中取得了科學世界第一、數學世界第六的成績,美國的平均成績在16名。
以前我們總是調侃: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珀維爾高中的實驗證明,數學雖不是體育老師教的,但是數學成績的提高,有體育老師的一份功勞!
內珀維爾高中的案例背後,其實隱含著生物神經學的原理。
研究表明,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建立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大腦能夠做好準備、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學習。
2007年,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運動後學習詞彙的速度比運動前提高了20%。
在我們的大腦中,負責長時間記憶的是海馬體,當海馬體受到疾病影響的時候,記憶力就會出現衰退,學習效率下降。
對孩子來說,想要增強海馬體,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運動。
運動可以產生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它被稱為“大腦的優質營養肥料”,是大腦的可塑性的重要推手,而運動會讓這種神奇的腦細胞肥料變多。
也就是說,體育課為大腦提供了學習所需的原料,而課堂上的學習則促使新生的神經細胞連線到神經網路中。
不要給孩子買那些廣告上的補品了,想讓孩子學習更高效,不是靠吃點兒什麼靈丹妙藥讓大腦聰明起來,運動,就是最好的健腦丸。
當孩子昏天暗地背單詞卡殼時,不如先放一放,帶他出去跑跑步、打打球,換換腦子再回來,他記東西會更快。
運動改變注意力系統 讓人更專注
運動除了會活躍大腦以外,還可以改變孩子的注意力系統,讓他們不再分心,更專注地學習。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叫薩姆的男孩,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其實他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不差,就是沒辦法好好專注學習。
為了向大家證明自己並不笨,他在大學期間參加了橄欖球和長曲棍球的業餘聯賽,每天早上從5點開始訓練,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透過運動,啟用大腦,會刺激三大物質的出現,內啡肽、血清素、多巴胺,創造大腦良好環境後,專注力和記憶力得到明顯提升。
後來,薩姆成為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合夥人,獲得了事業的成功。直到現在,他依然每天早上堅持跑步。
長期的運動讓薩姆獲益,他學會了如何去控制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他把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和會議安排在早上,因為這時候,他剛剛運動完,大腦細胞十分活躍,對注意力可以起到鎮定作用。
而到了下午,這種鎮定作用就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雖然他無法完全克服這種障礙,但是他至少找到了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並能充分利用這一個時間段來做最重要的事情。
運動改變壓力狀況,解決焦慮
眾所周知,運動會讓我們更健康。家長們糾結的原因,其實不是排斥運動本身,而是擔心運動佔用了孩子的學習和休息時間,負擔過重。
畢竟,現在的孩子學習本身就夠辛苦了,哪個不是每晚1-3個輔導班,週末還要繼續學習音樂、美術等各種特長班?現在突然要逐步將體育提到和語數外同等分數,豈不是壓力更大?
在當下這個時代,孩子從上學開始,就會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承擔各種各樣的焦慮。輕微的壓力可以啟用神經元內在的修復和恢復機制,可以說,沒有壓力也就不會擁有出色的適應和生長能力。
但對於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的孩子來說,壓力過大超出心理承受能力,也許會給一個家庭帶來毀滅性的傷害。
這兩年,類似的新聞屢見報端:
4月7日晚上,江蘇南通市如東民生銀河灣,一名15歲初二男孩從19樓墜落,不幸不治身亡;
3月24日,河北一名9歲小學生,從15樓自殺身亡。據悉,男童父母工作忙碌,將孩子交給姥姥照料,因為無人輔導和監督,多次沒有完成網課和作業,被老師公開點名批評,因承受不了壓力,孩子選擇跳樓自殺。
父母無法時刻保護在孩子身邊,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需要孩子獨自應對壓力、承受焦慮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我們怎樣才能保護好孩子的心理、精神健康,教會孩子疏解情緒、走出心理困境呢?
《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給出了答案:幫孩子養成運動習慣吧,越早越好。
熱愛運動的人,只知道運動能解壓,能讓人愉悅,卻不知道我們感覺欣快的真正原因是:運動讓大腦處於最佳狀態。
這個結論有著堅實的神經科學的理論依據。
神經元分支間的連線點是突觸。突觸之間並不真正觸碰,神經學家所說的“連線”,是指建立一種聯絡。
大腦中約80%的訊號是由兩種神經遞質傳送出去的:穀氨酸鹽和γ-氨基丁酸。前者刺激神經衝動,後者抑制衝動。它們和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一起調節大腦的活動。
失衡的大腦會引發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現有的大多數改善精神狀態的藥物,都是以調節這些神經遞質為目標的。所以,長跑1600米就能產生和服用藥物一樣的效果,因為運動提高了神經遞質的水平。
除此之外,運動還透過分散注意力、緩解肌肉緊張、增加大腦資源、提高恢復能力來跑贏焦慮。
愛運動的孩子,不僅不會變壞,還會更積極、陽光、抗壓能力更強。
記得小時候,每個學校都有幾個無人不知的“風雲人物”,他們基本都是體育好的人。體育全能,或者有一兩項擅長的體育專案,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我家孩子就經歷了從體育不好帶來的自卑到體育好養成自信這個全過程。
他以前身材有些肥胖,跳繩總是不及格。別的孩子跳繩輕盈連貫,他每次落地都發出“咚咚”沉重的腳步聲,而且跳不了幾個就會絆倒。同學無意間的鬨笑,讓他非常自卑。
後來,我每天晚上帶著他到樓下練習跳繩。沒用上2個月,他就已經超越了班級裡的大多數同學,體重也降下來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從中積累了自信,鬥志和勇氣也隨之被激發了,一個多月下來,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精神面貌也為之一振。
人的自信和成就感,就是這樣一點一點鑄就的。當孩子親身體會了付出帶來收穫的滋味,他就不會懶惰。而體育鍛煉,就是達成這一迴圈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在美國教育中,運動比文化成績更被重視,體育精神更被推崇,因為熱愛運動經常運動的孩子,不光智商高情商也高。
因此,美國常青藤學府的高材生,絕大多數都是在體育方面具備一技之長的人。孩子在世界上走的越遼闊,越會發現,在學習成績之外,運動能力更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應試指揮棒下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鍛鍊?
統計資料顯示,有大約二分之一的人開始一個新鍛鍊計劃後,會在6個月到1年之內放棄。主要原因就是一開始就進行高強度運動,結果生理和心理上都很難受,所以放棄。
養成運動習慣的最好方法,一個是循序漸進,另一個是加入小組。
小學以上的孩子,推薦以下幾種運動方式,學習累了,隨時運動一下換換腦子:
跳繩
跳繩可以說是最容易也最有效的運動。它的好處非常多:加強肢體靈活性、提升心肺功能、幫助孩子長高、提升新陳代謝......給孩子買一根跳繩,每天回家跳15-30分鐘不等,增強耐力,循序漸進。
跑步
健身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有氧代謝能力,除了鍛鍊心肺功能,讓人心情愉悅外,還會增加大腦的血液流動,促進腦部發育。跑步還能培養孩子的耐性、忍受艱苦的能力,體驗超越自我的快感。
游泳
游泳被譽為“運動之王”,除鍛鍊身體提高體質外,更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求生技能。就算不考試,游泳這項運動也絕對讓孩子受益終生。相對可選擇性體測專案,只要每週保持鍛鍊頻率,大多數孩子經過專業適當的訓練方式,游泳取得好成績更容易,比起長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游泳成績的提升空間更大也更快。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瞭解了運動這個免費的“靈丹妙藥”。然而,不管運動有多少益處,科研多麼有力地證明運動可以改造大腦,如果不採取行動,一切都是虛幻。
所以,讓孩子動起來吧!大腦會感謝我們的付出,並給你成倍的回報。
先不必探求哪種運動最好,能方便融入日常生活,並被孩子長期堅持的,就是最好的。運動強健的不僅是孩子的體魄,未來可能的高分,更能塑造孩子的大腦和精神。
相關書籍推薦:
《鍛鍊改造大腦》《運動塑造孩子的大腦》《兒童大腦開竅指南:科學提升孩子的智力、語言、情緒、運動與創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