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做家務的男人》的朋友們,相信都被張歆藝和袁弘這對甜蜜夫妻撒過狗糧,可這才短短一年過去,在最近播出的綜藝《出逃兩日又如何》節目中,張歆藝卻談及自己"被生活壓得不像自己",這不禁讓我們疑惑,守著幸福婚姻和完美老公,張歆藝為什麼還覺得失去了自我?
在節目中,張歆藝對袁弘袒露心聲,表示有了孩子後,自己被生活的瑣碎壓得不像自己,失去了很多熱情和詩意,每天的規劃都是圍繞著父母跟孩子,而袁弘依舊還是那個愛聽交響樂,對生活充滿好奇的男孩,這讓自己非常羨慕。
聽到妻子這麼說,袁弘問,“那你有什麼特別希望我能夠調整的,你其實可以比現在更快樂,就是我覺得如果說生活要毀滅掉誰,那我不希望那個人是你。”
張歆藝表示,孩子0-3歲的時間段,母親的陪伴很重要,自己不想缺席,同時也表示袁弘是很好的丈夫和爸爸,只是覺得袁弘比自己要瀟灑,他就像一個在生活的人,而自己卻彷彿一路跌跌撞撞地在不斷學習中。
從這段對話中,有兩個點特別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和重視。
1、當聽到張歆藝說自己成為媽媽以後被生活改造,失去了很多熱情、詩和遠方,袁弘就表示,“那你希望我有什麼可以調整的”。
這句話很重要,婚姻中,男人不是一味地把孩子,把家務丟給妻子,而是主動提出一同承擔婚姻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女人所希望得到的迴應和最好的答案。
平衡自我與婚姻,不是婚姻中女性一個人要做的事,而是丈夫和妻子都需要一同去完成的事。
很多女性覺得自己的婚姻很累,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沒有人和自己一同承擔這些來自生活的壓力。
締結婚姻的兩個人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如果丈夫不能和妻子站在一起,那作為妻子,你需要去向他傾訴你的感受,去表達你內心的無助,讓他知道,我們是一起的,現在我的感受是我自己一個人在戰鬥,我覺得不堪重負,我需要你的援助,需要你陪我一起分擔,需要你給我力量,因為我們是夫妻。
說到這裡不免又涉及到了溝通問題,如果這時不懂得如何去正確表達感受和需求,那很可能會讓丈夫無法理解你的用意,甚至可能把一場出於尋找援助的傾訴變成一場破壞關係的爭吵。
所以說溝通依然是每一個經營婚姻的人都需要去學習的課題,大家都應該引起重視,絕不應該去繞開它。
2、當袁弘說希望自己可以做出什麼調整時,張歆藝表示不希望袁弘誤解自己的意思,她說:
“你是一個非常好的丈夫,非常好的一個爸爸,但是我覺得你就是比我要瀟灑,你更像是一個生活的人,而我尤其是前一年半的時間讓自己從一個完全無知的人變成一個有能力的母親”。
看到這段話,我覺得張歆藝是很懂得跟丈夫的溝通技巧的。她傾訴自己的疲憊,但是沒有一絲埋怨丈夫的意思,而是首先肯定袁弘作為丈夫,作為爸爸的稱職,接著再闡述自己的改變和問題,這樣既避免了袁弘誤解自己的意思,又保護了袁弘,不至於被大眾誤會他是一個不稱職的丈夫和爸爸。
那麼,我們再說回,張歆藝,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呢?
她在表達的是自己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是外界與自己的相互選擇。
因為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長,所以選擇了放棄自己的興趣,這既是一個媽媽對孩子的愛,也是源於母親這個身份的責任,但即便是這種自我選擇,她依舊感受到了自我在慢慢地被改造,顧此失彼。
焦慮好像是很多女性一直以來,尤其是新手媽媽難以擺脫的一種狀態。
在新生命到來之後,你的身份發生了變化,這個時候的應接不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媽媽。
我們需要重視的不是怎麼去改變此刻的狀態,而是調整心態,慢慢適應;我們要學習的也不僅僅是如何去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同時我們也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焦慮的源頭,不是孩子的到來,不是丈夫的缺席,而是自身的人格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因為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面對即將到來的威脅,所以我們產生了焦慮感。
袁弘對張歆藝的好,相信看過《做家務的男人》的朋友們都有目共睹,但婚姻幸福如她,同樣逃不開會有迷茫、舉足無措的時刻,這也說明了擁有一個成熟穩定的人格在婚姻裡的重要性。
都說萬事開頭難,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一蹴而就。成長自然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就像張歆藝說的自己“從前年的無知到現在變成了有能力的母親”,而我相信目前感受到了被生活壓迫的張歆藝,也會在這樣的自我覺察和逐漸調適、改變下慢慢擁有一個無所不懼,從容不迫的自我。
自我和婚姻之間其實不存在永恆的衝突,我們總是在面對變化的一開始感受到透不過氣,但只要我們有意識去做出調整,往積極的方向去改變,一定會慢慢感受到有所鬆弛。
在婚姻與自我的話題裡,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放棄全部的自我去顧全婚姻,而是尋找一種兼顧的方法去平衡它,這既需要婚姻中作為丈夫的角色的參與,也需要女性對自我人格的不斷完善。
自我與婚姻從來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而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關係。
擁有一個成熟完整的自我可以促進婚姻的穩定和良性發展,反過來也一樣。
最後,希望每個女性都能在婚姻與自我這道題中找到一個皆大歡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