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神奇女俠1984》今天上映拉。我已經去電影院欣賞完了。故事本身比較規整,符合爆米花和幻想雞血的預期。難得一見的好萊塢超英大女主,蓋爾加朵一身討人喜歡的英氣,讓人覺得她就是神奇女俠本俠。

正如外媒早先的點映review,反派的刻畫也是亮點——兩個邪惡但矛盾、令人心碎的惡棍,芭芭拉和洛德。他們擁有人性,而不是扁平的、不由分說的惡。他們之所以成為惡棍,不過是覺得“一個普通的、籍籍無名的自己”難以忍受。

在這裡我們會略略劇透一下梗概。如果你介意,可以先碼後看故事背景發生在80年代。研究員芭芭拉得到了一塊“許願石”,但它是有毒的,實現願望的同時會剝奪你最珍貴的東西。芭芭拉是個無名之輩,她非常羨慕戴安娜強大、性感、受人歡迎。於是向石頭許願成為了“頂級掠食者”,放棄了自己寶貴的人性和同情心。

而洛德許願讓自己變成了“許願石”,用無窮的慾望把世界攪亂。因為他覺得,“變強大、變成功”才是個體唯一的價值尺度。只有富可敵國,才能成為一個好爸爸,讓兒子覺得驕傲。

這兩名反派,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刷屏的劉瑜演講,“請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她在裡面說: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成功學,但是卻沒有“失敗學”。一個可怕的“失敗觀”就是成功標準的單一化。我們的教育不是鼓勵年輕人發現自我,而是逃避自我。從獨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個性逃向潮流,從冒險逃向安全。人生的目的並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說起來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圖/NPR大致意思是,不要抵制普通,而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不是一句雞湯,而是與一個心理學的底層概念有關:“無條件的自我接納(Unconditional Self-Acceptance)”。你可能會誤解這個概念,認為自我接納= 軟弱/安於現狀/不知進取。學術上,“自我接納”的準確意思是:個人完全無條件地接受自己,不管ta是否明智、正確地行事,無論別人是否贊同、尊重或愛ta(Ellis,1976)。它是心理學先驅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認為的,在這個世界上成為“一個有能力之人”所需的、最重要的東西。芭芭拉和洛德,都像極了今天“成功學的受害者”。他們擁有單一的成功標準、不能忍受普通、不能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

生活中的許多人,都是與自己較勁的芭芭拉不妨回憶一下,你是否贊同過這些話:這次必須考到班裡前10名,爸媽才會喜歡我;朋友犯錯你覺得正常,自己犯錯就會鞭笞自己:你怎麼這麼弱,這樣會被大家討厭;小地方的人不要抱什麼幻想,只有北上廣的人生才精彩;我必須成為一個年薪500萬“成功人士”,有大金錶和小汽車;你永遠不允許自己休息。即使是週末在沙發上刷一會劇,都會覺得好浪費時間。……透過“比較”來確認自我價值,的確是一種普遍的需要。但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會受到某種負面偏見的困擾。我們有一類無意識在做的舉動,就是“不斷為自己打分”,然後批評自己哪裡不對勁。

圖/MyTechFood即:不能承認自己有缺點。一旦接受了缺點,就無法忍受這些缺點。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認為,這種“為自己打分”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非理性。因為沒有客觀的依據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準確或真實的自我打分似乎不可能實現”(Ellis,1976)。不僅如此,當不斷評價自己時,我們會把那些嚴厲的批評內化,對自己產生深深的“不信”。不認為是某些事情“不適合自己”,而是認為“自己有很深的缺陷”。遇到不如意,產生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有時負面情緒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問題”,是因為我們自己覆蓋了一層“羞恥感/自我攻擊”的濾鏡在上面,卻不自知。而心理學中所說的“自我接納”,就是讓你揭掉這層濾鏡,認識自我,並在任何情況下可以接住自己。

“成為一個普通人”,並不是教你認命有種(以儲殷教授為代表的)普遍誤解認為,“自我接納”就是讓大家要看開,看淡,不要搞那麼殘酷。巧的是,劉瑜不是個普通人,也不是普通家庭。所以說到底,“這些高階知識分子不是真的讓你看開,而是教你認命”。

但是,自我接納既不是自私、自戀,也不是傲慢、或自我放縱,不是認為一切都是好的,不需要任何改善。1)自我接納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用自嘲、貶低他人抬高自己的方法實現“精神上的勝利”,但安於現狀不作改變。“阿Q精神”本質上是一種對自我缺點的逃避和防禦,與自我接納所說的“承認”是背道而馳的。2)自我接納也不是“自尊心強”自我接納(Self acceptance)和自尊(Self Esteem)是兩個概念。雖然它們的確有相似之處——即:強烈地避免負面的自我評價。但這裡有一個關鍵區別:是否迴避過高的自我評價。研究發現,高自尊與自戀呈正相關,而自我接納與自戀不相關。

圖/breath Magazine自尊是暫時的、有條件的、隨環境而變化。比如:在工作中得到認可、身體健康、戀愛順利,都有助於你更積極地認識自己。但反過來,失業、超重、離婚都會打擊自尊。與自尊不同,自我接納是穩定和無條件的。儘管你有缺點、失敗和侷限,也還是接受自己。當無條件地接受自己時,你就不會感到羞恥或害怕暴露,也更能克服內疚感,整個人都可以變得更放鬆。舉個例子:一個考了60分的學生A,不斷罵自己是個廢物。認為只有考到90分,才是個有出息的人。所以A一邊自我攻擊,一邊熬夜學習,最終考到了90分,取得了傳統意義上的成功。另一個考了60分的學生B,承認這次沒有考好,但並沒有指責自己,因為B知道自己是個慢熱的人,對剛學的東西容易忘,這不代表ta是個失敗者。而是集中在沒有掌握的錯題,提醒自己下次的目標是90分。A和B,最終都有可能成為90分的好學生,或是60分的普通人。區別在於,A不懂得“自我接納”,ta的奮鬥之路充滿了自我厭惡,因為ta的原動力是“不接受、我不滿意、我必須……”;而B的內在動力是,“我想成為……,但不管如何我能接住自己”。遺憾的是,A就是當今無數不幸福的“小鎮做題家”的縮影,ta做不到“自我接納”,可能是因為:1)從未得到過“無條件的愛”。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接受自己的程度,就是父母接受我們的程度。研究表明,在8歲之前,我們缺乏形成清晰、獨立的自我意識的能力,而是由看護人負責傳遞給我們“自我意識”。父母的積極評價可以強化孩子的某些行為,而負面評價遏制一些行為。但不幸的是,父母的評價常常遠遠超出了對特定行為的反對,而讓孩子認為這是“自己的缺陷”。父母還告訴孩子,只有得到100分,你才配得到我們的愛,才有在這個家裡存在的必要。這就是“有條件的愛”。孩子在有條件的愛下成長時,評價外源會更強,為了追求認可,很容易產生“必須讓大家喜歡我,否則我就不值得被愛”的死板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們學會了消極地看待自己,童年被拒絕的感覺造成了自我批評的傾向,這就是“痛苦的內化”。心理學認為,責怪自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因為這樣可以保護自己免受焦慮、羞恥等情緒困擾。而自我批評永遠比承認更容易。

圖/《伯德小姐》2)“良藥苦口”、“叢林式競爭”的打壓教育在中國人的信念中,要獲得成功,是一定需要吃苦的。良藥苦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種“苦”當然包括了自我的陪葬。它讓許多人誤以為,“自我攻擊”十分正常,只有不斷的自我批評/犧牲,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重申一下,“普通人得過且過就算了”(認命)和“有勇氣成為普通人”(自我接納)是兩個概念。後者是一種把自己看成一個“完整的人”的能力,包括優點和缺點。無論成功與失敗,都要重視自我。它是一種有效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能力,而不是讓錯誤破壞心理健康。自我接納,本質上是允許自己成為人。因為我們誰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我們也沒有一個人是可怕的。它不是教你認命,而是教你“去除自我內耗層面的磨損”,改掉不斷評價自己的習慣,撫平內心的衝突。也就是說,容忍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完美,並堅定地捍衛自己的“基本可接受性(essential OK-ness)”。在愛自己的同時,得到更好的結果、更強的幸福感。

從“不接納”到“接納”,一個人會發生什麼變化?1)一個接受自我的人,會從內外混亂的狀態中走出來。Ta不會習慣性地迴避當前的現實,抑制自己的情緒,或因為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處於防禦狀態。“消極”情緒也許會有,但不會以一種破壞性的方式統治著ta的內心世界。

圖/《聽見她說》2)Ta往往擁有一種“底層自信”。Ta不會迴避內心的聲音,強迫自己像“標準”一樣思考和行動。因為ta知道這會造成一種謊言感,讓自己沒法得到真正想要的生活。不管發生了什麼,ta的“底層自我”始終是穩定和溫柔的,因為內心存在一個無條件接納的堅定盟友。這讓ta更能承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將注意力放在目標上。3)擺脫“受害者心態”。這是一種強烈、持久地認為自己是“人際關係中的受害者”的心態。在回想一件事時,不會只記住消極的,或總是將負面歸因於他人。不會認為反對、批評自己的人是不道德和不公正的。Ta會對別人的苦難懷有同情心,不會覺得自己受到的傷害,總是比別人大得多。4)Ta能夠真正地享受成功。一個能夠接納自我的人,往往可以真正地慶祝成功,因為ta對自己沒有苛刻的評價,承認自己的優勢。Ta對自己的認可不是“掙來的”,也不是一種“努力的結果”,因為這是有條件的。而不能自我接納的人,即使今天得了100分,工作得了A+,也只能掙得暫時的喘息機會——因為ta覺得自己的價值只等同於最新取得的成就。

5)Ta掌握了一些“能使自己得到照顧”的事。當ta們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會做一些“照顧自己”的行動。比如睡個好覺,吃有營養的食物和定期鍛鍊,堅持那些“能讓自己好一點”的日常。當做到自我接納時,你會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多面的人,更能夠平靜地面對挑戰,因為你意識到這並不能代表你的一生。也會更容易感到理性和快樂。即使當行為和環境發生變化,也不會經歷極度的自戀或自我厭惡。自我接納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一個自我接納的人是“可怕的”,因為ta不能被戰勝,也不能被完全摧毀。

幾個幫助你進行“自我接納”的方法1)當你完成了一件困難的事,你要自鳴得意。一個被消極內心掌控的人,常常是沒法很開心地慶祝成功的。光明的一面似乎比黑暗的一面更可怕。所以,向前一步接納自己,需要首先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不要認為自己的成功是想當然,或者單純是“運氣好”。細細品味你的成就吧——我們總是太快地就進入“下一件事”,忘記外界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忽視那些積極的評價,形成“不允許自己過於優秀、快樂、性感、魅力、有才華”的習慣,被自己的夢想和抱負嚇倒。

圖/《我不能戀愛的理由》2)隨時抵制自我貶低。這是人們在無法接納自我時的一種慣性思維模式。當面對不利事件(如羞辱、拒絕、失敗)時,無意識地認為:我是個失敗者。當這種情況出現時,你需要暫停一下,對自己強調這樣一個事實:當消極的事情時,積極的特徵不會被抹去。你可以寫下一件過去讓你感覺沮喪的事,練習重新敘述當時的場景,問問自己“這是否屬實”、“我的感受是……”、“情緒強度有多大”?3)解釋整個自我的複雜性。在練習自我接納之前,我們需要首先了解自己。下面我們簡單列出6個問題,你不可以回答“從未有過”或“我不知道”:別人說我擅長……別人說我需要提高……我覺得自己擅長……在……方面,我覺得自己需要一些改進我做過的一件好事是……我犯過的一個錯誤是……4)從自我同情開始,練習自己的“善良肌肉”。自我同情是一種健康的自我接納形式(Neff,2003)。每天花上幾分鐘的時間來反思一下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批評”。用日記把它寫下來。比如說,當你遇到挑戰時,你會說什麼?寫下你所做的任何自我判斷,並仔細檢查:它們是真的還是僅僅是苛刻的判斷?什麼是更具同情心的方式來看待所發生的事情?最簡單的3個步驟:一旦你意識到自我批評,就停止思考(如果可能的話大聲說出來);對自己道歉——當你妨礙到別人的時候,會對別人做的那樣;把negative self-talk換成更有同情心的說法。例如,你在一段感情中被拒絕了,不要輕易地說“我不可愛”,而是“雖然沒有成功,但我很高興為自己爭取過”;當你負責的一個專案黃了,不要說“我是個失敗者”。而是建立一種新指令碼,比如“這次的專案失敗了,但我得到了一些以後也有用的東西”。當你注意到自我判斷和自我鞭笞時,列一張單子。分為兩類,看看這些批評是如何在以後轉化為接受的。5)閉上眼睛,想象一個無條件接受自己的“存在”。如果你覺得在“接納自我”中始終有困難,可以想象對面有一種“存在”(比如一個小精靈),具體想象出它的大小、形狀、外觀。它永遠接受你,把你的幸福當作首要目標,愛你。它是你的一部分,永遠與你同在。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就可以呼喚它。想象一下,它會說什麼安慰和支援你?6)擁抱我們的“影子自我”。自我接納也包括我們願意承認自我的一部分,比如學會接受你的缺點,或是那些不正當或反社會的衝動,而不是逃避或壓抑。即:芭芭拉的療愈,需要包括承認自己內心那一部分“成為頂級掠食者的自己”。它代表了我們本性的一個重要部分,自我要成為一個整體,必須實現“功能上的整合”。當你越能接受自己不喜歡、拒絕和批評的部分,就越能創造個人自由。有了自我接納,我們就可以肯定自己是誰,擁有什麼樣的優勢和弱點。

任何只關注“更高更快更強”的問題在於,這種導向不可避免地會使自我接納成為“有條件的”。如果自尊心依賴於“一個完善的自己”,我們就永遠不會感到完全安全或足夠好。自我接納是以現在為導向,而不是面向未來。自我接納是指你已經很好了,沒有任何條件。這並不是說我們忽視或否認我們的缺點,而是認為它們與我們的“基本可接受性”無關。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成為一個普通人的勇氣”。當我們只是一個不會飛的普通人,不會從屋頂上跳下來而不打石膏——我們也能夠接住自己不破碎,在內心深處不進行“自我欺凌”,始終將他人的判斷和自我判斷分開。最後,著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的一句話,送給所有的芭芭拉:“你也許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地成為自己”。

13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演員3》點評還有後續,於正被業內人士聯名抵制,網友態度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