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也更新到了60多集,《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終結篇,也逐漸的進入尾聲了。
《大秦賦》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等人的輔佐之下,成就天下霸業的故事。《大秦賦》播到第12集,宏大的戰爭場面,精彩的謀權戲份,再加上演員精湛的演技,整部劇看起來也是非常的有質感。
“大秦帝國”四部曲,其實就是以整個秦國的歷史為創作背景,《大秦賦》主要講述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故事,男主角嬴政和前三部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秦帝國之裂變》講述的是秦孝公在商鞅的輔佐之下,秦國開始向強國的方向裂變的故事。秦孝公是秦始皇的先祖,他也算是為秦國打下了一個比較夯實的地基。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講述的是秦惠文王嬴駟,與張儀君臣聯手,讓秦國進一步的強大,還有比較觀眾耳熟能詳的“羋八子”,她和嬴駟的感情糾葛,也是這個部分的一大看點。
《大秦帝國之崛起》則是講述秦昭襄王嬴稷在白起、魏冉等人的輔佐之下,讓秦國迅速崛起成為強國的故事,這部劇中後宮的故事也很精彩,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宣太后的故事,在這個部分也是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秦昭襄王嬴稷在《大秦賦》中前幾集也有出現,他是嬴政的曾祖父,他和嬴政沒有真正見過面,但是,在臨終之前,他夢中出現的那個可以成就秦國霸業的孩子,正是嬴政。
“大秦帝國”四部曲,主人公之間也都有著關聯,不僅如此,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每個厲害君主的身邊,也都是有一個能臣輔佐,秦孝公身邊有商鞅,嬴駟身邊有張儀,到了嬴政的時代,呂不韋就是那個關鍵人物。
然而說起《大秦賦》,小編開啟彈幕的時候,無一不是在說嫪毐,摔孩子。可是,對於嫪毐,你知道怎麼讀嗎?嫪毐[lào ǎi](?―公元前238年),是秦始皇母親趙姬的男寵,歷史上著名的“大陰人”。《說文解字》對“嫪”的解釋是“惜戀”;對“毐”的解釋卻不太好,是指品行不端正的人,而且明確說“嫪毐,秦人,以淫坐誅,故世罵淫曰嫪毐。”
可見,嫪毐這個名字有汙稱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真人名,而是類似“採花賊”這類外號,而有意思的是嫪毐的發音還有英文的“LOVE”類似。
為什麼我們只盯著嫪毐和摔孩子呢?這可是大秦帝國的終結篇啊!秦統一六國啊!
縱觀大秦帝國的發展史,無一離不開他國的能言善辯,才華橫溢之人,而這些門客、謀士也都是在各國遊學,拓展視野,以謀求士途的發展。
遊學,是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中,最為傳統的一種學習教育方式。
在中國歷史上,首先提出遊學概念的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古代遊學標誌性人物是先秦時的孔子,可以說孔子開了中國遊學風氣之先。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周遊各諸侯國長達14年之久,一生遍及衛、陳、魯、宋、鄭、蔡、楚諸國,現在好多地方都有孔子遺蹟,就是這個原因。不只孔子,先秦時期的“子”級人物無一不是“遊”出來的,墨子、莊子、孫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等,全都是著名“遊士”。
遊學博聞
孔子是最早意識到遊學對一個人性格養成和知識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的人,於是他帶領眾弟子周遊列國,開闊視野,增進學識,培養他們的毅力、品質及世界觀。他讓弟子們邊走邊學,邊學邊消化,邊消化邊實踐。故有孔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有了遊學這項活動。史學家呂思勉曾經考證過遊學的歷史記錄:“遊學”二字見《史記·春申君列傳》,曰:“遊學博聞,蓋謂其因遊學所以能博聞也。”
研學旅行
他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進行治學,莊周更是自由自在地逍遙遊,遊學一方面作為他們通曉經術、拜訪名師乃至學而優則仕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強調道德教化、修齊治平。主張德育以“行”為其出發點,靠“行”來檢驗。儒家把人的優良品格歸結為忠、孝、廉、節、仁、義、禮、智、信等幾個方面。《大學》提出:“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儒家的明德、新民、止善和致知、格物、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始至終把倫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研學旅行要聯絡實際,對青少年因人施教,從情感投資到以理服人,使他們將自己的道德目標追求變成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
當今大背景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中國人“走出去”會成為大勢所趨,如今的“遊學”更是一種“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跨文化體驗式教育。在遊學期間,學生走出去,學習當地文化、參觀當地名校、入住當地學校或寄宿家庭、參觀遊覽著名景點,是學和遊的結合。
那麼古代學子遠遊為了什麼?與現代學生暑期遊學目的不同,古代學子在科舉取士確立以後,大多是為了功名前程而離鄉遠行,遍訪名師。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進行治學,莊周更是自由自在地逍遙遊,遊學一方面作為他們通曉經術、拜訪名師乃至學而優則仕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