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影視行業的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國家扶持的專案,而部分騙子就是利用這個興起的行業進行詐騙,今天我們總結一下在影視行業裡面常見的騙局。

套路一:低門檻高收益

影視投資的門檻比較低,投資的基本金額不是太高,因此騙子會利用影視眾籌的名義,降低投資成本,然後承諾高回報引誘大家進入騙局,能騙多少就騙多少。其實在影視行業裡,每部影片的起投金額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收益也不是固定的,所以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要謹慎一些。

這些影視投資專案投資門檻極低,投資週期從一天到幾天,投資時間越長,投資收益率越高,換算成年化收益率,高達300%以上。如果你盯著收益看,很可能就上當了。

套路二:虛假宣傳

一個影視專案能片多少錢,全靠一個強大的行騙系統,很多影視眾籌騙局都會炮製虛假宣傳,吸引大家投資。

每一次影視行業出現了高票房的影視,騙子們都會如法炮製虛假宣傳。從而圈錢騙錢,只要有影視眾籌的模式在,這種推廣手段就不會少,利用票房還不錯的電影進行宣傳,吸引投資者投資。

套路三:開發APP進行推廣

不法分子甘願花費數萬甚至數十萬來開發影視眾籌APP,方便在微信和QQ等社交網站上推廣,讓被騙者看來顯得更加真實的同時,也容易把自己隱藏起來,達到其詐騙的目的。儘管成本稍高,但是更容易獲得信任感,在增高真實感的同時就能起到行騙的目的,而他們行騙的錢,遠遠比開發APP的及資金多得多。之前就有新聞報道說,有騙子團伙開發投資APP,等到投資者將足夠多的資金投入到網站和APP提供的非法賬戶之後,投資者突然發現網站或APP已經無法繼續使用或者登陸,而騙子們就捲款逃走。

套路四:利用知名導和演員做虛假背書

不法分子羅列的虛假影視眾籌專案,為了讓你相信,往往選擇目前影視行業知名導演或者演員如徐崢、沈騰、周星馳、吳京等人,來為其影視眾籌專案作虛假背書。

這樣不但能吸引投資者的視線,而且讓你看起來“很靠譜”,覺得一定“能賺錢”,還會為他們羅列的影視眾籌專案偽造各種合同,然大家無條件的相信,最後起到騙人的目的。而有了這些知名的導演和演員的背景,騙子們行動就更方便了。

套路五:冒充知名影視公司詐騙

影視行業中歷史悠久、盈利能力強的影視企業,因為出品過很多優秀影視作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容易博取不熟悉影視眾籌投資的人的信任,也成為不法分子冒充進行詐騙的手段。就像《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曾發起影視眾籌專案,理由是票房和版權收入可以分成。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個虛假資訊,是一場騙局,但是受騙的人已經虧損了錢財。

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電影投資騙局?

1,公眾號或是APP小額投資,沒有任何合同證明與證明(電子版合同一般很難取證)。只是選擇投資金額,並承諾短期內有高額返點利息(上映過的電影也能購買)

3.網站投資,金額自己掌控投資多少沒有限制,佔影片版權的份額沒有證明。資金流入到私人賬戶,這種就基本確定是騙子了,因為影視投資 資金都有一定的門檻規定,資金不是自己掌控。

4.正常的影視投資週期是4-18月,所以太短的話不是過長也不可能超過18個月。而那些承諾投資者可以短期內有固定收益的也不要輕易相信,因為影片上映的票房是無法控制的,所以不存在固定收益一說,如果有人告訴你是固定高收益,一般這樣的就是假的。

5. 影片只有院線上映之後才能分紅收益,投資人的收益是來自票房分紅,根據最終票房的高低來結算收益,投資有風險,有賺有賠很正常,但是沒有票房就給收益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並不是隨時或一個月或55天之內收益。

投資正確確實能夠帶來一筆不小的利潤,但是在獲利的同時也會承擔一定的風險,而騙子正是利用投資者想要戰前的想法,進行行騙,說的天花亂墜,等到投資者相信他們的騙言,給出資金後就捲款逃跑,導致投資者虧損。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年輕時也沒帥過,髮際線早早上移,但卻連陳道明都敬佩他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