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英國經典電視劇《是,大臣》和《是,首相》被網友尊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堪稱二十世紀最優秀的政治喜劇之一(可能沒有“之一”)。該劇的特點之一是有些一閃而過的小動作都反應了英國的社會問題。

在《是,大臣》第一季第二集中,哈克在火車上閱讀布蘭達總統訪問蘇格蘭的演講稿。在讀到“愛爾蘭人”時,哈克往座位底下看了幾眼。這個小動作反應了英國八十年代的社會問題——愛爾蘭共和軍。

1801年,愛爾蘭被英國吞併。而英國的統治給愛爾蘭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比如著名的1845年“愛爾蘭大饑荒”。“愛爾蘭大饑荒”導致愛爾蘭獨立運動迅速發展,英國在當地維持統治的成本越來越大。

1921年,英國允許愛爾蘭南部的二十六郡成立“自治邦”,愛爾蘭獨立程序開始。1949年,愛爾蘭南部的二十六郡成立了愛爾蘭共和國並退出了英聯邦,愛爾蘭主體至此徹底擺脫了英國幾百年的統治。

但早在1921年的時候,英國就透過《英愛條約》繼續控制愛爾蘭島北部的六個郡,“北愛爾蘭問題”由此產生。鑑於英國的強大和世界局勢的變化,愛爾蘭共和國成立後繼續承認《英愛條約》的條款。

但愛爾蘭內部的激進民族主義者主張“愛爾蘭島應該完全屬於愛爾蘭人”,該主張的代表就成立於1919年的愛爾蘭共和軍。愛爾蘭共和軍是追求愛爾蘭獨立的武裝,在愛爾蘭共和國建立後本來已經逐漸衰落。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血腥鎮壓北愛民權導致北愛爾蘭問題激化,愛爾蘭共和軍迎來“中興”。愛爾蘭共和軍認為收回北愛主權只能依靠武力。鑑於英國的軍事實力,愛爾蘭共和軍決定採取恐怖襲擊的方式。

依靠北愛民權運動,愛爾蘭共和軍滲透進了北愛社會的基層並利用地理位置將活動範圍擴大到了英國本土。為了追求社會轟動效果以便向英國施壓,愛爾蘭共和軍常用的恐襲手段之一就是炸彈爆炸事件。

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愛爾蘭共和軍恐襲活動的高峰時期,針對英國製造了數千起爆炸事件,連英國王儲查爾斯的“名譽爺爺”蒙巴頓(印巴分治方案的提出者)都在1979年死於愛爾蘭共和軍的炸彈。

正因如此,在《是,大臣》第一季播出的1980年,“愛爾蘭人”在英國基本就是“炸彈爆炸”的近義詞。哈克在讀到“愛爾蘭人”時就要看看有沒有炸彈,這也是當時很多英國人在愛爾蘭恐襲多發時期的真實反映。

2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片酬不夠給車加油,只為過把戲癮,卻部部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