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自從《大秦賦》官宣之後,就備受觀眾的期待,大家都懷揣著一個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嬴政,瞭解嬴政統一大秦的這段歷史故事。

的確,在《大秦賦》開播之初,觀眾們也是一致給出好評,紛紛誇讚大場面特效做得好,演員搭戲就像是神仙打架,簡直是過足了眼癮,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9。

但是在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出場後,《大秦賦》的便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口碑一度下滑,觀眾們更是對這部戲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截止今天,該劇的豆瓣評分已經跌至6.1。

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張魯一的13歲嬴政了,觀眾們紛紛表示,嬴政太過老成,根本不像一個13歲的少年。

此外,還對他在劇中優柔寡斷的說話語氣、勾頭彎腰的走路姿勢連連吐槽,說其根本不像那個霸氣側漏、殺伐果斷的秦始皇。每每嬴政出場總是讓人齣戲,不是七八十的老太就是四十歲的大叔。

其實,除了少年感不足、霸氣不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客觀原因,直接導致了很大一部分的觀眾無法對張魯一版嬴政入戲。

不錯,很多觀眾曾在彈幕中提到過這個原因,就是張魯一在《新世界》這部劇中,所飾演的鐵林太過於深入人心了,以至於,看著現在的嬴政,仍然會想到之前的鐵林。

換言之,當張魯一在《大秦賦》中出場時,觀眾們看到的不是霸氣威猛的秦王嬴政,而是那個膽小怕事且患有鼻炎的鐵林。

正因為角色的魅力太深了以至於無法擺脫掉對鐵林的記憶,所以,在看《大秦賦》時頻頻齣戲,有時竟然還會覺得是鐵林穿越了。

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串戲現象,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大家對張魯一演技的認可吧。而我們換個方向去看,如果先出來的是嬴政,後出來的是鐵林,結果會怎麼樣?

如果是《大秦賦》先播,《新世界》後播,觀眾們還會不會同樣對嬴政先入為主呢? 會不會覺得張魯一版的嬴政演得好,從而入戲對這個嬴政表示認可呢?

雖然事實已經是鐵林先入為主了,但我們還是可以想象一下,對這個事情作一下預估。不可否認,張魯一是一個演技卓越的演員了,演過很多部戲,有很多角色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所以如果真的是出現了倒轉的現象,《大秦賦》先開播的話,我覺得,認可張魯一版嬴政的觀眾必然比現在要多出一大截。

雖然長相上的確不太符合13歲,但演技是後盾,堅強的後盾,支撐著嬴政的形象,張魯一完全可以演出自己的風格。

換言之,沒有鐵林的影響之後,我們僅僅會覺得這一版的大秦嬴政和之前不一樣,雖有瑕疵,但各有各的特點,也不至於毫無水花。

其實,演員就是會有這樣的困擾,一個角色如果塑造得過於成功,那便會對觀眾們形成一個固定的形象,如果你突破自己去嘗試新的不同的角色,就會得不到觀眾的認可,反而有時候會讓觀眾覺得出戲,覺得你塑造的這個新角色不成功。

就比如像小花旦唐嫣,唐嫣本來長相甜美,身材苗條,外形上非常不錯。但就是因為紫萱這個角色塑造得過於深入人心,以致後來大家總是拿她的其他角色做對比,批評她演技史上再無紫萱。

其實,她的其他角色演得同樣很好,只不過紫萱在人們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了。即使兩個角色明明完全不同,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是觀眾們還是會進行演技上的對比。

不得不說,有一個代表性的角色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當然,能讓觀眾記得的角色相當於是你身上的一個標籤,作為一個演員總是需要標籤的,因為這是對你工作的認可與肯定。

但我還是覺得,身為一個演員,你不能只有一個標籤,而是要將你自己演過的角色都成為你的標籤。

滿身標籤的演員是成功的,因為他們(她們)在學會讓觀眾記得角色的同時又讓觀眾似乎暫時忘記了他的以前的角色,從而利用這段暫時的空間,讓觀眾再一次去接納並記住了他的另一個角色。

48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折騰了幾年,這對終於也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