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推薦的電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號稱是喪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看完全片,確實出奇的壓抑,充分反映了人性,很自然不矯揉造作的那種,誰看誰都能共鳴。
影片一開始,呈現出的是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李,他穿梭在各個房子之間幹著修水管、通馬桶等的工作,鮮少與人交流。
之後面對一個女業主的苛刻刁難,本以為他會一直沉默容忍,結果是直接將情緒爆發出來了,還有之後在酒吧喝酒買醉,聽到別人談論了幾句關於他的話,就上去與人打架發洩情緒。感覺就像是有兩個極端的性格,在沉默不語和突然暴怒之間迅速切換,沒有一點緩衝。
某一天,在得知哥哥喬伊去世的訊息後,李回到了故鄉——海邊的曼徹斯特處理喬伊的後事。
根據喬伊的遺囑,李將會成為喬伊的兒子帕特里克的監護人,李打算將帕特里克帶回波士頓,但很顯然帕特里克並不願意離開家鄉和朋友們,但李亦不願在這片傷心地久留。
跟隨影片緩慢地敘述,原來,曼徹斯特埋藏著李的一段絕望的回憶。
他本是一個有著眾多酒肉朋友的開朗男人,有著三個可愛的孩子和賢良的妻子,如果沒有發生那場火災,在妻子的港灣裡,他將會永遠像孩子一樣不成熟但開心幸福,可是沒有如果。
由於他的疏忽而造成的火災,吞噬了他的房子以及他的三個孩子,他的妻子痛苦到暈厥,無法原諒他的錯誤,選擇與他離婚。
一夜之間,他幾乎失去了他擁有的一切,而最令他絕望的是,這場災難的始作俑者是他!在警察局裡看上去雲淡風輕地詢問能否回家的他,下一秒就搶過警察腰間的手槍,崩潰到想要自殺。
從這之後,他的心一直在懲罰他,使他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痛楚,繼而選擇離開小鎮進行自我放逐。
曼徹斯特與海是帕特和喬伊的回憶,即便海奪走了喬伊的生命,帕特還是不捨得賣掉那艘回憶之舟。
在冬季厚重的積雪中,曼徹斯特小鎮也像極了一個巨大的冰櫃,冰箱裡的食物既是這件事在他心裡埋下的陰影。
一個突然遭遇家庭大變故的中年男人,哪怕平時多麼合群,都會難以和自己達成和解。
影片不想刻意表達什麼,也沒有故意昇華些高階的東西,就是很平靜地書寫著一箇中年男人的突逢遭遇,反而觀眾會覺得有高階的感覺,電影最不應該的就是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