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2019年,有大製作備受期待的電影撲街,也有小成本投資的電影賺的盆滿缽滿。

在今年的三月份,就有這樣一部哭戲電影,僅僅用了3000萬的成本就狂收了9.53億的票房,成為了今年春天的一匹“黑馬”。

投資10倍回報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改編自南韓的同名電影,陳意涵,劉以豪作為主演,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上映,首日票房就超過了《阿麗塔》以及《綠皮書》。

到了第二天,對排在第一的漫威超級英雄《驚奇隊長》也形成了威脅,實現了逆襲和反超。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臺灣的愛情電影,在豆瓣上只取得了4.8分的評分成績,因“三觀不正”“愛情觀狗血”被很多影評人吐槽,幾乎可以歸類為2019年的“爛片”行列了。

而在大陸地區狂收了將近10億的票房成績,這算是小成本電影中的大逆襲了,按照分賬比例算的話,片方可以分得3.27億的票房,幾乎是他投資比例的10倍了。

同時,這一部電影在2018年在中國臺灣地區也斬獲了2.2億臺幣的票房,摺合人民幣大約為4700萬多,已經破了當地的記錄。

這個投資回報率和去年的《超時空同居》《無名之輩》等小成本電影相差無幾。

在其他網站上,不管是評價,投資,口碑,知名度都不如《驚奇隊長》,卻能夠對漫威電影形成威脅和衝擊,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部小成本的電影憑什麼成為了最賣座的臺灣電影呢?

01,精準營銷,認準“哭戲”的噱頭

這幾年來,隨著中國產電影的崛起,型別化電影逐漸豐富起來。

科幻片,動漫,動作片,喜劇片,青春片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而在愛情劇這一塊是一個盲區和空白。

一方面,能讓觀眾走進電影院的大多數都是熱血,激烈的動作片,不管是中國產英雄的還是好萊塢的超能力英雄,都能夠讓人熱血沸騰。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電影商不喜歡做愛情片,寧願將主角設定成為雙雄戲或者是雙男主,也不願意用狗血而舒緩的愛情戲份作為噱頭。

在今年年度票房的前幾名,很多都是雙男主的戲。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主打“哭戲”作為宣傳,在上映之前,各大社交網站,網路平臺上都充斥著各種的熱搜和橋段。

“唯一觀影提示:帶好紙巾”等營銷海報相繼而出,代入感極強。

觀眾哭了,流淚了,票房就上去了,這個時候,即使電影的硬傷再多,也左右不了觀眾的口碑“傳播”,就連黃磊,胡歌等明星都在推薦和宣傳。

可見,“哭戲”在中國還是很有市場的,只是缺少一雙發掘的眼睛。

03,聚焦精準受眾,有的放矢

我們來看一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受眾分析。

在“想看”受眾中,有60%的觀眾為女性,其中,20-30歲之間的年輕女性佔據了60%,可以說是完全依靠年輕女性觀眾撐起來的電影。

這一類觀眾有什麼特點呢?

她們追求時尚,感性,衝動,心思細膩,是這一部電影的最契合的受眾群體。

而宣傳的主要陣地集中在抖音,微博,小紅書等時尚生活的平臺,也正是她們容易聚集的平臺。

漫威花費了10年的時間,用22場電影打造了一個MCU宇宙系列。

這些科幻電影有他們固定的受眾和粉絲,每一部電影之間都有聯絡和銜接,然而對於一些女性觀眾來說,沒有看過之前的片段,很難投入和領會到其中的樂趣,難免會感到失落和無聊。

而劇情簡單,人物較少,乾淨利落的哭戲,正是很多年輕女性的首選。

這樣的設定很容易滿足大部分的男性受眾群體,而對於不喜歡看動作片,對於國外科幻片有著天然排斥的年輕女性受眾來說,《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主打的“哭戲”“感動”等劇情設定正合她們的胃口。

04,“偶像”人設契合

劉以豪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略帶文藝青年的男友形象,他瘦高頎長的體型,有點喪系的外表,自來卷的頭髮都是新一代女性觀眾的目標偶像。

陳意涵飾演的是一個乖巧,痴情的女友,在和男友的相知相處中,能夠為了男友奉獻自己的愛情和生命,很符合現代女性追求的“夢想中”的愛情。

在浮躁的現實生活中,這樣超越現實的劇情設定,可以給觀眾帶來一份現實中沒有的完美愛情,彌補觀眾內心的失落和遺憾。

筆者覺得,這才是真正能夠打動目標群體的重要原因。

換句話說,雖然大多數男性朋友會覺得很狗血,不合情理,然而人家片方本來就不是拍給你們看的!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口碑崩塌,卻仍然抵擋不住票房的攀升。

然而,這一類電影也有其弊端和限制性,因為排在中國影史前幾名的高票房之作都是伴隨著高口碑同步上升的,而一旦口碑崩塌,那麼即使票房增長過快,也會很快觸碰到“天花板”和最高基本盤的限制,很難達到10億以上的成績。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演一輩子壞人, 娶兩房妻子, 治病5年花光積蓄, 死後葬在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