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在綜藝《出逃兩日又如何》中,張歆藝談到了婚姻和家庭對女性的改變,更直言羨慕丈夫袁弘。羨慕什麼呢?
《出逃兩日又如何》
羨慕袁弘才是一個真正在生活著的人,而她在成為母親以後,已經沒有多餘的熱情去關注詩與遠方,生活完全被瑣碎佔據。
“爸媽幾點鐘要看病,晚上兒子吃什麼,我能不能在晚飯前回到家裡,今天要不要陪兒子洗澡,有的時候在跑步機上還得把晚上的飯點好,甚至我買牛奶要往哪裡寄……”都得花心思花時間。
這些生活瑣碎,自然而強烈地將她改造成了另外一個人。
有時候她忙完手頭的事兒,突然停下來,發現袁弘在聽交響樂。而自己早就把詩歌遠方、把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磨掉了。
在那一刻,張歆藝是如此羨慕袁弘,即使袁弘毋庸置疑已經是一個好爸爸、好丈夫。
這句話,也引起了不少媽媽的共鳴。
有的人覺得婚姻沒有“改造”老公,只改造了自己:
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不急、等會兒是老公的口頭禪:
還有的人特別感同身受,周圍的人都在前進,自己好像被困住了:
都說男人們工作壓力大,會在車裡多待 10 分鐘來逃避。媽媽想要短暫逃離生活瑣碎的時候,會做些什麼呢?為此,我們採訪了幾位身邊的媽媽,發現每個媽媽疏解自己情緒的方法都挺不同。
2
@壯壯媽 去看凌晨五點的日出
我兒子從 7 個月那會兒,經常早上三點會哭醒。
男人在這個時候,幾乎都會開啟訊號遮蔽:孩子他爸翻了個身子,繼續打呼;公公在房間咳嗽了兩聲,也就沒了動靜。
起床哄兒子的任務自然是我的。
好不容易把他哄睡了,我卻翻來覆去睡不著了。
於是,我還穿著睡衣,一把抓起桌上的車鑰匙,沿著家門口的主幹道,一路向東,筆直地前進。
其實路上並沒有什麼風景,只有街燈和四下無人的街道,開著開著,堵得慌的心裡,漸漸也就被騰空了。
凌晨五點,我坐在車裡,看著天一點點變亮,感覺自己偷了兩個小時。感覺好像又有力氣迎接新一天的升級打怪了。
@Vivi 樓下的便利店,成了我的“防空洞”
全職帶娃以後,我曾經連續 28 天沒有出過家門。即使是和公婆一起擠在六十幾平的房子裡。
有次看到家裡的牛奶沒了,我一邊開啟外送 app,一邊和自己說:得出去走走,透透氣。
也沒怎麼收拾自己,撂下了一句話:我去趟樓下便利店,就逃竄了出來。
走到冷藏櫃,我幾乎把架子上所有的牛奶都拿下來看了一遍。
挑完了牛奶,還是捨不得回去,又走到了零食櫃檯,最後甚至連便利店裡的單片裝面膜都看了個遍。
樓下的便利店,成了我短暫放風的“防空洞”。
@媛媛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下樓遛娃的時候,剛好看到了有《西遊記》師徒四人的板報。
於是之後的每一天,我都會溜達到黑板前,指著上面的人物一個個教她。
半個月後,我點著“豬八戒”問孩子:“這是誰?”
娃的回答乾脆利落:“豬八該。”
全職四年,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失敗透了。
回到家,把娃扔給了她爸,獨自出門,上了一輛朝站臺駛來的公交車。
我以前是個特別愛旅遊的人,生了娃以後,就沒出過遠門了。
這一次,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就這麼漫無目的地看著城市的街景,一直坐到了終點,再折返回來。
這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大腦是完全放空的,竟然也覺得有點奢侈。
@敏敏 每週都有我的“法定加班日”
兒子上小學以後,我就和老公約定,每週至少有一天是他負責帶娃。這一天,也自然成了兒子眼中我的“加班日”。
其實加班也不會很久,我通常會和兒子約定:加班到七點半,你要聽爸爸的話。
六點下班,六點半準時坐在餐廳裡,讓朋友先點完菜,便於我一到就開吃,抓緊每一分每一秒。
剛抓起筷子,手機就響了“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這題我不會做,爸爸教的我聽不明白。”
之後每隔 15 分鐘,電話就會規律地響起,所有的藉口都要用完了。
八點差一刻,我準時停到了家樓下的車位,鬆開了安全帶,卻一點也捨不得下車。
最後一個電話響起,我只好深呼吸一口氣,平復情緒後說:媽媽上來了。
因為我知道,電梯門開啟,我就又是媽媽、老婆、女兒、兒媳婦了。
3
聽了一圈故事下來,團隊裡一個95後的小夥伴感慨:媽媽們的放鬆聽起來都好簡單,簡單中又有點心酸。
還有個小夥伴神總結:這就像是“拄著柺杖在蹦迪”。
但也是因為這場釋放,她們才得以找到修復自己、重新出發的路徑。
是的,這些願望都很簡單。
綜藝節目裡,張歆藝治癒自己的方式,是和袁弘分開旅行。給“自己”一個時間。
在不用遷就彼此,做自己的治癒背後,她在旅行的後來,和袁弘認認真真談了一次心:婚姻很幸福,但幸福的代價,我比你大。
而當袁弘說:需要我幫你扔掉一些東西嗎?她想了想:
媽媽們需要的是什麼呢?
是男人在妻子崩潰的時候,站到她的身後,給她支援。
是“眼前看似平淡的生活,依然有亮光可以照進來”的感覺。
只有這樣,緊巴巴的人生,才不會像上緊的發條,越過越擰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