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一方演播室,一組沙發,一對主持人與嘉賓……說起訪談節目,許多人會下意識想到這樣的場景。

近些年來,隨著節目製作理念、呈現方式、舞美設計、技術等不斷變化,訪談節目也走上了“出新”的道路。從講述人生到型別細分,從演播室到戶外,從橫屏到豎屏……這一節目型別正開拓著新的可能性。

關於“聊天”:主題迭代,風格多元

談話類節目是傳統品類,多年來是熒屏節目的重要組成之一。品類傳統,但形式和內容的迭代一直在持續,尤其是近年來,一些節目在主題上進一步細分,在立意、環節上更加出新。如《等著我》聚焦公益尋人,描繪親人團聚;今年開播的《我的藝術清單》,以與時代人物有關的“藝術清單”為展示載體,挖掘時代人物與藝術的“跨界”相遇;在女性題材風潮之時,《送她回家》等一系列小切口的女性訪談節目也抓住了“她”的風口,聚焦對女性話題的思考。

《我的藝術清單》

聚焦時代,訪談節目也正與時代特徵緊密聯絡。在“決戰決勝”背景下,貴州衛視推出脫貧攻堅戶外實景訪談節目《一路上有你》,河北衛視《中華好家風》策劃製作脫貧攻堅系列主題節目《更好的日子》。

《更好的日子》

同時,訪談節目也逐漸拓展訪談嘉賓的陣容,將視角對焦“小人物”,尋求讓觀眾擁有更多共鳴與收穫。《中華好家風》不侷限於名家名人的家風故事,也關照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故事,讓觀眾在熟悉的情境中體悟優秀家風;網路訪談節目《和陌生人說話》不久前播出第三季,對談物件都是有特殊經歷的普通人,如遭遇了“殺豬盤”的北漂女孩、患有腦癱的拳擊手等,從小視角觸及人心。

《和陌生人說話》

這些花樣出新的“聊天”方式,為節目增添了更多看點。

關於“看見”:場景開拓,形式出新

在演播室內,透過設定觀眾增強互動、情景演繹還原事件、展示道具拉起話頭,能夠帶動情緒和氛圍。安徽衛視推出的經濟人物訪談節目《品格》,在舞臺上針對每一位嘉賓的不同人生時刻,定製出兩個通向不同場景的“時空之門”——進入後,便可看到由關鍵物品、照片、主題道具等佈置出的訪談空間,透過沉浸式的氛圍回憶過去。

《品格》

從與場景融合的角度來說,這類紀實元素融入後,訪談節目與紀錄片、綜藝等節目形態不斷融合。《文學的日常》在選定一位作家作為嘉賓時,邀請其一位朋友以拜訪者的身份進入作家的生活,觀察與對話並行,延展開對文學的討論。而當固定的演播室轉為不定的室外場景,視覺上更加吸睛,如在《奇遇人生》為嘉賓定製的人生之旅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風光成為節目亮點。

媒介融合時代,節目擁抱網路的特性日益明顯。電視訪談節目的“臺網聯動”自不必說,依靠短影片與碎片資訊進行的營銷宣傳也貢獻出了不少“名場面”,一些節目在製作上也隨之轉型。比如《我的藝術清單》中,嘉賓劉永好在準備自我介紹時拍攝了“人生中第一支vlog”,在電視上做了一次推介。同時,視覺呈現也風味豐富,《和陌生人說話》曾在第一季採用了豎屏的拍攝方式,攝像機直面主持人與嘉賓,中景鏡頭令人物幾乎完全填充畫面,不只強化情緒,也適應手機端的收看。

自上個世紀末在國內興起,訪談類節目已走過多年,並經歷了數次升級。形式在變,但訪談類節目的本質追求不變——傾聽、思考與交流。

編輯 | 袁鑫笛 徐蕾

28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又一情感劇未播先火,女主被稱“顏值天花板”,男主大家都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