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緊急救援》的未及預期,讓很多人越發看不懂這個市場。

這是某博主發表的關於《緊急救援》的評價。面對這樣的評價,S君說:“現在的觀眾,要求都這麼高了嗎?”他感嘆:如果這樣的電影還不算好電影,那麼我們還有多少好電影?

是爛片嗎?

《緊急救援》真的有那麼差嗎?不見得。

所有人都在一邊倒地批判電影中出現的“文戲”,認為“文戲”太多餘,甚至還有人說:“他兒子都要動手術了,還要去救援,還要生離死別,這不真實。”“有孩子的人都是怕死的,主人公這種精神有點反常。”

災難、動作片就不需要文戲了嗎?一定要體現出“怕死”的普通人心理才真實嗎?這種邏輯,本身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從小編的角度看,幾場救援場景都非常火爆硬核,動作設計得乾淨利落,不論是節奏的連貫性還是場面渲染力都保持著林超賢一貫的風格和水準,是中國電影工業的標杆。至於“文戲”,也很感人,是對英雄人物的烘托,是對“沒有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寫照,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全程都是災難救援,影片就純粹變成了“好萊塢爆米花電影”。

當然不足的地方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比如故事線交代得不夠完整,比如副駕駛為什麼要辭職?類似於這種情節,沒有交代,就會讓人覺得故事有些“割裂”。在劇本的創作上,肯定是還有進步的地方的,但這並不影響對整部電影的理解。至於說“爛片”,真的,如果國產電影的“爛片”都拍到這種水平了,那中國電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所謂“眾口難調”就是如此吧,有人看《中國機長》,覺得就是優秀之作;有人看《緊急救援》就是爛片,一個人的審美無法輕易改變,《緊急救援》比起林超賢前兩部電影來說有不足的地方,但也算得上質量上乘的影片。

“爛片”定論的背後

遙想去年春節檔前夕,無論是行業人士還是大眾,都對《緊急救援》抱有很高的期望。“主旋律”、“林超賢的又一力作”、“20億+的票房”……彼時的情形與當下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其實,我們回過頭去看看近來上映的影片,就會發現不止《緊急救援》,很多原先大家都看好的影片都有類似的遭遇。無論是進口片《信條》、《花木蘭》、《神奇女俠1984》還是國產片《奪冠》、《急先鋒》,從質量上來看都不是平庸之作,更沒有有些人說得那麼不堪。對比以往同期,今年投入的影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票房、人次,總是出乎預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誠然,票房上的失利有影片本身的因素,但如今這個現象已經不光是“影片質量”所能解釋的了。

有大環境發生變化的原因。看得人少,便想當然地以為電影不好。但同樣一部影片、同樣討巧的題材、同樣一個製作班底,今明之間關注點和評價出現天差地別,很大的原因是環境發生了變化。就像看一本小說,在心情放鬆的情況下,很容易覺得好看。但是在壓力之下,往往會改變看法,原來覺得好看的,現在不覺得了。這個情況也很常見,心理的因素可以左右一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春節的時候大家都是放鬆的,看電影更多地是娛樂一下,很容易覺得電影很好看。而在這個時候,臨近年底,人們普遍都很緊張,也更容易有情緒。評價一部影片好不好太主觀,也太情緒化。

有被人帶節奏的因素。人,往往都很容易被帶節奏。有一本書在中國市場上很是流行——勒龐的《烏合之眾》。書中對群體狂熱作出了定義:個體的人是理性的,一旦到了集體裡面,就喪失了理性,“不善推理,卻急於行動”,“誇大自己的感情”,“只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這些判斷,可以迅速拿來解釋當下的輿論之風。當下,觀影人次本就不是很高,一旦被個別人帶節奏,電影中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也是為什麼人們一邊倒地批判《緊急救援》文戲不行的原因。

也有宣發方面的原因。今年,一個明顯的感覺,電影的宣發似乎集體“失聲”了。人們在抖音、地鐵大屏等地方看到影片廣告,卻鮮有熱門的話題。就拿《緊急救援》來說,去年的宣發和今年的宣發一對比,便見分曉。時隔那麼久,二次宣發是很有必要的,但片方几乎沒有動作。被帶節奏之後,也不見宣發方發聲。

除了以上方面,還有社會因素。

一些質量上乘的影片,為什麼口碑崩盤?觀眾的欣賞水平已經這麼高了嗎?其實不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的原因,大概是“經濟緊張”了。

一場疫情,使很多人的收入下降,有的甚至為此而失業。在收入下降的預期下,所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比以往多了一份“較真”,更加追求“物有所值”。在這段時間裡,花40塊錢買一張電影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賺錢不成問題的情況下,可能沒有什麼,而在“腰包緊縮”的預期下,卻會被不斷放大。

這大概是特殊情況下,投入這麼多電影,贏得好評的卻寥寥無幾的原因之一吧。

其次,風氣在變化,電影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發生了變化。現在有一部分開始覺得看電影的行為是“挺無聊”、“挺閒”的,只有“忙碌”才能讓人覺得充實、上進。這種現象在90年代末、20世紀初出現過,直到2010年左右開始變化,看電影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事情。也許,沒有特殊的手段,這種情況會延續一段時間。

近來票房持續遇冷,成了行業熱議的話題。雖然原因複雜,但除了反思,還得做出改變。但願“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不僅成為電影行業的信心之源更要成為行業發展的寫照。

249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33天穿衣不重樣 | 2020明星混搭獎非白百何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