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臺》的播出遭到了各種花式吐槽,確實,這部劇的劇情問題不小。總之一句話,真正的歷史中那麼多有趣的點,為什麼一定要硬抓著瑪麗蘇不放?但是,凡事一分為二,《燕雲臺》這部劇也是有有點多,主要有兩大優點:
其一,從電視劇領域來說,《燕雲臺》第一次嘗試將一段被塵封甚至被廣為誤解的歷史搬上熒屏,引入大眾的視野,這的確是具有創新意義的;
其二,從視覺角度來說,《燕雲臺》的服裝和美術團隊十分用心,劇中的很多服裝造型都可圈可點。下面,我們就藉著《燕雲臺》來聊聊聊遼代服飾。
遼,是契丹民族在唐朝末年於我國北方草原建立起來的一個強大帝國,在遼帝國的全盛時期,其疆域東臨太平洋,北接外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到河北白溝河。其影響力更是遠至中亞、西亞乃至整個東歐地區,那麼遼帝國人們的裝束是怎樣的呢?
男子服飾遼代男子的服裝以袍為主,緊身、窄袖為其袍服的基本特徵,而為了方便活動,其袍子的前後裾或兩側多高開衩。此外,根據領口形制的不同,契丹袍服又主要分為圓領袍和交領袍。契丹的交領袍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即,左衽。左衽是指前襟向左,右邊一片壓住左邊一片,領口的樣式看起來像一個反著的字母Y,這與漢服常用的右衽恰好相反,所以“披髮左衽”這個詞,在古時候就是用來特指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束的。
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的遼代名畫《東丹王出行圖》,這幅畫相傳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所繪,畫中六位契丹族男子,騎於駿馬之上,每個人的服裝和配飾都不相同。從這幅畫中,我們可以大致感受一下其他貴族男子的著裝風格。
女子服飾說完了男裝,我們再來看看女裝。遼代女子除了同男子一樣會穿著圓領袍和交領袍外,也經常做上衣下裳的裝扮,河北宣化遼墓壁畫中的女子,即上穿交領衫,下著曳地長裙,外罩對襟短上衣,類似的造型在《燕雲臺》中也有出現。胡輦未出嫁前的侍女,從髮型到服裝就參照了壁畫中的造型。當然,隨著文化交流與民族往來的逐漸增加,遼代女子還有不少其他的偏漢化的著裝造型。
腰帶同時,因為經常穿著長袍,腰帶便成了契丹服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在這其中,最具遊牧民族特色的還要屬“蹀躞帶”。“蹀躞”,是從腰帶的視窗穿孔中垂下的小帶子,所以顧名思義,“蹀躞帶”,即指綴有蹀躞的腰帶。
這種腰帶的產生與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因為經常在戶外狩獵與生活,古代遊牧民族需要隨身攜帶刀子、礫石、針筒等工具,為了方便起見,他們便會將這些物品懸掛在腰帶上,而這種具有收納功能的腰帶即稱為“蹀躞帶”。在《燕雲臺》中,竇驍飾演的韓德讓就多次佩戴了蹀躞帶,跳躍跑動之時,蹀躞擺動翻飛,格外的瀟灑帥氣。
除了蹀躞帶,另外一種值得一提的腰帶,叫做捍腰,又寫作扞腰,穿著時由後向前圍在腰上,然後在腰前打結。捍腰不僅具有裝飾功能,還可以保暖、護腰,從材質上來看,捍腰多由布帛、皮革或金屬製成。根據史料記載,契丹貴族們多使用貂皮,天鵝頸部的細毛皮或金銀來製作捍腰,以彰顯自己尊貴的身份和地位。
現藏於內蒙古博物館的遼代鎏金捍腰,由一整塊金屬錘打而成,這件捍腰的表面浮雕有精美的雙鳳戲珠紋,圖案縫期間更飾有若干如意雲紋,儘管兩端環扣已經缺失,但絲毫不影響整件飾品的奢華之氣。在《燕雲臺》中,很多角色都使用過捍腰,其中,大姐和二姐在婚禮上所使用的腰帶,從形制上來看,就是在模仿鎏金捍腰。
金冠而作為遊牧民族的契丹人極其熱愛金銀器,所以在遼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金銀器,而在這諸多的金銀器中,遼代的金冠又以其獨特的造型和迥異於其他時代的風格成為最引人注目的類別。史料記載,契丹貴族在朝會、祭祀、宴飲等重大場合均會佩戴金冠,契丹金冠主要分為三大類:金文金冠、鎏金銀冠、鎏金銅冠。
從名字上我們可以知道,這三類金冠的區別就在於材質。金文金冠的材質及紋飾均為金質,鎏金銀冠為銀質,上面鎏一層金,鎏金銅冠則為銅質,上面鎏一層金。所以根據貴重程度不同,金文金冠為皇帝專用,另外的兩種則為契丹貴族所使用。
出土於遼代陳國公主墓的高翅鎏金銀冠,冠體為圓筒狀,兩側有對稱的高立翅,《燕雲臺》中,大姐胡輦在大婚時所佩戴的金冠就是根據這件金冠的形制製作而成的。
除了這種常見的金冠外,考古專家在遼代墓葬中還發現了一種造型十分獨特的額冠,出土於遼寧康平縣後劉東屯遼墓的鎏金銅雙鳳額冠,因實物照片並未公開,但從線描圖中可以看出,這件金冠是一個帶狀的額箍,箍面刻卷葉紋和圓圈紋,兩側為一對展翅欲飛的卷尾鳳,且兩鳳之間只有一顆火球。在《燕雲臺》中,蕭燕燕多次佩戴的額箍式金冠,應該就是根據此件文物進行藝術創作的。
另外,在史料中也有關於蕭燕燕所佩戴的鳳冠的相關記錄。統和23年,即公元1005年,宋朝使臣路振出使遼國時,在《乘軺錄》中寫道:國母當陽,冠萬翠鳳大冠,冠有綏纓,垂覆於領,鳳皆浮。
從此處記載可見,蕭太后所佩戴的鳳冠上綴有長長的瓔珞,且瓔珞垂下,直至衣領。在《燕雲臺》中,服裝組也非常有心地在蕭燕燕的很多冠飾上加綴了瓔珞,這種設計既符合史實,又充滿了異族特色與視覺美感。
髡髮髡是剃的意思,所以髡髮即指剃髮,但是由於剃髮的多少和部位不同,遼代契丹人髡髮的髮型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款式是將頭頂和後腦的頭髮全部髡去,僅留下額前與兩側的頭髮,且兩側的頭髮都放於耳後,有時也置於耳前。
儘管遼代的髮型多種多樣,但可以肯定的是,《燕雲臺》中,為了照顧現代觀眾審美所使用的長辮子披髮的造型,契丹是肯定沒有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採取“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遼代統治者並不要求其治下的漢族大臣和百姓剃髮,也允許所有的漢人穿戴漢族服飾,保留漢族的生活習慣。在河北宣化遼墓的壁畫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戴黑巾的漢族人與髡髮的契丹人共處一室。
所以民族交融,漢族、契丹族服飾並存是整個遼代服飾的重要特點,這種特點在《燕雲臺》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正是這種開放包容的民族態度,使遼帝國很快地吸收了來自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先進文化,獲得了政治和經濟上的高速發展。
然而隨著遼代的覆滅和契丹族的消亡,這個曾經雄霸於我國北方草原的相容幷蓄的大帝國,漸漸地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由於遼代墓葬被大規模盜挖,遼代的史料典籍在金滅遼的時候也被毀損,千年後的我們只能憑藉著殘存的典籍、斑駁的壁畫和冰冷的器物去感受那個曾經繁榮一時的遊牧文明的熾熱溫度。
以至於時至今日,當我們再度提起遼,提起契丹,我們腦海中所浮現出的依舊更多的是揚鞭、策馬、茹毛飲血和血腥殺戮等刻板形象。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劇《燕雲臺》的服化道組摒棄了固有的觀念,透過認真的考據,精心的製作,藝術的加工,努力地將遼,那個沉睡了千年的草原帝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當然這其中也難免有不足和疏漏之處,但整體而言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