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7歲的朱迅,已經是名主持了,事業家庭都有了,而且都還不錯!
但是,在《你好生活》裡,不少人都被她對遠在加拿大的媽媽的呼喊給喊哭了!
可能是習慣看到朱迅活潑愛笑的一面了,會讓我以為她本人應該是一直幸福快樂的狀態才對!
不然怎麼會幾十年如一日地在鏡頭前笑得那麼開心和美麗!
但是,當我去了解她的過往經歷、特別是她和父母關係的時候,我發現我錯了!
在東京掃廁所、刷盤子的時候,她父親就是新華社東京分社的社長朱迅是書香門第出身,父親朱榮根是新華社早期非常重要的骨幹之一。
按道理,她應該是有家庭背景的人。
在朱迅出生的那一年,被委以重任的朱榮根被派到拉美地區未建交的國家進行調研。
最後被安排留守在巴拿馬建立新華社的分社。
這個任務,可是十分艱險。當時國際形勢複雜,而且我們國家還沒有那麼強大。
朱榮根和同事就膽戰心驚地呆在賓館的房間裡,窗外是監視、鬥爭、槍聲…5年裡他們面對的是營救、驚險和遙遙無期的回家之路帶來的孤獨寂寞。
終於,藉助當地華僑的力量,兩人最終成為了“中國和巴拿馬關係的開荒牛”。
父親的這段經歷,讓朱迅深有感悟:“我明白了‘發財請走別路,怕死莫入此門’。這就是信仰,這就叫忠誠!”
回國後的朱榮根,職位得到了提升,先後被派往香港和日本擔任要職。
當17歲的朱迅去日本留學時,根據當時的紀律要求,她是不允許跟父親有任何經濟上的聯絡的。
她為了支付10萬元的學費,不得不每天打掃18層樓的廁所,用手把紙簍裡的髒東西摳出來。
3個月後,不掃廁所的她,就只能去刷盤子,雙手一直泡在洗潔精水裡,手很快變得粗裂!
留學時,她和父母都生活在海外的同一個城市東京。
不同的是,朱迅是處在東京的底層,而他的父親在當時擔任的則是新華社東京分社的社長!
相同的是,雙方的工資都不高。
當朱迅在電話裡聽到“我和你媽上街看到了了一盒葡萄,好大,可是太貴了,我們只好望梅止渴了”類似這樣的話時,朱迅就會暗自下決心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工作上為國效力、生活上不走歪路,朱迅一直遵循父母的教誨。
後來她在日本取得了不錯的事業成績後,也是為了父母而放棄當前的一切,果斷選擇回國發展。
回國後事業高歌猛進的朱家小女兒,開始面臨父母對她的殘忍放手1999年回國後,朱迅積累的實力爆發。
主持事業,從朱迅回國之後,一路高歌猛進。
她先後主持了《歡聚一堂》,《正大綜藝》日本、瑞典專場,《歡樂中國》、《吉尼斯中國之夜》等節目。
同時還主持了多檔晚會,之後朱迅便登上了春晚,擔任了分會場的主持人。
作為朱家的小女兒,朱迅成了父母的驕傲。
事業、家庭都收穫的朱迅,以為自己終於有能力給最愛的父母一個安享舒適的晚年的時候。
父親卻病倒了。
而且反覆病發,一次比一次嚴重。幾年後因病離世,給朱迅留下了非常多的遺憾。
失去了父親的朱迅,還得面臨一個更殘酷的現實。
她的母親為了陪伴至今孤身一人的大女兒朱迅紅,選擇一人奔赴加拿大。
哪怕是住在老人公寓裡,她也要去。
本可以在北京過上好生活的朱迅母親,不管朱迅如何苦苦哀求,她就是不回頭。
人到中年,朱迅面臨人生最無解的親情問題:她認為母親老了,應該要放下一些牽掛,乖乖接受女兒給盡孝道就好了。
可是,朱迅已8旬的母親,始終不那麼認為。
在她看來,小女兒朱迅和二女兒目前的人生,都十分美好。
對比之下,大女兒卻是孤零零一人在國外。
她自己和丈夫,也是當了大半輩子的異鄉人。
漂泊有多孤獨,有多寂寞,她再明白不過了!
人,總是要做選擇的!
可在這種情況下,她沒得選。
哪怕她內心再不捨小女兒朱迅,她也要頭也不回地走向國際出發口。
朱迅是幸運的。
因為她有一對高知父母。父親雖然缺席了她的童年,卻教會了她一生都夠用的知識。
母親又太瞭解她,代溝問題什麼的是不會存在的。
但是這種瞭解,又讓母親確信朱迅未來的人生,已夠穩定和幸福。
所以,她可以安心放手,不陪伴她最小的女兒也是可行的。
這就造成了朱迅諸多幸運中的不幸!
這裡面,你要無法分出對錯。
因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都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