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活在250年前,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卻仰望頭頂燦爛的星河天空,做著一個不沉陷於世間蠅營狗苟的夢。
奇女子
Marvelous Girl
神仙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播出了,一開播就是9.5的高分。
節目講述的歷史故事裡,除了秦始皇、鄭和這樣的歷史名人,還出現了一個大家非常陌生的名字——王貞儀,還請了妹妹張子楓來扮演她。
她生活在250年前的乾隆年間,在國內鮮為人知,但在國外,卻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1994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金星上的一個隕石坑命名為王貞儀。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把王貞儀列為為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女科學家。美國暢銷書《勇往直前:50位傑出女科學家改變世界的故事》《數字的力量:數學的反叛女性》中,都有王貞儀的名字,她和居里夫人這樣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一起被提及。
為什麼一個200多年前的中國女性,會在國際上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
或許是因為她衝破了時代的限制,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清朝,成為了一名了不起的女科學家。
王貞儀是出了名的才女,但她的才不僅侷限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之上,她還精通數學、天文學、醫學。
尤其是天文學,她不但尊崇地圓說,還對日月食的成因進行科學的解釋,在當時簡直不可想象。
國外明信片上的王貞儀
王貞儀只活了29歲,在她短暫的人生裡,她學騎射,通星象,精歷算,工詩文,擅繪畫,通醫理,破禮教,活得像太陽一樣璀璨耀眼。
王貞儀出生於南京一個書香世家,她在父親那裡學習了基礎數學、醫學和地理知識,從祖父那裡學了天文學,還從祖母那裡學了詩歌,家人們的薰陶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她11歲那年,祖父被貶到吉林當官,在那裡突然去世,年幼的她跟著祖母去奔喪,還在遙遠的北方住了5年。
那裡不但有祖父留下來的75櫥藏書,讓求知若渴的她每天挑燈夜讀。
因緣巧合之下,王貞儀還跟著一個蒙古將軍的夫人學習騎射,根據記載,她學得相當不錯,“跨馬橫戟,往來如飛,百發百中。”
這5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16歲那年,王貞儀和祖母回到南京,但她也沒有安穩生活下來。
一年之後,她跟著父親行醫,足跡遍及北京、陝西、湖北、安徽、江蘇 、浙江 、廣東,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在同齡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候,她飽覽山河,心胸自然也更加遠大。
《國家寶藏》裡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店小二說王貞儀年紀到了不嫁人,指定中了什麼邪。
或許,200多年前的王貞儀,作為一個當時社會禮法的叛逆者,確實遭受過這樣的閒言碎語,幸好,她還有支援她的家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她見過黃河的洶湧,攀過凌雲的高峰,又何懼這些世俗的眼光。
當時的王貞儀,甚至已經有了超越時代的先進觀念。
她說男人和女人只是性別不同,不存在聰明與愚笨的差異,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只要接受同等的教育,同樣能做到。
“足行萬里書萬卷,常擬雄心勝丈夫。”
這句詩足以彰顯王貞儀的瀟灑心懷,而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又是何其振聾發聵。
18歲那年,王貞儀和父親結束了在外遊歷行醫的生活,回到南京定居。
那個時候的18歲,已經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齡剩女了,催婚的壓力必然不算小,但王貞儀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終於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她想的不是相夫教子,而是要潛心進行學術研究。
而她一生的大部分著作,也都是在這幾年間完成的。
在祖父的教育下,王貞儀從小就接觸數學,對數學非常感興趣,而且深知數學普及的重要性。而祖父遺留下的藏書中,更是有不少祖沖之、張衡等古代名家的著作,滿足她旺盛的求知慾。
但她也並非死讀書的古板之輩,她非常喜歡數學家梅文鼎,但也覺得他的理論太多繁複,於是將深奧的數學原理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寫出來,比如我們現在熟悉的勾股定理和三角函式,著有《速算簡存》、《籌算易知》等著作,為更多人架起通往數學的橋樑。
還有天文學,中國的天文學觀測有多厲害,從《國家寶藏》中舉的這個例子可見一斑。
上學的時候,我們在課本里都學過,哈雷彗星76年迴歸一次地球,一個人要是足夠長壽的話,一生最多能看到兩次哈雷彗星。
但在中國的文獻中,從秦始皇七年(前240年),到清朝的宣統二年(1910年),兩千多年時間裡,我們的祖先總計記載了二十九次哈雷彗星迴歸,哈雷彗星的觀測記錄中華民族一次都沒有落下。
但到了清朝,由於歷算一直被皇室壟斷,民間私自學習天文甚至被看作是大逆不道,它對文人士子加官進爵也毫無益處,這門學科開始逐漸衰落。
但王貞儀始終沒有放棄仰望頭頂的星空,沒有老師教導的情況下,她也一直自學,甚至還堅持自己做實驗。
因為當時缺少進行實驗的儀器,她就只能用土辦法做“模擬實驗”,用水晶燈掛在房樑上當作太陽,小圓桌當作地球,圓鏡代表月亮,不斷變換三者間的相對位置,進行日食和月食的實驗。
多年的觀察和實驗研究,王貞儀寫出了《歲差日至辯疑》《地圓論》《月食解》等11篇天文學著作。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說天圓地方,她的“地圓”理論,早已超越了時代。
而《月食解》裡,對月食形成的說明,是世界上第一份完備的日月食成因解釋,和現代的天文學闡述毫無二致。
王貞儀還憑著自己學過的天文知識,預測天氣狀況。
有一年, 她住在宣城,對當地的農戶說,今年有澇災,應該多種高杆作物,這一年果然下了很多雨,一些低杆作物都淹死了。
她還很喜歡機械製造,憑著興趣自己做出了一座滴漏鍾。
如果生在現代,王貞儀毫無疑問會是個理工科女學霸,了不起的女科學家,但生在連性別歧視的意識都沒有的清朝,王貞儀的抱負只能放在理論著作中。
“丈夫之志才子胸,誰言女兒不英雄!”
幸好她還有著作留存於世,讓我們能越過200年的風霜,看到一個站立於那個時代之上的孤勇女子。
也正是她讓我們更加相信,從古至今的中國人,從未停止仰望和探索那深邃的遠方。
王貞儀25歲的時候,終於遇到了她命中註定的那個人。
他叫詹枚,是個才子,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他理解王貞儀的遠大抱負,也尊重妻子的雄心壯志。
婚後,王貞儀冒天下之大不韙,收了一個少年男子做弟子,這對當時的女人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但王貞儀並不在意流言蜚語,只管從心而為,詹枚也並未表示反對。
原本這對夫妻可以一直恩愛到老,沒想到結婚不久,王貞儀便纏綿病榻,婚後四年就撒手而去。
她去世的時候,才29歲。
但遺憾的是,好友沒能把她的手稿發表出來,大多都散失殆盡,她的遺願也沒能實現。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王貞儀的故事,知道在200多年前,有這樣一個女孩,在重重壓制之下,依然做著一個不沉陷於世間蠅營狗苟,仰望星空的夢。
她帶給現在的女性莫大的鼓勵,即使阻礙重重,也要活出自我,成為想要成為的樣子。
#時尚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