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是因為籃球和表演藝術的存在,姚明、趙本山在社會中將會泯然眾人矣。這種認知體現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偏見,也忽略了決定事業成功的核心要素。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首先被列為決定要素的就是智商或者學習成績。這是由於人們自幼成長於一個以成績論英雄的環境當中,潛意識中把校園中的“等級位次”對映到了社會——學業優秀者也應該成為事業上的成功者。
但事實卻如此具有顛覆性,人們“預期”的社會階層位次與學習成績位次相一致的圖景被徹底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堪稱混亂的社會位次結構——人們讀不懂這個金字塔狀的人類階層社會是基於什麼原則構築起來的。
雖然學習成績好的人平均而言事業更成功這一結論並無問題,但這遠遠不能說明學習成績是成功的最主要決定因素——大量事實也在佐證這一點。
進而又興起了“情商”論,認為情商是比智商更能決定一個人事業發展的要素。不過,這種理論即便比智商決定論更接近真理,也遠遠談不上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我們隨便從名人榜單或是周圍成功人士中就能找出相當大比例的情商一般者,情商決定論顯然也無法服眾。
如果智商和情商都不足以支撐得起成功,那麼還有什麼要素對成功更具決定性呢?
為了找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們不妨從事情本身入手進行探尋。
人們在回顧自己的職業或投資經歷時,總會感嘆犯了太多的錯誤,“如果當初怎樣,今天就會如何”……這些都充分表明了“正確判斷”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一個人的各種判斷100%正確,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據此我們可以知道判斷力對於成功的基礎性作用。
那麼決定判斷力的又是什麼要素呢?如果有一種素質,有助於臨事做出正確的判斷(或是維持很高的正確率),就會有助於事業的成功,那麼就可以粗略視作“成功”的核心策源。這裡之所以說粗略,是因為不能保證100%的對映關係,但相比於智商、情商、努力等其它要素,在映射準確率上有質的飛躍。
如何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呢?理論上來說,只要能把問題(包括一切與之相關聯的環節與要素)徹底看“透”,就能做出最優判斷。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洞悉事物背後執行的規律,深刻領悟人類社會的運轉法則,洞察人心,理解人性。
這些東西一部分能從書本上獲得,一部分不能;有些存在成熟的理論,有些只有經驗、半經驗的套路;更多的則是沒有任何前人的經驗與指導,全憑個人悟性。
事實上,判斷事物需要的是一種全方位的思維能力,屬於人類最根本的智慧,我們可以簡單地以“洞察力”來概括。對於“智者”而言,紛繁世界背後有一個清晰的脈絡,順著這個脈絡可以推演未來,進而在判斷事物時,總能勝人一籌,給人一種“有眼光”的感覺。
能夠將任何一個問題完全看透,世間每一件事都處於解析狀態,即為人們常說的“上帝視角”。人類固然無法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達到100分的極致水平,但可以是90分、80分,根據每個人水平的不同而依次變化。
能夠體現這種人類智慧的包括說話和做事。例如,一個人對各種問題的見解和思考方式,基本體現了其綜合思維水平(包括廣度和深度兩方面),這也正是用人單位選任各層次人才所廣泛採用的做法。
在進一步論述之前,需要先說一下“運氣”的問題。無需贅言,社會上從來都存在大量資質平庸卻身居高位(運氣好)或是相反(運氣差)的情況,構成了整體幕布上不和諧的斑點。對於“運氣”這個問題,將在文末另行論述。
接下來,我們來審視一下各類成功人士,看看是否符合以上理論。
首先是成功企業家。如果留心一下這些人在各種場合的演講和談話,尤其是面對各式刁鑽問題的反應(一般人可能腦子直接放空),會發現他們大多會顯得遊刃有餘且犀利深刻,展現出來的思路、眼光、格局是普通人遠不能及的。支撐這一切的無疑是頭腦中的一整套思想體系——其凝聚著多年閱歷與思考淬鍊出來的智慧。
然後再來看一下革命家。以朱元璋和毛澤東為例,他們打天下的過程無論細節多麼複雜,都可以用一個框架來描述:從始至終對全域性瞭然於胸,保持著戰略、戰術兩方面的過人識見,大大小小的判斷極少失誤,尤其沒有在關鍵地方犯過方向性、戰略層面的錯誤,這些無不是最頂級洞察力造就的神來之筆。
人們長久以來在校園裡形成了“惟有讀書高”的潛意識,對高學歷以外的成功者普遍持有一種偏見。偏執地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優秀者才是正規軍,其它的都屬於劍走偏鋒——這是一種膚淺且錯誤的認識。
比起革命家與企業家,更值得反思的是世人對文體界人士的偏見。不可否認,很多文藝、體育屆精英的成功依靠的是小眾的一技之長,但很多領域走到巔峰位置比拼的不僅僅是專業,頭腦更能決定一個文體精英的發展上限。
回到本文題目,恐怕很多人都應該修正自己的輕蔑態度了。如果你看幾段姚明的訪談或是注意一下趙本山的隻言片語,就不難發現,他們的頭腦敏銳程度和洞察力水平可以說勝過絕大多數清華北大畢業生。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個世界上未曾有過籃球與表演藝術,他們所能取得的社會地位也會超過絕大多數清北畢業生。
可笑的是,高學歷人士普遍對文體明星保持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而這一切都肇始於教育體系將考試成績(更具體地說是數理思維能力)作為衡量標準。
基於同樣的心理,很多按部就班考學、工作的人頻繁抱怨國家不重視“人才”,搞技術的待遇低,沒有前途;“當官的”、“做生意的”比科學家待遇高很不合理。
只可惜人類世界從古至今都不是以學術能力來決定社會階層位次的,牛頓、愛因斯坦從來就不是這個世界的最頂層人士。
最後說一下游離於上述體系之外的“運氣”。
舉例來說,一個人能找到什麼樣的婚戀物件取決於自身綜合條件,但也有大量條件平庸者因各種機緣而走運地覓得“男神/女神”。對於這種情況,不會有人因為未滿足100%的對映率,就否認“自身條件決定配偶水平”的法則。
關於“運氣”,即潛質與地位不匹配的情況,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幾點:
1. 靠運氣取得高位者,地位不穩固,有極大的機率失去這種地位;
2. 一旦失去這種與自身不匹配的地位後,難以重新獲取,而潛質充足者(無論事業還是婚戀)即便失去,也很容易再度獲得;
3. 社會“病”得越重,位置與潛質不匹配的現象就越普遍和嚴重,社會也面臨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