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周迅忽然在微博上發了3個字:
幾分鐘後,高聖遠默契地發出了同樣的祝福語:
同樣簡短的祝福,宣告了一段婚姻和愛情的終結。
回憶兩個人的愛情,周迅和高聖遠相識於2014年,兩人從戀愛到結婚,只用了短短70天。
當時40歲的周公子和高聖遠閃婚進入婚姻,在婚姻當中笑的像是十幾歲的小女生。眼裡閃著的所有光芒,都在告訴別人:“我遇到了‘命中註定’的白馬王子。”
婚姻的最初,兩個人甜而不膩:經常同框出鏡、形影不離,一起登上雜誌封面、一起出席商業活動,一度成為恩愛的代名詞。
周迅誇讚高聖遠是簡單、善良的美好;高聖遠誇妻子“她總是想要令世界更加美好,這一點不得不愛。”
除了感情上的默契,高聖遠還簽約了周迅工作室,將工作與感情融合地恰到好處。
然而,就是這樣一段讓人羨慕不已的感情,也在今天“官宣”結束。
高聖遠迴應離婚事件,說:“(我們)已經多年沒有合照,當然已經離婚,我以為大家早已知情,很意外今天會受到這麼多的關注。”
不禁讓我們感嘆,從一開始的“至死不渝”,到如今的“祝安好”,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有很多愛情都是這樣:他們看上去非常瞭解彼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的關係分崩離析。
01 其實,我們沒有想象得那樣默契生活中的“周公子”,出了名的“愛情至上”。
李少紅導演說,周迅“是靠演戲和戀愛去認識世界”。在和高聖遠之前,她的感情經歷也是曲折的,8段情史都以失敗告終。
“我所有能做的努力都做了,我所有能改變的都改變了,我對得起自己的愛情。”
李少紅心疼她,問:“你受過那麼多傷,下次會不會聰明一點?”
周迅卻說:“不會,學不乖。”
周迅是個為愛痴狂的女人,享受飛蛾撲火,也享受對另一半的極度依賴。
有次,周迅在節目中說“早上說早安,晚上說晚安,有一天不說都著急。”
主持人問她,依賴對方到什麼程度呢?
她毫不猶豫地說:“嗯,沒他會死。”
然而,這樣熾烈的愛情模式,顯然不是高聖遠。
高聖遠在美國長大,連中文都算不上十分出色,有更加西化的思維方式。
雖然,他的父母在小時候就離婚,自己跟著母親長大。但是,他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學會了更加依靠自己去感悟愛。
他和繼父關係和睦,活躍在各種社團當中,以陽光明媚的樣子出現,自給自足地獲取溫暖。
周迅和高聖遠結婚之後,很早就顯示出生活差異的不同:
周迅喜歡熬夜,常常日上三竿才起;高聖遠習慣了自律生活,於是起來時總是一個人吃早餐。
兩個人飲食習慣也很不同,一個人習慣了炒菜米飯,另一個人習慣了披薩牛排,明明一桌吃飯卻兩人各吃各的。
兩人的想法也常產生衝突,高聖遠有定期體檢的習慣,拉著周迅一起去卻被拒絕,他對周迅說:“體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愛人負責。你這樣是對我不夠負責任。”
然而這樣充滿束縛的言論,惹惱了周迅,讓她覺得上綱上線。
當時,高聖遠向周迅提議:各自迴歸到單身的生活,一個人回到洛杉磯,另一個人繼續留在北京。雖然分居兩地,但是並不是感情破裂的分居。
他們協議,如果有時間,就要多花點時間在一起;就算是工作繁忙,起碼得保證一個月見一次面。
這樣的方式,周迅雖然同意了,但是很明顯,這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愛情。
而且,分居兩地的戀愛,也並沒有讓兩人的衝突變得更少。眾所周知,兩個人的社互動動肉眼可見地逐年減少。
02 “如果我們合適,一切都應該水到渠成”在《奇遇人生》中,周迅看到了一對日本老人的愛情,幸貞老爺爺因為阿茲海默症,已經忘記很多往事。
周迅問老爺爺,“旁邊這位漂亮的女士,你知道是誰嗎?”
幸貞老爺爺努力回憶了一下,但是依然乾脆地說:“不記得了。”
忘記了相伴一生的伴侶,最讓旁人覺得心疼,但是道子奶奶也不傷心,仍然滿臉笑容地看著老爺爺:“你不知道我是誰嗎?”
老爺爺遲疑了很久,忽然輕輕唱起年輕的時候最愛哼唱的《四季之歌》——一首描繪戀愛的歌曲:
“喜歡春天的人兒,是心地純潔的人。”
“像衝擊掩飾的波浪一樣,是我的戀人”
爺爺剛剛唱起,周迅就忍不住淚下。
之後,在和阿雅談起來的時候,她說自己很羨慕這對老人的愛情。
原來,周迅父母的愛情,就是那麼“一生一世一輩子”的默契恩愛,這讓她覺得很羨慕。
這也是出於對美好愛情地嚮往,周迅其實一直都在尋找,那個可以讓自己依靠一輩子的人。
當問到是否相信愛情,她迅速地回答,“相信”,但是同樣有很強的的“不安全感”。
她把自己歸類成悲觀主義者,“其實我是悲觀到底的反彈”……
種種跡象都表明,在和高聖遠的婚姻當中,她並沒有得到“像父母那樣的默契”,也因此懷有恐懼和不安感。
在生活當中,我們在親密關係當中,對“默契”有謎一樣的崇拜,一旦發現兩個人不如期待的那樣心有靈犀,就會特別失望。
最初,我們看上去對彼此很瞭解、自以為很有默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根本不是那個樣子,於是心灰意冷,甚至放棄了繼續努力。
在節目《媽媽是超人》的“真心話大冒險”環節,女明星馬雅舒被她的繼女問了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和你前夫吳奇隆離婚?
馬雅舒雖然有些尷尬,但還是誠實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不想再為他做任何事,他對我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決定分開。”
03 情侶成長型思維,才能迎風破浪著名婚姻專家艾倫·貝克說,在兩性關係中,最具毀滅性的想法之一就是:“如果我們需要努力,這說明我們的關係裡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
雖然沒有言明,但是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我們真的相愛,我們不該出現困頓、衝突、差異,一切問題都應當迎刃而解。
如果,連這份默契不存在了,還要這份愛情做什麼?
婚姻關係只怕是這個世界上最棘手的親密關係,其中最難的部分,是建立起成長型思維。
很多夫妻對婚姻失望,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對彼此的權利和義務應該達成一致:
“作為丈夫,我有權利____,我的妻子有義務____。”
“作為妻子,我有權利____,我的丈夫有義務____。”
約翰·戈特曼說:我採訪過新婚的男人們,他們驕傲地告訴我:“我是不會刷碗的,絕對不會。那是女人該做的工作。”兩年後,同樣的一批男人問我:“為什麼我和我的妻子不再有性生活了?”
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更令人惱怒了。
當一方認為自己有權做某事,另一方卻並不這麼認為的時候,夫妻雙方都會非常惱怒。
這其實是溝通的問題。但在固定思維模式中,責備總是來得又快又猛。
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想法。”
人們在開始一段婚姻關係時,可能會遇到和自己的理想有出入,或者完全不同的另一半。
婚前,你可能看Ta哪兒都好;婚後,Ta的缺點和惡習一個個蹦出來,而你的柔情和耐心,也會一點點減少。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你的另一半不夠好,Ta只是和你不一樣。
在積極的親密關係中,人們會去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去提高“承擔風險、解決矛盾”的能力,繼而雙方都會成長,感情也會越來越深。
婚姻關係和戀愛關係不一樣,沒有激情的偽裝,只有最真實的面對。
我們應該尊重對方的付出,尊重對方的不一樣,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態一起生活。
就像一個段子說的,真正的婚姻是這樣的:有時候,你很愛他,有時候你真想一槍崩了他。但大多數時候,你在買槍的路上碰到了他愛吃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