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第一部一經播出受到了很高的評論,另外收視率也比較高,屬於雙高的一部好作品。第一部結束之後不少人一直在期盼著第二部,2020年的12月份大江大河第二部如願上映,但是電視劇已經播出了十來集,卻沒有激起什麼浪花。要說劇中有什麼大的問題或者破綻,還真沒有,還是原來的導演,還是原班人馬,各個主演的演技也線上,包括很多配角也都是用的原班人馬,就像楊立新老師,雖然作為水書記只是一個戲份並不多的配角,但是第二部也依舊出演了。
可謂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做法,但是為什麼就沒有第一部的收視率和好口碑了?從第一集開始,說實話我也覺得看這劇感覺很平平,雖然劇很好,演員也很好,可就是少了一點味道,一直到現在,感覺還是沒變,那這點味道是什麼呢?
我覺得應該就是沒有引起觀眾的共鳴!觀眾沒有代入感!
大江大河二是獻禮建黨70週年的片子,描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的蓬勃發展。以宋運輝為代表的科技團隊的,進行的社會現代化建設中的工業現代化建設;以雷東寶為代表的,全體農民奔小康的農村現代化建設;以及以小楊巡為代表的個體工商業的市場化建設。可以說是很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改革開放那個時間段的激情澎湃的一段時光。
但是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因為是一部講述改革開放的片子,現在的電視劇觀眾的主體從七零後開始八零後九零後,這幾代人為主。不要說八零後九零後即使是,七零後這一代人,他們對改革開放的印象也並不深,並沒有切身地參與其中。因為那時候他們也還小,更別說八零後九零後了,只是聽父母說過那個時代的事情。而對於那個時代的記憶可以說很模糊,對整個改革開放時代洪流真的沒有一種代入感。所以這就是這部電視劇的第一個問題,觀眾找不到那個時代的共鳴。而作為四零後五零後甚至六零後這個時代的人,即使他們有切身的體會,但是他們上網的人比較少,所以可能就是在觀看的時候,互相之間聊一聊,但是沒有形成網路輿論的力量。
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就在於,因為這是一部時代劇,所以裡面的劇情讓觀眾難以產生共鳴。像剛剛結束的裝臺這部電視劇為什麼能夠獲得這麼大的一個成功,一方面是好的團隊好的演員,另外一方面就是這部劇接地氣。裡面不管是八叔八嬸的中年危機還是刁菊花的作天作地,或者說是主演刁順子和蔡素芬艱難曲折的愛情,刁順子帶領的裝臺工人這部分平民生活的艱與難,都能讓大家產生共鳴。
比如說我們去罵刁菊花作,覺得這個角色太討厭了;我們說八叔八嬸離了婚又離不了家,疤叔對八嬸的二次追求;我們說墩墩和手槍大齡青年的迅速閃婚;我們說楊三皮不斷地插入刁順子和蔡素芬之間的感情。或者讓人恨或者讓人愛或者讓人煩或者讓人惱或者讓人樂,它帶著煙火氣帶動了我們的感情,讓我們產生了共鳴。但是大江大河二所欠缺的正是這些煙火氣,因為劇情的設定所以沒有讓觀眾調動起情緒來,這就是主要的問題!
在後面的劇情之中,宋運輝程開顏的感情問題將會爆發出來,雷東寶的二婚老婆韋春紅與自己的婆婆之間的問題也會爆發出來,然後這些煙火劇情同我們劇中大時代劇情相結合,應該會產生不少新的看點。這些看點結合城市農村工廠不斷往前發展的大方向,應該能給觀眾帶來更多新的感受,也應該能改善此部劇煙火氣少不能產生共鳴,這個問題。
我們繼續看劇吧!